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及其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24028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计算用于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矩需求;计算用于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计算用于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旋转的最大角速度,结合两舱质量和两舱质心位置,计算用于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将上述四类控制力需求结合磁浮作动器安装方式进行力矢量叠加,结合磁浮作动器组合力和力矩分配矩阵,并考虑一定设计安全裕度系数,最终得到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上限估算结果;根据舱间电磁吸盘断电后残余吸合力和两舱间万有引力,计算得到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下限估算结果。该估算结果可作为舱间磁浮作动器的设计依据,具有很强工程意义。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及其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卫星姿态动力学与控制,具体地涉及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
技术介绍
未来先进航天器对姿态指向精度与稳定度的要求比目前水平高两个量级。传统采用载荷与平台固连式设计,两者动力学特性深度耦合,导致载荷双超指标难以实现,尽管采用主被动微振动抑制等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受限固连式设计的缺陷,双超指标难以实现。超高指向精度、超高稳定度(双超)卫星平台打破传统固连设计,采用非接触、高精度、无时延位移传感器实现仅安装安静部件的载荷(舱)与安装活动部件的平台(舱)分离,彻底消除微振动影响。改变传统以卫星平台为主的控制逻辑,首次采用“载荷舱主动,平台舱从动,两舱相对位置协同解耦控制”的全新方法,可实现载荷舱的双超精度。双超卫星在轨姿态机动可分为两舱锁紧姿态机动和两舱解锁姿态机动两种模式。锁紧状态下姿态机动时,需要通过两舱间电磁吸盘将两舱吸住锁紧,保证机动过程中两舱固连。公开号为CN108045600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双超卫星平台载荷舱复合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控制载荷舱的姿态;步骤2,控制平台舱的姿态;步骤3,调节平台舱与载荷舱的相对位置;步骤4,根据载荷舱的姿态信息,调整载荷舱的姿控系统带宽,使载荷舱姿态收敛。但未涉及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综合考虑姿态控制过程中的载荷舱控制力矩、两舱质心平动控制力、前馈陀螺力矩、离心力、电磁吸盘残余吸力和万有引力等等,对磁浮作动器的控制力上下限进行论证分析,为磁浮作动器的具体工程设计提供依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实现: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根据卫星的载荷舱以及平台舱,设置控制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拒需求、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以及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步骤S2:将步骤S1所获得的控制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拒需求、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以及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结合磁浮作动器安装方式进行力的矢量叠加,并且通过结合磁浮作动器组合力和力矩分配矩阵以及安全裕度系数,最终得到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的上限估算结果;步骤S3:根据舱间电磁吸盘断电后的残余吸合力和两舱间万有引力,计算得到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的下限估算结果;步骤S4:根据步骤S2所得到上限估算结果以及步骤S3所得到的上限估算结果,控制双超卫星舱间运行。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1:根据卫星姿态机动的最大角加速度,计算用于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矩需求,所述卫星包括载荷舱以及平台舱;步骤S12: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旋转的最大角加速度,结合两舱质量和两舱质心位置,计算用于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步骤S13:根据卫星姿态机动的最大角速度,结合载荷舱转动惯量,计算用于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步骤S14: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旋转的最大角速度,结合两舱质量和两舱质心位置,计算用于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更为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1中,具体步骤如下:根据卫星(包含载荷舱和平台舱)姿态机动的最大角加速度,计算用于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矩需求,计算步骤如下:根据执行机构(可为飞轮、动量轮或控制力矩陀螺等内力矩执行机构,也可为推力器等外力矩执行机构)能够提供的最大控制力矩计算最大角加速度;设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执行机构输出三轴最大控制力矩分别为Tx、Ty、Tz,设三轴最大角加速度分别为αx、αy、αz,设卫星转动惯量矩阵J,公式具体如下:其中,上式中Jxx、Jyy、Jzz、Jxy、Jxz、Jyx、Jyz、Jzx以及Jzy分别表示卫星三轴转动惯量和惯性积。则有从而可得最大角加速度设载荷舱转动惯量矩阵为Jp,设作用于载荷舱的控制力矩为Tpac,则有更为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2中,具体步骤如下: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旋转的最大角加速度,结合两舱质量和两舱质心位置,计算用于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由于双超卫星在轨飞行,虽然两舱非接触,但是在磁浮作动器的作用下,两舱除了绕各自质心转动之外,两舱质心还绕整星质心旋转。