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418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属一种家用电风扇结构的改进,包括风扇机头,风扇机头的前部设有操作界面模块,操作界面模块独立于风扇机头,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风扇机头上,操作界面模块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电磁线圈接入操作界面模块内部的工作电路板;风扇机头的扇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永磁铁,用于在扇叶转动过程中,带动永磁铁转动,使永磁铁磁场中的磁感线被电磁线圈所切割,从而产生电流,向工作电路板供电。通过将操作界面设置在风扇机头的前部,不仅合理利用了风扇机头上的空间,亦可方便的将其取下作为遥控器使用,并且通过风扇扇叶旋转自发电的方式给操作界面模块供电,无需频繁更换电池,提升使用的便利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
本技术涉及一种家用电风扇结构,更具体的说,本技术主要涉及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
技术介绍
家用电风扇是目前应用最为普遍的家用电器之一,目前市面上的电风扇种类多样,且结构设计也越来越人性化,例如已经出现了遥控电风扇,一定程度上优化了电风扇的操作方式,但随时制造业的发展,家用电风扇的体积变得越来越紧凑,较小的体积更不便于在机身上设计合理的操作界面,使得操作界面则会因为风扇高度及其它结构限制,更加不便于操作,人性化程度低,如采用遥控器控制则需频繁更换遥控器电池,亦会给使用造成不便,因而有必要针对家用电风扇的操作界面位置设计及使用做进一步的研究和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上述不足,提供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以期望解决现有技术中同类产品的机身操作界面受电风扇自身结构限制,不利于操作,遥控器亦需频繁更换电池等技术问题。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包括风扇机头,所述风扇机头的前部设有操作界面模块,所述操作界面模块独立于风扇机头,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风扇机头上,所述操作界面模块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接入操作界面模块内部的工作电路板;所述风扇机头的扇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永磁铁,用于在扇叶转动过程中,带动永磁铁转动,使永磁铁磁场中的磁感线被电磁线圈所切割,从而产生电流,向所述工作电路板供电。作为优选,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操作界面模块安装在风扇机头前部的防护网中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操作界面模块的内部安装有第一蓄电池,所述第一蓄电池也接入所述工作电路板。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操作界面模块通过永磁铁或卡扣安装在风扇机头的防护网中部。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操作界面模块上设有显示屏与按键单元,所述显示屏与按键单元均接入所述工作电路板,并与工作电路板上的控制模块信号连接。更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操作界面模块的内部还安装有第二蓄电池,所述第二蓄电池也接入工作电路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之一是:通过将操作界面设置在风扇机头的前部,不仅合理利用了风扇机头上的空间,亦可方便的将其取下作为遥控器使用,并且通过风扇扇叶旋转自发电的方式给操作界面模块供电,从而在风扇使用的过程无需频繁更换电池,提升使用的便利性,同时本技术所提供的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结构简单,适于工业化生产,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操作界面模块与风扇机头的拆分状态示意图。图3为用于说明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原理框图。图中,1为风扇机头、2为操作界面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阐述。参考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是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包括一个风扇机头1,并且在该风扇机头1的前部设有操作界面模块2,更为重要的是,结合图2所示,该操作界面模块2是一个整体的模块,其独立于风扇机头1,并且以可拆卸的方式安装在风扇机头1上,例如通过永磁铁吸合,或者利用注塑卡扣将操作界面模块2卡合在风扇机头1上,然后在操作界面模块2的内部安装一个电磁线圈,电磁线圈接入操作界面模块2内部的工作电路板;然后在风扇机头1的扇叶上安装有一个永磁铁或者多个永磁铁,结合图3所示,从而使得风扇在使用中,其扇叶转动过程中,带动永磁铁转动,使永磁铁磁场中的磁感线被电磁线圈的磁场所切割,继而产生电流,向所述工作电路板供电,按照专利技术人的理论估计,前述的永磁铁数量越多,则切割产生的电流强度越大,多个永磁铁分别分布在扇叶周向的不同位置。