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HOY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928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纺丝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HOY纺丝装置,按纺丝工序依次包括:纺丝组件、冷却吹风部件、上油部件、切丝器、输入导丝辊、输出导丝辊、导丝组件、探丝器组件。位于上油部件至输入导丝辊区间的纺丝平面在为垂直平面,所述输入导丝辊和输出导丝辊之间设有网络器,所述输出导丝辊的位置高于输入导丝辊,所述导丝组件位于输出导丝辊下方,纺丝平面在输入导丝辊处转向130‑170度,在输出导丝辊处转向120‑190度。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HOY纺丝装置中,纺丝平面在经过输出导丝辊及输出导丝辊区间只需要经过两次较大角度的转向,无需丝条的扭转,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HOY高速纺丝的工艺特点,可有效提升HOY丝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HOY纺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纺丝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HOY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在HOY高速纺丝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速度4500~5800rpm,同比POY和FDY纺丝卷绕速度要高很多,现有装置都不能满足HOY品质需求,因此需要对导丝盘的安装结构,丝束方向、导丝器的设置进行调整,减少丝束的张力。在现有的纺丝装置中,多根长丝从出丝口进入输入导丝辊,期间多根长丝组成的长丝平面需要在输入导丝辊前用导丝器扭转90°,扭转后的长丝平面经输入导丝辊转向180°、输出导丝辊转向180°后经导丝器分配进入卷丝盘缠绕收集,输入导丝辊、输出导丝辊与卡盘轴向平行。因此在上述过程中长丝平面需要扭转一次90°、转向2次(扭转与转向的区别在于:扭转前后单根丝条发生自旋(类似于DNA螺旋式结构),而转向则不会),长丝平面发生扭转会严重影响HOY的品质。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纺丝装置结构进行改造,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HOY丝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HOY纺丝装置。在本技术的HOY纺丝装置中,纺丝平面在经过输入导丝辊及输出导丝辊前后只需要经过两次转向,不需要进行丝条的扭转,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HOY高速纺丝的工艺特点,可有效提升HOY丝的品质。本技术的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HOY纺丝装置,按纺丝工序依次包括:纺丝组件、冷却吹风部件、上油部件、切丝器、输入导丝辊、输出导丝辊、导丝组件、探丝器组件。其中,位于所述上油部件至输入导丝辊区间的纺丝平面为垂直平面,所述输入导丝辊和输出导丝辊之间设有网络器,所述输出导丝辊的位置高于输入导丝辊,所述导丝组件位于输出导丝辊下方,纺丝平面在输入导丝辊处转向130-170度,在输出导丝辊处转向120-190度(此时丝条已经不在一个平面内,转向角度是指各丝条的最小和最大转向角度)。在本技术的HOY纺丝装置中,纺丝熔体经过纺丝组件的喷丝以及上油部件的上油后形成一个垂直于地面的纺丝平面(由若干平行且位于同一平面内的丝条构成),通过对输入导丝辊以及输出导丝辊位置的改造,使得纺丝平面在经过输出导丝辊及输出导丝辊区间只需要经过两次次较大角度的转向,不需要进行丝条的扭转,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HOY高速纺丝的工艺特点,可有效提升HOY丝的品质。作为优选,所述上油部件与切丝器之间设有第一导丝器,所述切丝器与输入导丝辊之间设有第二导丝器;纺丝平面内的丝条在第一导丝器处由平行状态收拢,在输入导丝辊表面进一步收拢,经网络器后散开,在输出导丝辊表面再次进一步收拢。在现有技术中,纺丝平面内的丝条在输入导丝辊及输出导丝辊辊面上几乎处于平行状态,即丝条在输出导丝辊之前的工序中都是平行排列的。而本技术创造性地通过导丝器、网络器等设置,使得丝条在输入导丝辊及输出导丝辊辊面上逐级收拢,如此设计的好处在于:(1)逐级收拢可减少内侧丝条与外侧丝条的张力差异,提高丝的品质;(2)可减少丝条对外侧导丝器的磨损(此工艺必须选用低摩擦形式的导丝器);(3)更方便操作工挂丝生头操作;(4)采用此工艺后,每一跨卷绕机数量可由6个增加到8个,增加产能30%以上。作为优选,所述丝条的最大收拢角度在输入导丝辊表面由2-6度收拢为6-15度。作为优选,所述丝条的最大收拢角度经所述网络器后由6-15度散开为0-3度。作为优选,所述丝条的最大收拢角度在所述输出导丝辊表面由0-3度收拢为1-5度。上述所述最大收拢角度指代的为位于最边侧的丝条的与最中央丝条(角度始终不变)的角度。在上述逐级收拢角度下效果更佳。作为优选,所述纺丝组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熔体管、纺丝箱体和喷丝头。作为优选,所述冷却吹风部件为侧吹风冷却方式,设于纺丝组件侧下方。作为优选,所述导丝组件由多个并联的独立导丝器构成;所述探丝器组件由多个并联的独立探丝器构成。