根据上一步骤,已经获得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的最大角加速度αx、αy、αz,设在机械坐标系下,载荷舱质心位置矢量为Mpc,平台舱质心位置矢量为Mbc,整星质心位置矢量为Msc,设平台舱质量为mb,载荷舱质量为mp,则作用于两舱质心平动控制力Fpc计算公式如下:更为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3中,具体步骤如下:根据卫星姿态机动的最大角速度,结合载荷舱转动惯量,计算用于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根据执行机构能够提供的最大角动量计算最大角加速度(也可能受限于敏感器允许的最大量程);设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执行机构输出三轴最大角动量在卫星本体系三轴分量分别为Hx、Hy、Hz,设卫星三轴最大角速度分别为ωx、ωy、ωz,则有从而可得最大角速度从而可得需要前馈的陀螺力矩Tgyro如下,其中Tgyrox、Tgyroy以及Tgyroz分别表示相应的陀螺在x、y以及z轴的力矩:更为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14中,具体步骤如下: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旋转的最大角速度,结合两舱质量和两舱质心位置,计算用于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设平台舱质心离整星质心距离为Lbx、Lby、Lbz,载荷舱质心离整星质心距离为Lpx、Lpy、Lpz,设平台舱离心力为Fbx、Fby、Fbz,设载荷舱离心力为Fpx、Fpy、Fpz,则根据离心力计算公式可得两舱质心相对卫星整星质心的离心力分别为:由于两舱质心到合成质心的距离与两舱质量成反比,所以上述同向离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设用于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为Flx,则其计算公式如下更为优选地,在所述步骤S2中,具体步骤如下:将上述四类控制需求进行矢量叠加,结合磁浮作动器组合力和力矩分配矩阵,并考虑一定的设计安全裕度系数,最终得到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上限Fmax估算结果;设磁浮作动器力和力矩分配矩阵为A,该矩阵根据磁浮作动器组合的布局位置和输出力方向可以计算得到,设每路磁浮作动器用于载荷舱控制的控制力大小为Fi,(i=1,2,…,N),则有设安全裕度系数为γ(γ>1),从而可得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上限估算结果Fmax为Fmax≥γ·max(Fi,(i=1,2,…,N))其中,max为取最大值函数。优选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S1:根据卫星的载荷舱以及平台舱,设置控制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拒需求、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以及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n步骤S2:将步骤S1所获得的控制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拒需求、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以及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结合磁浮作动器安装方式进行力的矢量叠加,并且通过结合磁浮作动器组合力和力矩分配矩阵以及安全裕度系数,最终得到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的上限估算结果;/n步骤S3:根据舱间电磁吸盘断电后的残余吸合力和两舱间万有引力,计算得到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的下限估算结果;/n步骤S4:根据步骤S2所得到上限估算结果以及步骤S3所得到的上限估算结果,控制双超卫星舱间运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根据卫星的载荷舱以及平台舱,设置控制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拒需求、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以及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
步骤S2:将步骤S1所获得的控制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拒需求、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以及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结合磁浮作动器安装方式进行力的矢量叠加,并且通过结合磁浮作动器组合力和力矩分配矩阵以及安全裕度系数,最终得到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的上限估算结果;
步骤S3:根据舱间电磁吸盘断电后的残余吸合力和两舱间万有引力,计算得到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的下限估算结果;
步骤S4:根据步骤S2所得到上限估算结果以及步骤S3所得到的上限估算结果,控制双超卫星舱间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根据卫星姿态机动的最大角加速度,计算用于载荷舱姿态控制的控制力矩需求,所述卫星包括载荷舱以及平台舱;
步骤S12: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旋转的最大角加速度,结合两舱质量和两舱质心位置,计算用于两舱质心平动控制的控制力需求;
步骤S13:根据卫星姿态机动的最大角速度,结合载荷舱转动惯量,计算用于载荷舱陀螺力矩前馈的控制力矩需求;
步骤S14: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旋转的最大角速度,结合两舱质量和两舱质心位置,计算用于两舱间抵消离心力的控制力需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1中,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执行机构提供的最大控制力矩计算最大角加速度,所述执行机构包括内力矩执行机构和/或外力矩执行机构;
设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执行机构输出三轴最大控制力矩分别为Tx、Ty、Tz,设三轴最大角加速度分别为αx、αy、αz,设卫星转动惯量矩阵J公式具体如下:



其中,上式中Jxx、Jyy、Jzz、Jxy、Jxz、Jyx、Jyz、Jzx以及Jzy分别表示卫星三轴转动惯量和惯性积;
则有



从而可得最大角加速度;



设载荷舱转动惯量矩阵为Jp,设作用于载荷舱的控制力矩为Tpac,则有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2中,具体步骤如下:
根据两舱质心绕整星质心的最大角加速度αx、αy、αz,设在机械坐标系下,载荷舱质心位置矢量为Mpc,平台舱质心位置矢量为Mbc,整星质心位置矢量为Msc,设平台舱质量为mb,载荷舱质量为mp,则作用于两舱质心平动控制力Fpc计算公式如下: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超卫星舱间磁浮控制力需求估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步骤S13中,具体步骤如下:
设在卫星本体坐标系下,执行机构输出三轴最大角动量在卫星本体系三轴分量分别为Hx、Hy、Hz,设卫星三轴最大角速度分别为ωx、ωy、ωz,则有



从而可得最大角速度;



从而可得需要前馈的陀螺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洪振强边志强张健赵艳彬张伟李文峰周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