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两级石磨装置、乌龙抹茶生产线及其加工工艺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59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两级石磨装置、乌龙抹茶生产线及其加工工艺,属于茶加工领域,包括初级石磨装置和两级石磨装置,第一石磨电机安装在第一石磨壳体上,第一石磨旋转轴竖直设置且通过第一石磨电机带动旋转,第一石磨圆盘中心安装在第一石磨旋转轴上;第一石磨主体内部从上到下形成有用于对毛茶进行石磨的至少两个石磨腔室,两个石磨腔室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网盘隔开,支撑网盘固定安装在第一石磨旋转轴上。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二级石磨配合低温干燥,降低石磨过程中的香气损失,减少茶叶颜色变化,保持味道,降低温度变化对茶叶的敏感性,保持长久茶性的稳定;此外,采用二级石磨的方式还有效提高了抹茶产出效率及抹茶粉末的均匀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两级石磨装置、乌龙抹茶生产线及其加工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茶加工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两级石磨装置、乌龙抹茶生产线及其加工工艺。
技术介绍
抹茶具有独特的海苔风味和保健功能,主要作为食品添加剂应用于烘焙食品、冷饮、奶茶等产品。目前抹茶一般都是通过绿茶加工得到的,其加工工艺普遍采用摇青、杀青、揉捻、干燥和粉碎研磨,得到的抹茶口感、颜色稳定性较差、温度灵敏度高、维持时间短。如公开号为CN111700130A的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抹茶加工工艺,包括将碾茶磨粉的步骤,所述碾茶在磨粉前预先进行冷藏处理,冷藏处理的时间为3~6个月,其可有利于碾茶制备过程中碾茶炉内高温所产生的炉火气味散去,同时有利于遮荫覆盖和蒸汽杀青带来的海苔香的显现,使加工得到的抹茶覆盖香明显,但是其并未提及如何解决抹茶颜色稳定性较差和维持时间短的问题。又如公开号为CN1283164C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抹茶的生产方法及其专用设备,采用选叶、除青气、杀青、冷却、脱水、风干、烘干、去茎、杀菌和粉碎得到800~2500目抹茶,保留了茶叶自身叶绿素、营养成分、药用成分和芳香物质,不含任何添加剂、人工色素、防腐剂,但是其也未提及如何解决抹茶颜色稳定性较差和维持时间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绿茶加工的抹茶存在的抹茶口感、颜色稳定性较差、温度灵敏度高、维持时间短等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二级石磨配合低温干燥,降低石磨过程中的香气损失,减少茶叶颜色变化,保持味道,降低温度变化对茶叶的敏感性,保持长久茶性的稳定;此外,采用二级石磨的方式还有效提高了抹茶产出效率及抹茶粉末的均匀性。具体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两级石磨装置,包括用于对毛茶进行石磨的初级石磨装置和两级石磨装置,所述两级石磨装置包括第一石磨主体、第二石磨主体,所述第一石磨主体包括第一石磨壳体、第一石磨电机、第一石磨旋转轴和第一石磨圆盘,所述第一石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壳体上,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竖直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石磨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中心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上;所述第一石磨主体为立式圆柱结构,其内部从上到下形成有用于对毛茶进行石磨的至少两个石磨腔室,两个所述石磨腔室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网盘隔开,所述支撑网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上。优选地,每个所述石磨腔室上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石磨圆盘,每个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石磨圆盘贴合的第二石磨圆盘,所述第二石磨圆盘外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壳体内壁上。优选地,所述第一石磨圆盘和所述第二石磨圆盘内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至少一个石磨通孔。优选地,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与所述第二石磨圆盘上的所述石磨通孔呈内外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上的所述石磨通孔位于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上靠近中心位置处,所述第二石磨圆盘上的所述石磨通孔位于所述第二石磨圆盘上靠近外沿位置处。优选地,所述第一石磨壳体底部安装有用于出料的出料口。优选地,所述第一石磨壳体底部安装有用于对排出粉末进行过滤的过滤筛网。优选地,所述过滤筛网的规格为2000目。优选地,每个石磨腔室底部均设有一个所述支撑网盘,且位于下方的所述支撑网盘的网孔小于位于上方的所述支撑网盘的网孔大小。优选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石磨腔室内的所述支撑网盘与所述第二石磨圆盘之间设有空置的下部空腔,所述下部空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石磨主体连通的粉末循环出口。优选地,位于最下方的所述石磨腔室内的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上方设有空置的上部空腔,所述上部空腔侧壁开设有与所述第二石磨主体连通的粉末循环入口。优选地,所述第二石磨主体与所述上部空腔侧壁连通管上安装有用于对粉末进行干燥的低温干燥装置,所述低温干燥装置内设有用于给料的给料口。优选地,所述第二石磨主体包括第二石磨壳体,所述第二石磨壳体内设有用于容置第二石磨组件的第二石磨容置腔,所述粉末循环入口、粉末循环出口均与所述第二石磨容置腔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石磨容置腔内安装有用于对茶叶粉末进行研磨的主石磨辊和沿圆周方向均匀分布在所述主石磨辊表面的辅助石磨辊。