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及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17662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及制备方法,其原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石墨粉0.6‑0.9%,镀铜石墨粉1.5‑4.0%,WC 0.5‑5%,二硫化钼0.8‑1.5%,石蜡0.5‑1.0%,扩散粘结铁粉10‑30%,其余为雾化铁粉。制备方法包括混粉、成型、烧结和浸油。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混入1.5‑4.0%镀铜石墨粉来作为增碳剂,可以有效地控制基体含碳量和游离石墨粒径,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网状渗碳体,提高了材料压溃强度等性能。加入的碳化钨微粉,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及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门导管及制备,具体涉及一种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及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气门导管是汽车发动机气门的导向装置,对气门起导向作用,并使气门杆上的热量经气门导管传给汽缸盖。现有利用粉末冶金技术制造气门导管存在基体中渗入的碳不易控制,易出现因控制不当而造成网状渗碳体,造成气门导管的压溃性能偏低,现有技术中为避免过量的碳渗入基体,采用的石墨粒度偏大和烧结温度偏低,会造成对基体强度的减弱作用也增大,造成气门导管耐磨性能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及制备方法,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渗入碳不易控制,其造成气门导管的压溃性能偏低,及珠光体基体存在的耐磨性能不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其原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石墨粉0.6-0.9%,镀铜石墨粉1.5-4.0%,WC0.5-5%,二硫化钼0.8-1.5%,石蜡0.5-1.0%,扩散粘结铁粉10-30%,其余为雾化铁粉。其中,所述镀铜石墨粉的铜含量为50%±10%,所述扩散粘结铁粉的铜含量为10-25%。其化学成分包括C1.2—3.2%,Cu2.0—6.0%,S0.2—0.8%,Mo0.4%—1.0%,W:≤5%。其金相组织为贝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硫化物、游离铜均匀分布,碳化物≤5%,10-25%的孔隙率。本专利技术所述的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先将原料中一半的雾化铁粉和扩散粘结粉混合,依次加入一半的石墨粉、镀铜石墨粉、碳化钨、二硫化钼和石蜡,再依次加入剩余的雾化铁粉和扩散粘结粉,最后依次加入剩余的石墨粉、镀铜石墨粉、碳化钨、二硫化钼和石蜡,混制30-60min,混合均匀同时保证混合好的成品粉流动性能≤45s/50g,松装密度2.7-3.5g/cm3;(2)使用压机将混合的原料装入模具中压制成所需形状,然后进行脱蜡、烧结和冷却,脱蜡温度为650-800℃,烧结的温度为1085-1120℃,烧结的保护气氛为90%N2+10%H2,脱蜡时间:30-60min;烧结时间30-60min;(3)将烧结好的气门导管放入真空浸油机中浸油,即完成粉末冶金气门导管的制备。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使用镀铜石石墨粉进行烧结,可通过调节烧结温度来保证石墨处于游离状态,避免过量的碳扩散进入基体,从而达到控制渗碳体生成量,避免过量网状渗碳体生成的目的,提高了导管的压溃强度。同时,在材料中加入适量的碳化钨作为硬质相,改善了基体的耐磨性能,从而延长气门导管的使用寿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粉末冶金气门导管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粉:0.65%,镀铜石墨粉:1.5%,二硫化钼:1.0%,WC:3-5%,石蜡:0.6%,扩散粘结粉10-30%,余量为雾化铁粉,镀铜石墨粉的铜含量为50%±10%,扩散粘结铁粉的铜含量为10-25%。化学成分包括C1.2-1.6%,Cu3-5%,S0.4-0.8%,Mo0.4%—0.8%,W:≤5%)。气门导管材料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硫化物、游离铜均匀分布,碳化物≤5%,10-25%的孔隙率,材料性能为:密度6.5-7.0g/cm3;压溃强度:650-1000MPa;硬度:65-100HRB。实施例2粉末冶金气门导管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粉:0.7%,镀铜石墨粉:2%,二硫化钼:1.0%,WC:3-5%,石蜡:0.6%,扩散粘结粉:10-30%,余量为雾化铁粉。