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浮选剂及浮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91601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铜钼分离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浮选剂及浮选方法,其中,所述捕收剂包括10~30重量份式1‑1所示的组分和10~30份重量份式2‑1所示的组分,其中,所述式1‑1和式2‑1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浮选剂及浮选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铜钼分离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浮选剂及浮选方法。
技术介绍

技术介绍
中的下列内容仅指本专利技术人理解的与本专利技术有关的信息,旨在通过对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些基础技术知识的说明而增加对本专利技术的理解,该信息并不必然已经构成被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知识。钼是一种珍贵的稀有高熔点金属,是重要的战略性物资,铜钼矿石是钼的主要来源之一,铜钼矿石中回收的钼量占世界钼总产量的48%,由于硫化铜矿物和辉钼矿均易浮,且黄铜矿与辉钼矿的可浮性较近,导致铜钼矿石中的铜、钼元素不易分离。铜钼分离最主要的是去除黄铜矿,回收辉钼矿,最常见的捕收剂为黄药类捕收剂,黄药类捕收剂虽然捕收效果好,但是所需用量大且选择性差,因此,选择合适的铜钼分离捕收剂是高效分离铜钼的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浮选剂及浮选方法,这种捕收剂在铜钼分离的过程中表现出了高效、高分选性的特点,有效提高了对铜钼分离的效果。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以下技术方案: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原料组成包括10~30重量份式1-1所示的组分和10~30份重量份式2-1所示的组分,其中,所述式1-1和式2-1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中,所述Me、Me1为H+或金属离子,R1、R2、R3为烷基或芳香基团。进一步地,所述式1-1所示的组分的重量份为10~20份;式2-1所示的组分的重量份为10~15份。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捕收剂的结构具有氮硫同电异素的特点,从而实现了这两种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有效提高了铜钼分离的效果。可选地,所述式1-1所示的组分:式2-1所示的组分的重量比不小于1,优选在1.5~2之间。进一步地,所述R1、R2、R3为C1~C12的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中的任意一种。可选地,所述苯基上的取代基为C1~C6的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式1-1和式2-1分别优选为具有如下结构式的组分,分别记为式1-2、式2-2:进一步地,所述铜钼分离捕收剂还包括助捕收剂,其结构式为R4-H,所述R4为C10~C20的链烃、环烷烃、芳香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环烷烃、芳香烃结构上允许含有疏水取代基,但不能含亲水取代基。进一步地,所述助捕收剂为具有式3-1结构式的化合物,所述式3-1的结构式为R5-H,其中R5为C1~C16的烷烃。助捕收剂起到帮助浮辉钼矿作用,也就是捕收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中,助捕收剂的添加量小于或等于40重量份,优选为5~35重量份,更优选为8~30重量份。进一步地,按重量份计,所述铜钼分离捕收剂的原料组成包括:式1-2的组分10~20份、式2-2的组分10~15份、式3-1的组分8~30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浮选剂,其原料组成包括所述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20~65重量份和起泡剂1~15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浮选剂中,捕收剂的添加量为25~60重量份。进一步地,所述起泡剂为松醇油、混合碳醇、重吡啶、三乙氧基丁烷、丙二醇丁醚中的至少一种,优选为包括松醇油。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添加起泡剂,捕收剂与起泡剂在气液界面有联合作用,即共吸附,两者由于界面上共吸附而产生互相穿插,形成良好泡沫层,气泡与矿物固着稳定,从而有助于在不添加抑制剂的情况下有提升目的矿物的浮选性,从而提高回收率。优选地,所述用于铜钼分离的浮选剂的原料组成包括:式1-2的组分10~20重量份、式2-2的组分10~15重量份、式3-1的组分8~30重量份和松醇油1~5重量份。在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面,公开一种铜钼分离的浮选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所述浮选剂分散在水中,得到浮选药剂,备用;(2)将所述浮选药剂加入铜钼矿浆中进行浮选,回收得到的精矿,即得。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水与浮选剂的添加比例为100:0.8-1.5。