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葛振志专利>正文

一种手持降落伞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3950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手持降落伞,包括伞柄、大齿轮圈、中齿轮、中齿轮支架、小齿轮架、驱动叶片、升力叶片等。空气推动驱动叶片旋转,驱动叶片通过齿轮传动带动升力叶片旋转产生升力,从而减缓下落速度,起到降落伞的作用。而且在两种叶片靠近伞柄端有销轴铰接,使得叶片可以折叠起来,减少了体积,方便携带。本发明专利技术结构简单,用途十分广泛,极具推广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持降落伞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降落伞,具体是一种手持降落伞。
技术介绍
传统的降落伞由伞衣、伞绳、伞包等组成,打开后体积巨大,无法在城市的高楼里使用,而且需要很多次的专门培训才可以掌握使用方法。在高楼遇到恐怖袭击或者大火后,高楼里的人们很难及时逃离,所以我们需要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的降落伞。目前缺少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的降落伞。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为了解决上述缺少一种体积小,使用方便的降落伞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手持降落伞。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手持降落伞,包括伞柄、中齿轮支架、大齿轮圈、驱动叶片销轴、驱动叶片、升力叶片、小齿轮架轴承、升力叶片销轴、小齿轮架、压板,开槽螺母,开口销、小推力轴承、盖板、挡圈、大推力轴承、中齿轮轴承、中齿轮,中齿轮支架固定在伞柄上,中齿轮内安装中齿轮轴承后套在中齿轮支架的立柱上;大齿轮圈与中齿轮内啮合,并且通过驱动叶片销轴与驱动叶片铰接;大齿轮圈上面是大推力轴承,大推力轴承上面是盖板,盖板套在中齿轮支架的立柱上,挡圈安装在中齿轮支架的挡圈槽里;小齿轮架底部安装小齿轮架轴承后穿进伞柄上部,并与中齿轮外啮合,小齿轮架上部依次安装小推力轴承、压板,开槽螺母,开口销;升力叶片通过升力叶片销轴与小齿轮架铰接。优选的,所述的中齿轮支架包括底板、立柱、挡圈槽,底板中心有孔和键槽。优选的,所述的大齿轮圈内部加工有内齿,外部有均匀分布的耳板。优选的,所述的升力叶片包括立板、横板、叶片,叶片与旋转平面有8°-12°的迎角优选的,所述的驱动叶片包括立板、横板、叶片,叶片从根部到端部有扭转,扭转角度在30°到60°之间。优选的,所述的小齿轮架包括耳板、支座、连管、小齿轮,支座内安装小推力轴承,小齿轮内安装小齿轮架轴承。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特别适合在高楼里工作、居住的人群。甚至可以被用于直升机的低空跳伞,所以本专利技术用途广泛、容易推广。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叶片打开状态的轴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叶片收起状态的轴测图;图3为整体结构的爆炸图;图4为去除叶片和叶片销轴后过伞柄中心线的剖视图;图5为中齿轮支架外形图;图6为大齿轮圈外形图;图7为升力叶片外形图;图8为驱动叶片外形图;图9为小齿轮架外形图;图10为盖板外形图;图中:1、伞柄,2、中齿轮支架,2-1、底板,2-2、立柱,2-3、挡圈槽,3、大齿轮圈,3-1、内齿,3-2、耳板,4、驱动叶片销轴,5、驱动叶片,5-1、立板,5-2、横板,5-3、叶片,6、升力叶片,6-1、立板,6-2、横板,6-3、叶片,7、小齿轮架轴承,8、升力叶片销轴,9、小齿轮架,9-1、耳板,9-2、支座,9-3、连管,9-4、小齿轮,10、压板,11、开槽螺母,12、开口销,13、小推力轴承,14、盖板,15、挡圈,16、大推力轴承,17、中齿轮轴承,18、中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了,下面通过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是应该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结合图3、图4所示,其中伞柄1、中齿轮支架2、大齿轮圈3、驱动叶片销轴4、驱动叶片5、升力叶片6、小齿轮架轴承7、升力叶片销轴8、小齿轮架9、压板10,开槽螺母11,开口销12、小推力轴承13、盖板14、挡圈15、大推力轴承16、中齿轮轴承17、中齿轮18。