化学成分包括C1.5—2.0%,Cu3.0—5.0%,S0.4—0.8%,Mo0.4%—0.8%,W:≤5%)。,气门导管材料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硫化物、游离铜均匀分布,碳化物≤5%,10-25%的孔隙率,材料性能为:密度6.5-7.0g/cm3;压溃强度:600-900MPa;硬度:65-100HRB。实施例3粉末冶金气门导管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粉:0.8%,镀铜石墨粉:2.5%,二硫化钼:1.0%,WC:3-5%,石蜡:0.6%,扩散粘结粉:10-30%,余量为雾化铁粉。化学成分包括C1.8—2.5%,Cu3—5.0%,S0.4—0.8%,Mo0.4%—0.8%,W:≤5%)。气门导管材料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硫化物、游离铜均匀分布,碳化物≤5%,10-25%的孔隙率,材料性能为:密度6.5-7.0g/cm3;压溃强度:550-900MPa;硬度:65-100HRB。实施例4粉末冶金气门导管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粉:0.6%,镀铜石墨粉:3.5%,二硫化钼:1.0%,WC:4-5%,石蜡:0.6%,扩散粘结粉:10-30%,余量为雾化铁粉。化学成分包括C2.0—3.0%,Cu3.0—6.0%,S0.4—0.8%,Mo0.4%—1.0%,W:≤5%)。气门导管材料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硫化物、游离铜均匀分布,碳化物≤5%,10-25%的孔隙率,材料性能为:密度6.5-7.0g/cm3;压溃强度:550-900MPa;硬度:65-100HRB。实施例5粉末冶金气门导管按照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以下组分:石墨粉:0.8%,镀铜石墨粉:1.5%,二硫化钼:1.0%,WC:3-4%,石蜡:0.6%,扩散粘结粉:10-30%,余量为雾化铁粉。化学成分包括C1.2—1.8%,Cu3.0—6.0%,S0.4—0.8%,Mo0.4%—1.0%,W:≤5%)。气门导管材料的金相组织为贝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硫化物、游离铜均匀分布,碳化物≤5%,10-25%的孔隙率,材料性能为:密度6.5-7.0g/cm3;压溃强度:600-900MPa;硬度:65-100HRB。制备实施例1-5的气门导管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先将原料中一半的雾化铁粉和扩散粘结粉混合,依次加入一半的石墨粉、镀铜石墨粉、碳化钨、二硫化钼和石蜡,再依次加入剩余的雾化铁粉和扩散粘结粉,最后依次加入剩余的石墨粉、镀铜石墨粉、碳化钨、二硫化钼和石蜡,混制30-60min,混合均匀同时保证混合好的成品粉流动性能≤45s/50g,松装密度2.7-3.5g/cm3;(2)使用压机将混合的原料装入模具中压制成所需形状,然后进行脱蜡、烧结和冷却,脱蜡温度为650-800℃,烧结的温度为1085-1120℃,烧结的保护气氛为90%N2+10%H2,脱蜡时间:30-60min;烧结时间30-60min;(3)将烧结好的气门导管放入真空浸油机中浸油,即完成粉末冶金气门导管的制备。本专利技术通过混入1.5-4.0%镀铜石墨粉来,可以有效地控制基体含碳量和游离石墨粒径,从而减少甚至消除网状渗碳体,提高了材料压溃强度等性能,加入的碳化钨微粉,可有效地提高材料的耐磨性能,本专利技术中化学成分中碳含量大于1%,主要是利用游离石墨作为润滑相,加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石墨粉0.6-0.9%,镀铜石墨粉1.5-4.0%,碳化钨0.5-5%,二硫化钼0.8-1.5%,石蜡0.5-1.0%,扩散粘结铁粉10-30%,其余为雾化铁粉。/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其特征在于,其原料以质量分数计包括:石墨粉0.6-0.9%,镀铜石墨粉1.5-4.0%,碳化钨0.5-5%,二硫化钼0.8-1.5%,石蜡0.5-1.0%,扩散粘结铁粉10-30%,其余为雾化铁粉。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镀铜石墨粉的铜含量为50%±10%,所述扩散粘结铁粉的铜含量为10-2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其特征在于,其化学成分包括C1.2—3.2%,Cu2.0—6.0%,S0.2—0.8%,Mo0.4%—1.0%,W:≤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粉末冶金气门导管,其特征在于,其金相组织为贝氏体+珠光体+铁素体组织,硫化物、游离铜均匀分布,碳化物≤5%,10-25%的孔隙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开顺陆有高钱正进孟硕秋
申请(专利权)人:仪征亚新科双环活塞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