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及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22508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其包含:建立针对车载电池荷电情况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包含第一带电状态与第二带电状态的对应转换关系,第一带电状态的电量范围由电辅助制动要求确定;实时检测车载电池的荷电状态,得到反映车载电池剩余电量的实时剩余电量值;依据映射关系,将实时剩余电量值作为第一带电状态带入映射关系,得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将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作为显示电量值,通过车载仪表以及充电机进行显示。本发明专利技术让新能源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都有电制动,并且制动效果一致,行驶更加安全,也可以保证电池不过充,确保电池使用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及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动
,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介绍
由于新能源汽车为电机驱动,并且具备电辅助制动功能,制动踏板前面30%开度为电制动,但是现有技术中的新能源汽车,普遍在电池充满电后,电池SOC(stateofcharge,荷电状态)在100-98%区间时不允许有回馈电流,此时车辆无电制动;直到电池SOC下降到在98%以下后才允许有回馈电流,此时车辆才有电制动;这种情况导致不同的SOC区间车辆制动效果存在差异,司机在实际驾驶过程中会因为车辆制动力的差异出现踩制动不及时,可能会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总结来说,现有技术中电池充满电后不允许有回馈电流的现象在新能源汽车非常普遍,由此带来的制动力的差异可能会引发大量的交通事故。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及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建立针对车载电池荷电情况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含第一带电状态与第二带电状态的对应转换关系,所述第一带电状态的电量范围由电辅助制动要求确定;实时检测车载电池的荷电状态,得到反映车载电池剩余电量的实时剩余电量值;依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作为所述第一带电状态带入所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作为显示电量值,通过车载仪表以及充电机进行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量范围满足:在车载电池实际电量处于所述电量范围内时,车载电池存在回馈电流,在接收到电辅助制动指令时,电辅助制动有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映射关系包含映射函数,所述映射函数通过以下公式表示:其中,SOC2表示所述第二带电状态,SOC1表示所述第一带电状态,SOCmax表示所述电量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基于电辅助制动要求优化车载电池充电策略,在充电过程中,当车载电池的实际电量达到所述电量范围的最大值时,停止充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电量范围为[0,98%]或[0,9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装置,所述装置包含:映射建立模块,其用于建立针对车载电池荷电情况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含第一带电状态与第二带电状态的对应转换关系,所述第一带电状态的电量范围由电辅助制动要求确定;电量实测模块,其用于实时检测车载电池的荷电状态,得到反映车载电池剩余电量的实时剩余电量值;映射计算模块,其用于依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作为所述第一带电状态带入所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电量显示模块,其用于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作为显示电量值,通过车载仪表以及充电机进行显示。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映射建立模块配置为:所述电量范围满足:在车载电池实际电量处于所述电量范围内时,车载电池存在回馈电流,在接收到电辅助制动指令时,电辅助制动有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映射建立模块包含映射函数单元,所述映射函数单元包含以下公式:其中,SOC2表示所述第二带电状态,SOC1表示所述第一带电状态,SOCmax表示所述电量范围的最大值。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装置还包含:充电优化模块,其用于基于电辅助制动要求优化车载电池充电策略,在充电过程中,当车载电池的实际电量达到所述电量范围的最大值时,停止充电。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映射建立模块配置为:所述电量范围为[0,98%]或[0,99%]。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及装置建立了车载电池荷电情况的映射关系,保证车辆在一个完整放电区间范围内电辅助制动都有效,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不同SOC区间制动效果不一致问题,使得新能源汽车在整个行驶过程中都有电制动,并且制动效果一致,行驶更加安全;也可以保证电池不过充,确保电池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专利技术而了解。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和其他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以及附图中所特别指出的结构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共同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流程图;图2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映射关系示意图;图3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流程图;以及图4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辅助制动优化装置结构框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说明。目前来说,在商用车市场,尤其是新能源车商用市场,仪表或充电机显示的是电池真实的剩余电量,用来反映电池的使用状态或充电状态;另外,新能源汽车一般都具备电辅助制动,用来对车辆进行辅助制动。但是,现在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是:电池厂家为了防止电池过充电,会设定电池SOC在98%-100%区间没有回馈电流,虽然这一举措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电池过充电的问题,但是却带来了另一个问题,由于电池SOC在98%-100%区间没有回馈电流,所以在此区间内,电制动无效,导致在一个完整的放电过程中,车辆的制动效果不一致,使得司机在驾驶过程中可能会因为制动效果不一致出现踩制动不及时的问题,进而产生更加严重的交通事故。因为,为了同时解决电池过充以及电辅助制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如下:图1显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的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流程图。如图1,在步骤S101中,建立针对车载电池荷电情况的映射关系,映射关系包含第一带电状态与第二带电状态的对应转换关系,第一带电状态的电量范围由电辅助制动要求确定。一般来说,为了使得车辆在整个电池放电过程中都具备电辅助制动功能,维持制动效果一致,电量范围需满足:在车载电池实际电量处于电量范围内时,车载电池存在回馈电流,在接收到电辅助制动指令时,电辅助制动有效。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将电量范围设置为[0,98%]或[0,99%],因为在以上两个区间内,车辆存在回馈电流,能够保证辅助电制动有效。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第一带电状态的最大值可以是98%-99%之间的任一值。需要说明的是,根据实际情况,其它电量范围也可以应用到本专利技术中,本专利技术不对此做出限制。如图1,在步骤S102中,实时检测车载电池的荷电状态,得到反映车载电池剩余电量的实时剩余电量值。一般来说,电池管理系统(BATTERYMANAGEMENTSYSTEM,简称BMS)能够准确的估测电池的荷电状态SOC,保证荷电状态SOC维持在合理的范围内,随时显示车辆电池的剩余电量。因此,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n建立针对车载电池荷电情况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含第一带电状态与第二带电状态的对应转换关系,所述第一带电状态的电量范围由电辅助制动要求确定;/n实时检测车载电池的荷电状态,得到反映车载电池剩余电量的实时剩余电量值;/n依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作为所述第一带电状态带入所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n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作为显示电量值,通过车载仪表以及充电机进行显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建立针对车载电池荷电情况的映射关系,所述映射关系包含第一带电状态与第二带电状态的对应转换关系,所述第一带电状态的电量范围由电辅助制动要求确定;
实时检测车载电池的荷电状态,得到反映车载电池剩余电量的实时剩余电量值;
依据所述映射关系,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作为所述第一带电状态带入所述映射关系,得到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
将所述实时剩余电量值对应的第二带电状态作为显示电量值,通过车载仪表以及充电机进行显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范围满足:在车载电池实际电量处于所述电量范围内时,车载电池存在回馈电流,在接收到电辅助制动指令时,电辅助制动有效。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映射关系包含映射函数,所述映射函数通过以下公式表示:



其中,SOC2表示所述第二带电状态,SOC1表示所述第一带电状态,SOCmax表示所述电量范围的最大值。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电辅助制动要求优化车载电池充电策略,在充电过程中,当车载电池的实际电量达到所述电量范围的最大值时,停止充电。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量范围为[0,98%]或[0,99%]。


6.一种电辅助制动优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含:
映射建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文健峰周莉黄河杨杰君谢勇波王文明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时代电动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