中齿轮支架2固定在伞柄1上,中齿轮18内安装中齿轮轴承17后套在中齿轮支架2的立柱2-2上;大齿轮圈3与中齿轮18内啮合,并且通过驱动叶片销轴4与驱动叶片5铰接;大齿轮圈3上面是大推力轴承16,大推力轴承16上面是盖板14,盖板14套在中齿轮支架2的立柱2-2上,挡圈15安装在中齿轮支架2的挡圈槽2-3里;小齿轮架9底部安装小齿轮架轴承7后穿进伞柄1上部,并与中齿轮18外啮合,小齿轮架9上部依次安装小推力轴承13、压板10,开槽螺母11,开口销12;升力叶片6通过升力叶片销轴8与小齿轮架9铰接。图5是中齿轮支架2,包括底板2-1、立柱2-2、挡圈槽2-3,底板2-1中心有孔和键槽。底板2-1的孔是套在伞柄1的上部,而且与伞柄1通过键固定,键的连接属于公知技术,为使图纸简洁未把键显示。图6是大齿轮圈3,在其内部加工有内齿3-1,外部有均匀分布的耳板3-2。图7、图8是升力叶片6和驱动叶片5的外形图,两种叶片都有横板,目的是在叶片打开时候形成机械限位,使叶片打开后保持在与伞柄1轴心线垂直的平面内,达到较好的受力。图9是小齿轮架9的外形图,图示4个部分是为了解释零件的功能进行的划分,制作时候是一个整体零件。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手持降落伞,在空中下落的过程中,速度逐渐加快,相对于空气的速度也在加快。因为驱动叶片5形状是扭曲的,随着空气速度增加,空气使驱动叶片5开始旋转。驱动叶片5旋转后带动大齿轮圈3旋转,大齿轮圈3与中齿轮18内啮合,中齿轮18安装在中齿轮支架2上,同时中齿轮支架2与伞柄键槽连接,所以中齿轮18相对于伞柄原地转动,并且拨动小齿轮架9的小齿轮9-4,进而使升力叶片6加速旋转从而产生升力,随着降落速度增加,驱动叶片5转速增加,升力叶片6转速增加,升力随之增加;当升力大于重力时,下落的速度降低,驱动叶片5转速减小,升力随之减小。当升力和重力平衡时,下落速度保持恒定。通过准确的设计各叶片的尺寸及各齿轮的参数,确保下落速度在人体可以承受的范围内,即可以实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以上所述仅为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凡在本专利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或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持降落伞,包括伞柄(1)、中齿轮支架(2)、大齿轮圈(3)、驱动叶片销轴(4)、驱动叶片(5)、升力叶片(6)、小齿轮架轴承(7)、升力叶片销轴(8)、小齿轮架(9)、压板(10),开槽螺母(11),开口销(12)、小推力轴承(13)、盖板(14)、挡圈(15)、大推力轴承(16)、中齿轮轴承(17)、中齿轮(18),其特征在于:中齿轮支架(2)固定在伞柄(1)上,中齿轮(18)内安装中齿轮轴承(17)后套在中齿轮支架(2)的立柱(2-2)上;大齿轮圈(3)与中齿轮(18)内啮合,并且通过驱动叶片销轴(4)与驱动叶片(5)铰接;大齿轮圈(3)上面是大推力轴承(16),大推力轴承(16)上面是盖板(14),盖板(14)套在中齿轮支架(2)的立柱(2-2)上,挡圈(15)安装在中齿轮支架(2)的挡圈槽(2-3)里;小齿轮架(9)底部安装小齿轮架轴承(7)后穿进伞柄(1)上部,并与中齿轮(18)外啮合,小齿轮架(9)上部依次安装小推力轴承(13)、压板(10),开槽螺母(11),开口销(12);升力叶片(6)通过升力叶片销轴(8)与小齿轮架(9)铰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持降落伞,包括伞柄(1)、中齿轮支架(2)、大齿轮圈(3)、驱动叶片销轴(4)、驱动叶片(5)、升力叶片(6)、小齿轮架轴承(7)、升力叶片销轴(8)、小齿轮架(9)、压板(10),开槽螺母(11),开口销(12)、小推力轴承(13)、盖板(14)、挡圈(15)、大推力轴承(16)、中齿轮轴承(17)、中齿轮(18),其特征在于:中齿轮支架(2)固定在伞柄(1)上,中齿轮(18)内安装中齿轮轴承(17)后套在中齿轮支架(2)的立柱(2-2)上;大齿轮圈(3)与中齿轮(18)内啮合,并且通过驱动叶片销轴(4)与驱动叶片(5)铰接;大齿轮圈(3)上面是大推力轴承(16),大推力轴承(16)上面是盖板(14),盖板(14)套在中齿轮支架(2)的立柱(2-2)上,挡圈(15)安装在中齿轮支架(2)的挡圈槽(2-3)里;小齿轮架(9)底部安装小齿轮架轴承(7)后穿进伞柄(1)上部,并与中齿轮(18)外啮合,小齿轮架(9)上部依次安装小推力轴承(13)、压板(10),开槽螺母(11),开口销(12);升力叶片(6)通过升力叶片销轴(8)与小齿轮架(9)铰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葛振志
申请(专利权)人:葛振志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