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翼总成及飞行汽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385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翼总成及飞行汽车,包括外蒙皮组件以及均由复合材料制成的机翼骨架与双副翼;所述机翼骨架包括横梁组件与纵肋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与后横梁,所述横梁组件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纵肋组件包括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前侧的前缘肋、多根位于所述后横梁后侧的后缘肋与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中间肋以及两组加强肋组,每组加强肋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相邻加强肋,每根所述加强肋由设置于同一平面内的加强中间肋、加强前缘肋与加强后缘肋构成。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的机翼总成能够将升力系统产生的载荷通过机翼总成传递到整机上,安全系数高,同时重量轻、零件少、装配周期短,产品经济性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机翼总成及飞行汽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飞行汽车
,尤其涉及一种机翼总成及飞行汽车。
技术介绍
飞行汽车是近些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通用飞行器,其起飞重量从几百公斤到几吨级别不等,构型与动力系统布局多种多样,例如多旋翼式、涵道风扇式、倾转旋翼式、多升桨与单推桨混合式布局。其中,基于多升桨、单推桨式(有固定翼的机翼和升力螺旋桨机构)布局的飞行汽车使用纯电清洁能源,在不需要特殊跑道的情况下可以实现垂直起降的功能,达到一定高度后,在推桨的推动下实现固定翼模式飞行;而受当前电池储能水平的限制,固定翼模式下的飞行能够降低电源的消耗,增大飞行里程。基于该种构型,飞行汽车需要在机翼结构上附加撑杆机构,用于升力系统中升桨电机的安装,为整机的垂直起降阶段提供动力;在左右机翼内侧撑杆后端安装平尾和垂尾,以便于在巡航阶段控制飞行器的俯仰、偏航等动作。然而,传统的通航飞行器机翼结构上没有类似的撑杆结构存在,机翼主要载荷是在飞行阶段承受弯矩,载荷从翼尖到翼根逐渐增大。但该种构型的飞行汽车机翼结构上由于附加了额外的撑杆机构,载荷形式与传统固定翼飞行器有所不同,除了承受弯矩以外,也会承受在垂起、俯仰等动作时由于不平衡气动力产生的扭转力矩。此外,传统通航飞行器结构件在早期主要由金属材料组成,结构零件数量多,紧固件也多,重量高,装配周期长。因此,需要一种机翼总成,能够将升力系统产生的载荷通过机翼总成传递到整机上,载荷传递路径简单直接,安全系数高,同时还能够减轻重量,装配简单快速,提升产品的经济性。
技术实现思路
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机翼总成,既能够将升力系统产生的载荷通过机翼总成传递到整机上,安全系数高,又能够减轻重量,提升装配效率。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机翼总成,包括边缘封闭的外蒙皮组件、固定设置于所述外蒙皮组件内部的机翼骨架与位于所述机翼骨架后侧的双副翼,所述机翼骨架与所述双副翼均为复合材料制成;所述机翼骨架包括横梁组件与固定于所述横梁组件上的纵肋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与后横梁,所述横梁组件靠近所述机翼总成根部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所述纵肋组件包括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前侧的前缘肋、多根位于所述后横梁后侧的后缘肋与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与所述后横梁之间的中间肋,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独立设置,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与所述后缘肋对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所述前缘肋与所述后缘肋对应设置于同一平面内;所述纵肋组件还包括两组加强肋组,每组加强肋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相邻加强肋,每根所述加强肋由设置于同一平面内的加强中间肋、加强前缘肋与加强后缘肋构成。进一步地,所述前缘肋包括一根前缘端肋,所述后缘肋包括一根后缘端肋,所述前缘端肋与所述后缘端肋位于所述机翼总成的根部,所述前缘端肋与所述后缘端肋上均设置有抗扭销,所述抗扭销用于与机身对接。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肋还包括位于所述机翼总成尖部的封边端肋,所述封边端肋与所述外蒙皮组件固定连接,并且用于密封所述外蒙皮组件的边缘。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总成还设置多个金属连接件,所述金属连接件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组件的后侧,并且所述金属连接件还位于所述加强肋组的两根所述加强肋之间。进一步地,所述双副翼由舵机与驱动系统驱动,靠近所述机翼总成尖部的所述加强肋组中间的区域为舵机安装区,所述舵机安装区设置舵机安装架,所述舵机安装架与所述加强中间肋固定连接,并且所述舵机与所述舵机安装架固定连接;所述双副翼包括两个横向平行设置的副翼,靠近所述机翼总成尖部的两个所述加强后缘肋用于分隔支撑所述双副翼,位于所述双副翼两侧的两个所述后缘肋也用于支撑固定所述双副翼;所述舵机安装区还设置与所述副翼的转轴连接的转轴安装架,所述转轴安装架与所述后横梁固定连接,用于将所述副翼与所述机翼骨架可转动式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外蒙皮组件包括边缘处相互连接的上蒙皮与下蒙皮,所述上蒙皮与所述下蒙皮均为由所述机翼总成根部向所述机翼总成尖部逐渐变薄的渐变式结构;并且所述上蒙皮与所述下蒙皮均为泡沫夹芯结构,所述泡沫夹芯结构包括中心的PVC泡沫芯层与外围包覆的复合材料层。优选地,所述下蒙皮上开设多个可拆卸的维护口盖,多个所述维护口盖各不相同。进一步地,所述机翼总成尖部的前侧还设置航向灯与透明灯罩,所述透明灯罩边缘与所述外蒙皮组件固定连接,所述航向灯设置于所述透明灯罩与所述外蒙皮组件之间的空腔内。优选地,所述外蒙皮组件之间胶接,所述机翼骨架内部胶接,所述外蒙皮组件与所述机翼骨架之间胶接。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飞行汽车,包括以上任一项所述的机翼总成。实施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的机翼骨架能够提供升力系统的安装位置,并将升力系统产生的载荷传递到机身上,为整个机身提供升力,载荷传递路径简单直接,安全系数高,同时抗扭转载荷能力强,能够满足垂起式飞行器的载荷工况要求。2、机翼总成大部分采用复合材料制成,重量轻,并且胶接装配难度低而效率高,能够大大提升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经济性,降低生产成本。