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20276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4
本申请涉及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涉及路桥施工的领域,其包括预埋底板、左侧模板、右侧模板、顶部模板与箱涵台车,左侧模板包括左侧主板与多个左侧拼接板,左侧拼接板与左侧主板卡接,右侧模板包括右侧主板与多个右侧拼接板,右侧拼接板与右侧主板卡接,箱涵台车通过驱动机构与预埋底板连接,左侧模板通过左侧支撑机构与箱涵台车连接,右侧模板通过右侧支撑机构与箱涵台车连接,顶部模板通过顶部支撑机构与箱涵台车连接,顶部模板还与左侧模板、右侧模板连接。本申请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可通过拼接的方式适应涵洞的高度,使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可以多次使用,减少制作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的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
本申请涉及路桥施工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
技术介绍
涵洞是指在公路工程建设中,为了使公路顺利通过水渠或者小路而不妨碍交通,设于路面以下的排水孔道(过水通道)或者小路通道,通过这种结构可以让水、行人或者车辆从公路的下面通过。涵洞可用于跨越天然沟谷、洼地以排泄洪水,或横跨大小道路作为人、畜和车辆的立交通道,或农田灌溉作为水渠。目前,公告日为2017年10月13日,公告号为CN206553964U的中国技术专利提出了一种整体自行式涵洞台车模板,其主要包括预埋底板、自走式箱涵台车内模和箱涵外模,箱涵外模包括左侧外模板和右侧外模板;左侧外模板位于自走式箱涵台车内模的外侧的左侧,右侧外模板位于自走式箱涵台车内模的外侧的右侧,预埋底板上配装左轨道和右轨道,自走式箱涵台车内模包括主支撑架、左腹板、右腹板、顶板、行走轮、电机、推拉装置和丝杠,主支撑架底部的左右两侧配装行走轮,行走轮上配装电机,左腹板通过推拉装置与主支撑架的左侧连接,右腹板通过推拉装置与主支撑架的右侧连接,顶板通过丝杠与主支撑架的底部连接。左侧外模板、右侧外木板、顶板分别用于支撑涵洞内部的三个周向面。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该自行式涵洞台车模板只能适应一种尺寸的涵洞,若要对其它尺寸的涵洞进行施工则需要制作新的左侧外模板、右侧外模板和顶板,如此便会造成制作模板材料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减少制作模板的材料的浪费,本申请提供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包括预埋底板、左侧模板、右侧模板、顶部模板与箱涵台车,所述左侧模板包括左侧主板与多个左侧拼接板,所述左侧主板的下端与所述预埋底板抵接,所述左侧主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左侧拼接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卡槽,所述左侧拼接板的上端也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左侧拼接板与所述左侧主板通过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相邻的两块所述左侧拼接板之间也通过所述第一卡块与第一卡槽卡接,所述右侧模板包括右侧主板与多个右侧拼接板,所述右侧主板的下端与所述预埋底板抵接,所述右侧主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右侧拼接板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卡槽,所述右侧拼接板的上端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右侧拼接板与所述右侧主板通过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相邻的两块所述右侧拼接板之间也通过所述第二卡块与第二卡槽卡接;所述箱涵台车通过驱动机构与所述预埋底板连接,所述左侧模板通过左侧支撑机构与所述箱涵台车连接,所述右侧模板通过右侧支撑机构与所述箱涵台车连接,所述顶部模板通过顶部支撑机构与所述箱涵台车连接,所述顶部模板还与所述左侧模板、右侧模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造涵洞时,以左侧主板为左侧模板的基础,之后在左侧主板上卡接多个左侧拼接板,直至使左侧模板的高度满足施工所需的高度,同时以右侧主板为右侧模板的基础,之后在右侧主板上卡接多个右侧拼接板,直至使右侧模板的高度满足施工所需的高度,之后将拼接完毕的左侧模板、右侧模板预埋底板和顶部模板拼接在一起,如此便形成涵洞的内模,并且左侧模板由左侧支撑机构支撑,右侧模板由右侧支撑机构支撑,顶部模板由顶部支撑机构支撑,左侧模板、右侧模板和顶部模板便可以对涵洞进行支撑,进而便于涵洞的浇筑;由于左侧模板可由左侧主板和多个左侧拼接板任意拼接,右侧模板可由右侧主板和多个右侧拼接板任意拼接,便于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适应涵洞的高度,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可以多次使用,减少制作左侧模板和右侧模板的材料的浪费。