作为优选,所述纺丝平面由5条或以上丝条构成;所述导丝组件由5个或以上并联的独立导丝器构成;所述探丝器组件由5个或以上并联的独立探丝器构成。作为优选,在所述探丝器组件后续工位上还依次设有摩擦辊、两个卡盘和纸管;位于前端的卡盘用于卷绕丝条,位于后端的卡盘用于装载所述纸管。其中,摩擦辊用于调节卷绕成型张力,丝条由前端卡盘输送并卷绕至后端的纸管上成为成品丝,便于包装和运输。与现有技术对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在本技术的HOY纺丝装置中,纺丝平面在经过输出导丝辊及输出导丝辊区间只需要经过两次较大角度的转向,丝束不需要扭转,因此能够更好地适应HOY高速纺丝的工艺特点,可有效提升HOY丝的品质。(2)本技术创造性地通过导丝器、网络器等设置,使得丝条在输入导丝辊及输出导丝辊辊面上逐级收拢,可减少内侧丝条与外侧丝条的张力差异,提高丝的品质;可减少丝条对外侧导丝器的磨损;更方便操作工挂丝生头操作;可使产能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一种丝条角度逐级收拢示意图。附图标记为:纺丝组件1、冷却吹风部件2、上油部件3、切丝器4、输入导丝辊5、输出导丝辊6、导丝组件7、探丝器组件8、摩擦辊9、卡盘10、纸管11、网络器12、第一导丝器13、第二导丝器14、熔体管101、纺丝箱体102、喷丝头10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描述。在本技术中所涉及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若无特指,均为本领域公知的装置、连接结构和方法。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HOY纺丝装置,按纺丝工序依次包括:纺丝组件1(包括依次连接的熔体管101、纺丝箱体102和喷丝头103)、冷却吹风部件2(为侧吹风冷却方式,设于喷丝头侧下方)、上油部件3、切丝器4、输入导丝辊5、输出导丝辊6、导丝组件7(由5个并联的独立导丝器构成)、探丝器组件8(由5个并联的独立探丝器构成)、摩擦辊9、两个卡盘10,前一卡盘用于卷绕丝条,后一卡盘用于装载纸管11。位于所述上油部件至输入导丝辊区间的纺丝平面为垂直平面,所述输入导丝辊和输出导丝辊之间设有网络器12,所述输出导丝辊的位置高于输入导丝辊,所述导丝组件位于输出导丝辊下方,纺丝平面在输入导丝辊处转向130度(可任选130-170度),在输出导丝辊处转向120-190度(两端点值分别为最小转向角度和最大转向角度)。如图2所示,所述上油部件与切丝器之间设有第一导丝器13,所述切丝器与输入导丝辊之间设有第二导丝器14;纺丝平面内的丝条在第一导丝器处由平行状态收拢为5度(可任选为3-7度),在输入导丝辊表面进一步收拢为15度(可任选为13-17度),经网络器后散开为4度(可任选为2-6度),在输出导丝辊表面再次进一步收拢为5度(可任选为3-7度)。输入导丝辊、输出导丝辊以及各导丝器轴向平行,且它们的轴向与卡盘的轴向垂直。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限制,凡是根据本技术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变更以及等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HOY纺丝装置,按纺丝工序依次包括:纺丝组件(1)、冷却吹风部件(2)、上油部件(3)、切丝器(4)、输入导丝辊(5)、输出导丝辊(6)、导丝组件(7)、探丝器组件(8);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油部件至输入导丝辊区间的纺丝平面为垂直平面,所述输入导丝辊和输出导丝辊之间设有网络器(12),所述输出导丝辊的位置高于输入导丝辊,所述导丝组件位于输出导丝辊下方,纺丝平面在输入导丝辊处转向130-170度,在输出导丝辊处转向120-190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HOY纺丝装置,按纺丝工序依次包括:纺丝组件(1)、冷却吹风部件(2)、上油部件(3)、切丝器(4)、输入导丝辊(5)、输出导丝辊(6)、导丝组件(7)、探丝器组件(8);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上油部件至输入导丝辊区间的纺丝平面为垂直平面,所述输入导丝辊和输出导丝辊之间设有网络器(12),所述输出导丝辊的位置高于输入导丝辊,所述导丝组件位于输出导丝辊下方,纺丝平面在输入导丝辊处转向130-170度,在输出导丝辊处转向120-190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HOY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油部件与切丝器之间设有第一导丝器(13),所述切丝器与输入导丝辊之间设有第二导丝器(14);纺丝平面内的丝条在第一导丝器处由平行状态收拢,在输入导丝辊表面进一步收拢,经网络器后散开,在输出导丝辊表面再次进一步收拢。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HOY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条的最大收拢角度在输入导丝辊表面由2-6度收拢为10-15度。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HOY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丝条的最大收拢角度经所述网络器后由10-15度散开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祖明葛振权朱怀英
申请(专利权)人:绍兴柯桥恒鸣化纤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