3、双副翼能够满足飞行器在运行时的操纵性能,增加控制的灵活性。4、外蒙皮组件使得机翼总成外表面光滑流畅,气动阻力低,减少飞行器巡航过程中的能量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翼骨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上蒙皮下方的部分机翼总成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翼总成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翼总成的前视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机翼总成的俯视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中间肋的结构放大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缘肋的结构放大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前缘端肋的结构放大图;图9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后缘肋的结构放大图;图10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后缘端肋的结构放大图;图1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抗扭销及其周边部件的连接关系剖面图;图12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封边端肋的结构放大图;图13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金属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可能的实施方式中金属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舵机安装架与转轴安装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16为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部分维修口盖的结构示意图。其中,图中附图标记对应为:100-机翼骨架,101-前横梁,102-后横梁,110-前缘肋,111-前缘端肋,120-中间肋,121-封边端肋,130-后缘肋,131-后缘端肋,140-加强肋,141-加强前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机翼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封闭的外蒙皮组件(300)、固定设置于所述外蒙皮组件(300)内部的机翼骨架(100)与位于所述机翼骨架(100)后侧的双副翼,所述机翼骨架(100)与所述双副翼均为复合材料制成;/n所述机翼骨架(100)包括横梁组件与固定于所述横梁组件上的纵肋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101)与后横梁(102),所述横梁组件靠近所述机翼总成根部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n所述纵肋组件包括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101)前侧的前缘肋(110)、多根位于所述后横梁(102)后侧的后缘肋(130)与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101)与所述后横梁(102)之间的中间肋(120),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120)独立设置,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120)与所述后缘肋(130)对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120)、所述前缘肋(110)与所述后缘肋(130)对应设置于同一平面内;/n所述纵肋组件还包括两组加强肋组,每组加强肋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相邻加强肋(140),每根所述加强肋(140)由设置于同一平面内的加强中间肋(142)、加强前缘肋(141)与加强后缘肋(143)构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机翼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边缘封闭的外蒙皮组件(300)、固定设置于所述外蒙皮组件(300)内部的机翼骨架(100)与位于所述机翼骨架(100)后侧的双副翼,所述机翼骨架(100)与所述双副翼均为复合材料制成;
所述机翼骨架(100)包括横梁组件与固定于所述横梁组件上的纵肋组件,所述横梁组件包括前横梁(101)与后横梁(102),所述横梁组件靠近所述机翼总成根部的一端用于与机身固定连接;
所述纵肋组件包括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101)前侧的前缘肋(110)、多根位于所述后横梁(102)后侧的后缘肋(130)与多根位于所述前横梁(101)与所述后横梁(102)之间的中间肋(120),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120)独立设置,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120)与所述后缘肋(130)对应设置,至少部分所述中间肋(120)、所述前缘肋(110)与所述后缘肋(130)对应设置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纵肋组件还包括两组加强肋组,每组加强肋组包括两根平行设置的相邻加强肋(140),每根所述加强肋(140)由设置于同一平面内的加强中间肋(142)、加强前缘肋(141)与加强后缘肋(143)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缘肋(110)包括一根前缘端肋(111),所述后缘肋(130)包括一根后缘端肋(131),所述前缘端肋(111)与所述后缘端肋(131)位于所述机翼总成的根部,所述前缘端肋(111)与所述后缘端肋(131)上均设置有抗扭销(150),所述抗扭销(150)用于与机身对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肋(120)还包括位于所述机翼总成尖部的封边端肋(121),所述封边端肋(121)与所述外蒙皮组件(300)固定连接,并且用于密封所述外蒙皮组件(300)的边缘。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机翼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机翼总成还设置多个金属连接件(400),所述金属连接件(400)固定设置于所述横梁组件的后侧,并且所述金属连接件(400)还位于所述加强肋组的两根所述加强肋(140)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裴建勋陈修贤曹龙周龙超杨蕾薛蛟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吉利太力飞车有限公司浙江吉利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