进一步地,步骤(1)中,所述浮选剂中各组分的添加顺序为:式1-2所示的组分、式2-2所示的组分、助捕收剂、起泡剂,加入各组分后采用超声波分散,并将得到的分散液进行加热。进一步地,步骤(2)中,所述浮选药剂的添加量控制在500-800g/t之间。优选为500~700g/t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的捕收剂的结构具有氮硫同电异素的特点,因为亚氨基(-NH-)以及硫(-S-)为同电异素体,它们物化性质极为近似,从而实现了这两种组分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抑制黄铜矿的作用,以及起到浮起辉钼矿的作用,即捕收作用,从而有效提高了铜钼分离的效果。(2)本专利技术的浮选剂对铜钼分离具有强分选性和强捕收性。同时,本专利技术的浮选剂通过各组分之间的协同,在有效减少了药剂用量的情况下,还实现铜钼分离的高效分选。(3)起泡剂产生气泡后吸附辉钼矿颗粒,使辉钼矿颗粒上浮,但抑制黄铜矿与气泡黏附,防止气泡把黄铜矿带上来,而本专利技术的这种捕收剂能够帮助辉钼矿与气泡结合,被带上来,因此,添加起泡剂可增加辉钼矿回收率。附图说明构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以下,结合附图来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方案,其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对比例中纯矿物的浮选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及对比例中实际矿的浮选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除非另行定义,文中所使用的所有专业与科学用语与本领域熟练人员所熟悉的意义相同。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可通过常规途径购买获得,如无特殊说明,本专利技术所使用的试剂或原料均按照本领域常规方式使用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使用。此外,任何与所记载内容相似或均等的方法及材料皆可应用于本专利技术方法中。正如前文所述,黄药类捕收剂虽然捕收效果好,但是所需用量大且选择性差,因此,选择合适的铜钼分离捕收剂是高效分离铜钼的关键。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浮选剂及浮选方法。现根据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中所述的较佳实施方法与材料仅作示范之用。下列实施例中,所述式1-2、式2-2的结构式如下所示:第一实施例1、浮选剂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1)将去离子水、20重量份式1-2所示的组分、15重量份式2-2所示的组分、20重量份助捕收剂(煤油)、10重量份起泡剂(松醇油)加至200mL的容量瓶中定容;(2)将步骤(1)的容量瓶置于具有50℃恒温水浴的烧杯中,再用机械搅拌器搅拌容量瓶中的物料10小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0~30重量份式1-1所示的组分和10~30份重量份式2-1所示的组分;其中,所述式1-1和式2-1的结构式如下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10~30重量份式1-1所示的组分和10~30份重量份式2-1所示的组分;其中,所述式1-1和式2-1的结构式如下所示:



其中,所述Me、Me1为H+或金属离子,R1、R2、R3为烷基或芳香基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1所示的组分的重量份为10~20份;式2-1所示的组分的重量份为10~15份;
优选地,所述式1-1所示的组分:式2-1所示的组分的重量比不小于1,更优选在1.5~2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R1、R2、R3为C1~C12的烷基、苯基或取代苯基中的任意一种;优选地,所述苯基上的取代基为C1~C6的烷基、C1~C6烷氧基、卤素中的至少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式1-1和式2-1分别优选为具有如下结构式的组分,分别记为式1-2、式2-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项所述的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铜钼分离捕收剂还包括助捕收剂,其结构式为R4-H,所述R4为C10~C20的链烃、环烷烃、芳香烃中的至少一种,其中,所述的环烷烃、芳香烃结构上允许含有疏水取代基,但不能含亲水取代基;
优选地,所述助捕收剂的添加量小于或等于40重量份,优选为5~35重量份,更优选为8~30重量份。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用于铜钼分离的捕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助捕收剂为具有式3-1结构式的化合物,所述式3-1的结构式为R5-H,其中R5为C11~C16的烷烃;
优选地,按重量份计,所述铜钼分离捕收剂的原料组成包括:式1-2的组分10~20份、式2-2的组分1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延海吴维明肖玮张铂华吴海祥
申请(专利权)人:昆明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云南;5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