优选地,所述第二石磨容置腔表面形成有一种用于对茶叶粉末进行石磨的金刚石研磨层。优选地,所述第二石磨容置腔内部容置有用于对茶叶粉末进行粉碎的金刚石颗粒,所述第二石磨容置腔出口处设有用于防止金刚石颗粒通过的颗粒过滤网。优选地,所述第二石磨容置腔出口设置在其顶部,入口设置在其侧面位置。优选地,所述第二石磨主体入口与所述粉末循环出口之间、所述第二石磨主体出口与所述低温干燥装置之间均安装有用于引导粉末方向的离心鼓风机。优选地,所述第一石磨壳体底部出口处设有用于对出料粉末进行冻结干燥的冻结干燥装置。优选地,所述初级石磨装置包括初级石磨壳体和初级石磨组件,所述初级石磨壳体为卧式圆柱壳体,其内部设有用于石磨的初级石磨腔体,所述初级石磨组件位于所述初级石磨腔体内。优选地,所述初级石磨组件包括初级石磨电机和初级石磨辊,所述初级石磨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初级石磨壳体上,所述初级石磨辊中心轴固定安装在所述初级石磨电机旋转轴上。优选地,所述初级石磨辊圆周表面上形成有用于石磨的螺旋状凸起。优选地,所述初级石磨腔体内壁上均匀分布有金刚石磨块,所述金刚石磨块在所述初级石磨腔体内壁上形成菱形纹路。优选地,所述初级石磨装置的入料口和出料口分别位于所述初级石磨腔体的两端面上。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乌龙抹茶生产线,包括上述的两级石磨装置,还依次包括摇青机、第一杀青机、揉捻机、低温干燥机、第二杀青机和冷冻干燥机,所述低温干燥机包括干燥机架和倾斜设置的干燥筒,所述干燥筒包括干燥筒壳体、安装在所述干燥筒壳体内用于放置茶叶的干燥内筒、用于导入低温气体的气体导入管和用于导出气体的气体导出管,所述干燥内筒两端安装在所述干燥机架上并可沿其轴线方向旋转,所述干燥内筒开设有供低温气体在干燥内筒内外流动的气孔。将乌龙茶叶放置在干燥内筒内并通过低温气体对乌龙茶叶茶叶进行干燥,可减少茶叶颜色变化,保持味道,降低温度变化对茶叶的敏感性,同时与二次杀青协同促进香气的形成,保持长久茶性的稳定。优选地,所述干燥内筒包括多个沿所述干燥内筒轴线方向排布的干燥内筒主体。优选地,所述干燥内筒外圆周方向上均匀分布有三根以上的主体骨架,所述干燥内筒主体的上下端面外缘上形成有支撑骨架,所述支撑骨架与所述主体骨架之间通过焊接固定形成所述干燥内筒的框架结构。优选地,相邻两干燥内筒主体之间间隔有用于供低温气体通过的通道。优选地,所述干燥内筒主体侧面为密封支撑板,其上下端面为均匀分布有微孔的多孔网板。通过密封支撑板和多孔网板的配合,使得低温气体沿干燥内筒中心轴方向集中流动,有利于乌龙茶叶表面水蒸汽的蒸发并随气流而被带走,达提高低温气体的换热效率,使得干燥效果更温和且更均匀。优选地,位于所述干燥内筒底端一侧的所述干燥机架上安装有旋转电机,所述干燥内筒底端面上设有与所述干燥内筒中心轴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两级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毛茶进行石磨的初级石磨装置和两级石磨装置,所述两级石磨装置包括第一石磨主体、第二石磨主体,所述第一石磨主体包括第一石磨壳体、第一石磨电机、第一石磨旋转轴和第一石磨圆盘,所述第一石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壳体上,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竖直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石磨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中心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上;所述第一石磨主体为立式圆柱结构,其内部从上到下形成有用于对毛茶进行石磨的至少两个石磨腔室,两个所述石磨腔室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网盘隔开,所述支撑网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两级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对毛茶进行石磨的初级石磨装置和两级石磨装置,所述两级石磨装置包括第一石磨主体、第二石磨主体,所述第一石磨主体包括第一石磨壳体、第一石磨电机、第一石磨旋转轴和第一石磨圆盘,所述第一石磨电机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壳体上,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竖直设置且通过所述第一石磨电机带动旋转,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中心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上;所述第一石磨主体为立式圆柱结构,其内部从上到下形成有用于对毛茶进行石磨的至少两个石磨腔室,两个所述石磨腔室之间通过水平设置的支撑网盘隔开,所述支撑网盘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旋转轴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两级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石磨腔室上均设有一个所述第一石磨圆盘,每个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下表面均设置有与所述第一石磨圆盘贴合的第二石磨圆盘,所述第二石磨圆盘外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石磨壳体内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两级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磨圆盘和所述第二石磨圆盘内均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至少一个石磨通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级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石磨圆盘与所述第二石磨圆盘上的所述石磨通孔呈内外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两级石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傅四方朴泫洙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合茶道生态农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