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将操作界面设置在风扇机头的前部,不仅合理利用了风扇机头1上的空间,亦可方便的将其取下作为遥控器使用,并且通过风扇扇叶旋转自发电的方式给操作界面模块供电,从而在风扇使用的过程无需频繁更换电池,提升使用的便利性。上述磁场切割产生的电流可由电容或其他蓄电元件暂存,例如在本技术的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在操作界面模块2的内部增设了一个第一蓄电池,该第一蓄电池也接入工作电路板。进一步的,专利技术人还考虑到如果风扇长期不用,仍会使前述第一蓄电池蓄中的电能消耗殆尽,因此在本实施例中,还可在操作界面模块2的内部还安装第二蓄电池,该第二蓄电池可采用市售的干电池即可,并将该第二蓄电池也接入工作电路板,以避免电风扇长期不使用时,操作界面模块2因无电而无法工作的情况发生,即在本实施例中,第一蓄电池与第二蓄电池可同时对主电路板进行供电,且优先由第一蓄电池供电。仍然参考图1所示,根据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为节约空间,亦可将将上述的操作界面模块2安装在风扇机头1前部的防护网中部,并且为便于操作,应用中亦可在操作界面模块2上增设显示屏与按键单元,并将显示屏与按键单元均接入所述工作电路板,并与工作电路板上的控制模块信号连接,前述的显示屏采用LED屏幕或TFT屏幕均可,由于遥控器通过信号控制电风扇的技术在本领域已经成熟应用,且本技术的目的也不在于此,故在此不再详述。参考图1至3所示,本技术上述优选的一个实施例在实际使用中,操作界面模块2通过永磁铁或者卡扣安装在风扇机头1的前部,如图1所示的位置,当处于该状态时,操作界面模块2可直接作为风扇的操作面板使用,使用方式与常规风扇的面板无异,唯一的区别是即便如此,操作界面模块2依然是通过无线传输的方式与工作电路板进行数据交互的;当风扇扇叶转动时,扇叶带动永磁铁高速转动,从而使永磁铁的磁场不断的由电磁线圈切割,从而产生连续电流通过工作电路板对第一蓄电池充电,而第一蓄电池则对操作界面模块2的工作电路板进行供电,当电风扇长期使用时,即可保证第一蓄电池中始终有电,如电风扇长期不用或者第一蓄电池中的电消耗殆尽时,则由工作电路板切换为由第二蓄电池供电,在风扇启动后,则再次对第一蓄电池进行充电,如此循环。除上述以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所谈到的“一个实施例”、“另一个实施例”、“实施例”等,指的是结合该实施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包括在本申请概括性描述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多个地方出现同种表述不是一定指的是同一个实施例。进一步来说,结合任一实施例描述一个具体特征、结构或者特点时,所要主张的是结合其他实施例来实现这种特征、结构或者特点也落在本技术的范围内。尽管这里参照本技术的多个解释性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描述,但是,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设计出很多其他的修改和实施方式,这些修改和实施方式将落在本申请公开的原则范围和精神之内。更具体地说,在本申请公开、附图和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可以对主题组合布局的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多种变型和改进。除了对组成部件和/或布局进行的变型和改进外,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其他的用途也将是明显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包括风扇机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头(1)的前部设有操作界面模块(2),所述操作界面模块(2)独立于风扇机头(1),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风扇机头(1)上,所述操作界面模块(2)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接入操作界面模块(2)内部的工作电路板;所述风扇机头(1)的扇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永磁铁,用于在扇叶转动过程中,带动永磁铁转动,使永磁铁磁场中的磁感线被电磁线圈所切割,从而产生电流,向所述工作电路板供电。/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包括风扇机头(1),其特征在于:所述风扇机头(1)的前部设有操作界面模块(2),所述操作界面模块(2)独立于风扇机头(1),并可拆卸式的安装在风扇机头(1)上,所述操作界面模块(2)的内部安装有电磁线圈,所述电磁线圈接入操作界面模块(2)内部的工作电路板;所述风扇机头(1)的扇叶上安装有至少一个永磁铁,用于在扇叶转动过程中,带动永磁铁转动,使永磁铁磁场中的磁感线被电磁线圈所切割,从而产生电流,向所述工作电路板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发电操控界面的家用电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界面模块(2)安装在风扇机头(1)前部的防护网中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自发电操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皮体斌杨长江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中邦智能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