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柴油汽车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92386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般燃烧发动机可燃混合物的供给或其组成部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柴油汽车。发动机进气系统适用于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与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接,其包括节流阀、废气再循环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节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进气管路,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节流阀和发动机之间;废气再循环阀的一端与出气管路连通,另一端与进气管路连通,废气再循环阀与进气管路的连通位置位于节流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节流阀、废气再循环阀和第一压力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节流阀根据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废气再循环阀根据控制器的信号调整开度。具有同时控制进入气缸新鲜空气量和EGR率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柴油汽车
本技术涉及一般燃烧发动机可燃混合物的供给或其组成部分
,具体涉及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及柴油汽车。
技术介绍
柴油发动机的优点是扭矩大、经济性能好。柴油发动机的每个工作循环经历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但由于柴油机用的燃料是柴油,其粘度比汽油大,不易蒸发,因此,柴油发动机气缸中的混合气是压燃的。柴油发动机工作时进入气缸的是空气,气缸中的空气压缩到终点时,温度可达500-700℃,压力可达40—50个大气压。活塞接近上止点时,发动机上的高压泵以高压向气缸中喷射柴油,柴油形成细微的油粒,与高压高温的空气混合,柴油混合气自行燃烧,猛烈膨胀,产生爆发力,推动活塞下行做功,此时的温度可达1900-2000℃,压力可达60-100个大气压,产生的扭矩很大,所以柴油发动机广泛的应用于汽车上。EGR对发动机缸内燃烧温度影响较大,随着EGR率的增加,缸内瞬态最高温度和平均温度均相应降低,由于高温环境是NOX生成的必要条件,因此EGR率升高有利于降低NOx的排放。EGR率高意味着新鲜空气量减少,缸内燃烧会恶化,从而导致柴油机经济性下降,碳烟排放增加。随着EGR率的增加,着火时刻不断推迟,着火后火焰扩展速率变慢。CO2作为较大比热值的惰性气体推迟了着火,并减缓了燃烧速率。随着EGR率的增加,缸内压力和最大爆发压力都明显下降,达到峰值压力的时间推迟,放热率峰值下降,放热率曲线整体推后,使缸内燃烧状况有所恶化。因此需要较好的控制新鲜空气量和EGR率。现有技术中的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对新鲜空气量和EGR率不能够同时控制,发动机污染物的排放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发动机进气系统的对新鲜空气量和EGR率不能够同时控制的问题。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柴油汽车,具有更加环保的优点。本技术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适用于与发动机连接,发动机与进气管路和出气管路连接,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节流阀、废气再循环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节流阀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进气管路,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位于所述节流阀和所述发动机之间;所述废气再循环阀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连通,所述废气再循环阀与所述进气管路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节流阀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之间;所述节流阀、所述废气再循环阀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节流阀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所述废气再循环阀根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调整开度。优选地,还包括空气流量计,所述空气流量计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位于所述节流阀的上游;所述空气流量计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废气再循环阀根据所述空气流量计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优选地,还包括进气中冷器,所述进气中冷器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位于所述空气流量计的上游。优选地,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和增压器,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和所述增压器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位于所述节流阀和所述进气中冷器之间,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用于测量中冷器后压力;所述增压器设于所述出气管路,位于所述废气再循环阀和所述出气管路连接位置的下游;所述增压器根据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反馈调节压力。优选地,还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位于所述进气中冷器的上游,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器连接,用于监测所述进气中冷器温度。优选地,还包括废气再循环阀冷却器,所述废气再循环阀冷却器设于所述废气再循环阀和所述进气管路之间。优选地,还包括空气滤芯器,所述空气滤芯器设于所述进气管路,位于所述节流阀的上游。优选地,所述发动机为柴油发动机。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柴油汽车,包括上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优选地,所述控制器为电子控制单元。本技术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节流阀、废气再循环阀、第一压力传感器和控制器,所述节流阀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所述废气再循环阀根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调整开度。由于废气再循环阀的开度和所述节流阀的开度不是固定比例,分别由控制器的信号和第一压力传感器的信号控制,废气再循环阀和所述节流阀均能够灵活调节开度,为双输入双输出系统控制,能够实现控制进入气缸新鲜空气量的同时控制EGR率,同时能够对废气再循环阀和节流阀解耦控制。上述说明仅是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技术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发动机进气系统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发动机进气系统控制策略的逻辑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节流阀;2-增压器;3-废气再循环阀;4-第一压力传感器;5-空气流量计;6-进气管路;7-进气中冷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9-第一温度传感器;10-废气再循环阀冷却器;11-空气滤芯器;12-发动机;13-出气管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申请一实施例提供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适用于与发动机12连接,发动机12与进气管路6和出气管路13连接,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节流阀1、废气再循环阀3、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器;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设于所述进气管路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位于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发动机12之间;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6连通,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与所述进气管路6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之间;所述节流阀1、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节流阀1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适用于与发动机(12)连接,发动机(12)与进气管路(6)和出气管路(13)连接,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节流阀(1)、废气再循环阀(3)、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器;/n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设于所述进气管路(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位于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发动机(12)之间;/n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6)连通,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与所述进气管路(6)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之间;/n所述节流阀(1)、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n所述节流阀(1)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根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调整开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进气系统,适用于与发动机(12)连接,发动机(12)与进气管路(6)和出气管路(13)连接,其特征在于,发动机进气系统包括节流阀(1)、废气再循环阀(3)、第一压力传感器(4)和控制器;
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设于所述进气管路(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位于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发动机(12)之间;
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的一端与所述出气管路(13)连通,另一端与所述进气管路(6)连通,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与所述进气管路(6)的连通位置位于所述节流阀(1)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之间;
所述节流阀(1)、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和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均与所述控制器连接;
所述节流阀(1)根据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4)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根据所述控制器的信号调整开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空气流量计(5),所述空气流量计(5)设于所述进气管路(6),位于所述节流阀(1)的上游;
所述空气流量计(5)与所述控制器连接,所述废气再循环阀(3)根据所述空气流量计(5)的信号反馈调整开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进气中冷器(7),所述进气中冷器(7)设于所述进气管路(6),位于所述空气流量计(5)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压力传感器(8)和增压器(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慧峰黄力
申请(专利权)人: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