可选的,所述左侧支撑机构包括第一支撑梁与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涵台车上,所述第一支撑梁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梁与所述左侧主板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支撑机构包括第二支撑梁与第二液压缸,所述第二液压缸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涵台车上,所述第二支撑梁连接在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梁与所述右侧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与所述第二液压缸相背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左侧模板与右侧模板时,伸出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并使第一支撑梁抵紧在左侧抓板上,第二支撑梁抵紧在右侧主板上,如此浇筑涵洞时混凝土的压力便会经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传递至箱涵台车上,并且由于第一液压缸与第二液压缸相背设置,混凝土施加给箱涵台车的力便会相互抵消,提高了箱涵台车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第一支撑梁包括第一半梁与第二半梁,所述第一半梁与所述第二半梁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半梁与所述左侧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梁与所述左侧拼接板抵接,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半梁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机构还包括第三液压缸,所述第三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箱涵台车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半梁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包括第三半梁与第四半梁,所述第三半梁与所述第四半梁滑移连接,所述第三半梁与所述右侧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半梁与所述右侧拼接板抵接,所述第二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三半梁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支撑机构还包括第四液压缸,所述第四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箱涵台车转动连接,所述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四半梁转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左侧拼接板拼接在左侧主板上,使用右侧拼接板拼接在右侧主板上,以增加左侧模板与右侧模板的高度时,伸出第三液压缸与第四液压缸的活塞杆,使第二半梁抵接在左侧拼接板上,使第四半梁抵接在右侧拼接板上,如此提高了左侧拼接板与右侧拼接板的稳定性,提高了左侧模板与右侧模板的强度。可选的,所述顶部模板包括顶部主板与多个顶部拼接板,所述顶部主板宽度方向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顶部拼接板靠近所述顶部主板的一端均开设有第三卡槽,所述顶部拼接板远离所述顶部主板的一端也固定连接有第三卡块,所述顶部拼接板与所述顶部主板通过所述第三卡块与第三卡槽卡接,多个所述顶部拼接板之间也通过所述第三卡块与第三卡槽卡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建造涵洞时,以顶部主板为顶部模板的基础,之后在顶部主板上卡接多个顶部拼接板,直至使顶部模板的宽度满足施工所需的宽度,由于顶部主板可以和多个顶部拼接板任意拼接,便于顶部模板适应涵洞的宽度,使顶部模板可以多次使用,减小了制作顶部模板的材料的浪费。可选的,所述顶部支撑机构包括第三支撑梁与第五液压缸,所述第五液压缸的缸体与所述箱涵台车固定连接,所述第三支撑梁包括第五半梁与第六半梁,所述第五半梁与所述第六半梁滑移连接,所述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五半梁固定连接,所述第五半梁与所述顶部主板固定连接,所述第六半梁与所述顶部拼接板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使用顶部拼接板拼接在顶部主板上以增加顶部模板的长度时,伸出第六半梁并且伸出第五液压缸的活塞杆,使第五半梁与顶部主板固定连接,第六半梁与顶部拼接板抵接,如此提高了顶部拼接板的稳定性,提高了顶部模板的强度。可选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底板(100)、左侧模板(200)、右侧模板(300)、顶部模板(400)与箱涵台车(110),所述左侧模板(200)包括左侧主板(210)与多个左侧拼接板(220),所述左侧主板(210)的下端与所述预埋底板(100)抵接,所述左侧主板(2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30),所述左侧拼接板(220)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卡槽(222),所述左侧拼接板(220)的上端也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30),所述左侧拼接板(220)与所述左侧主板(210)通过所述第一卡块(230)与第一卡槽(222)卡接,相邻的两块所述左侧拼接板(220)之间也通过所述第一卡块(230)与第一卡槽(222)卡接,所述右侧模板(300)包括右侧主板(310)与多个右侧拼接板(320),所述右侧主板(310)的下端与所述预埋底板(100)抵接,所述右侧主板(3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330),所述右侧拼接板(320)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卡槽(322),所述右侧拼接板(320)的上端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330),所述右侧拼接板(320)与所述右侧主板(310)通过所述第二卡块(330)与第二卡槽(322)卡接,相邻的两块所述右侧拼接板(320)之间也通过所述第二卡块(330)与第二卡槽(322)卡接;所述箱涵台车(110)通过驱动机构(800)与所述预埋底板(100)连接,所述左侧模板(200)通过左侧支撑机构(500)与所述箱涵台车(110)连接,所述右侧模板(300)通过右侧支撑机构(600)与所述箱涵台车(110)连接,所述顶部模板(400)通过顶部支撑机构(700)与所述箱涵台车(110)连接,所述顶部模板(400)还与所述左侧模板(200)、右侧模板(300)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预埋底板(100)、左侧模板(200)、右侧模板(300)、顶部模板(400)与箱涵台车(110),所述左侧模板(200)包括左侧主板(210)与多个左侧拼接板(220),所述左侧主板(210)的下端与所述预埋底板(100)抵接,所述左侧主板(2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30),所述左侧拼接板(220)的下端开设有第一卡槽(222),所述左侧拼接板(220)的上端也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230),所述左侧拼接板(220)与所述左侧主板(210)通过所述第一卡块(230)与第一卡槽(222)卡接,相邻的两块所述左侧拼接板(220)之间也通过所述第一卡块(230)与第一卡槽(222)卡接,所述右侧模板(300)包括右侧主板(310)与多个右侧拼接板(320),所述右侧主板(310)的下端与所述预埋底板(100)抵接,所述右侧主板(310)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330),所述右侧拼接板(320)的下端开设有第二卡槽(322),所述右侧拼接板(320)的上端可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330),所述右侧拼接板(320)与所述右侧主板(310)通过所述第二卡块(330)与第二卡槽(322)卡接,相邻的两块所述右侧拼接板(320)之间也通过所述第二卡块(330)与第二卡槽(322)卡接;所述箱涵台车(110)通过驱动机构(800)与所述预埋底板(100)连接,所述左侧模板(200)通过左侧支撑机构(500)与所述箱涵台车(110)连接,所述右侧模板(300)通过右侧支撑机构(600)与所述箱涵台车(110)连接,所述顶部模板(400)通过顶部支撑机构(700)与所述箱涵台车(110)连接,所述顶部模板(400)还与所述左侧模板(200)、右侧模板(300)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左侧支撑机构(500)包括第一支撑梁(510)与第一液压缸(520),所述第一液压缸(520)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涵台车(110)上,所述第一支撑梁(510)连接在所述第一液压缸(520)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一支撑梁(510)与所述左侧主板(210)固定连接;所述右侧支撑机构(600)包括第二支撑梁(610)与第二液压缸(620),所述第二液压缸(620)的缸体固定连接在所述箱涵台车(110)上,所述第二支撑梁(610)连接在所述第二液压缸(620)的活塞杆上,所述第二支撑梁(610)与所述右侧主板(3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液压缸(520)与所述第二液压缸(620)相背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适应性多种尺寸涵洞的自行式涵洞台身模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梁(510)包括第一半梁(511)与第二半梁(512),所述第一半梁(511)与所述第二半梁(512)滑移连接,所述第一半梁(511)与所述左侧主板(210)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半梁(512)与所述左侧拼接板(220)抵接,所述第一液压缸(520)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一半梁(511)固定连接,所述左侧支撑机构(500)还包括第三液压缸(530),所述第三液压缸(530)的缸体与所述箱涵台车(110)转动连接,所述第三液压缸(530)的活塞杆与所述第二半梁(51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梁(610)包括第三半梁(611)与第四半梁(612),所述第三半梁(611)与所述第四半梁(612)滑移连接,所述第三半梁(611)与所述右侧主板(310)固定连接,所述第四半梁(612)与所述右侧拼接板(320)抵接,所述第二液压缸(6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孝奎田晓阳任德生刘性帅张振王震李道辉万兆金王丽张德旺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鲁桥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