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456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放置盒整体成方形,放置盒上有横向内凹槽和纵向内凹槽,横向凹槽有两个,两个横向凹槽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等距且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有后纵向凹槽和前纵向凹槽,后纵向凹槽位于放置盒顶面横向凹槽后侧,前纵向凹槽位于横向凹槽前侧,其特征在于放置盒还包括,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和无损夹持件,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安装在前纵向凹槽内,无损夹持件安装在后纵向凹槽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能够放置不同长度的氧传感器芯片,同时能够夹持不同厚度的氧传感器芯片,不损伤氧传感器芯片端部电极接触区域,使用方便,摆放整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
本技术涉及氧传感器芯片放置盒领域,具体属于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
技术介绍
氧传感器是汽车上的标准配置,它是利用陶瓷敏感元件测量汽车排气管道中的氧电势,由化学平衡原理计算出对应的氧浓度,达到监测和控制燃烧空燃比,以保证产品质量及尾气排放达标的测量元件。陶瓷敏感元件既氧传感器芯片,氧传感器芯片是氧传感器的核心组件,氧传感器芯片通常使用放置盒存储转运。目前普通的放置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普通的放置盒中氧传感器芯片放置槽长度固定,只能放置固定长度的氧传感器芯片,不能放置不同长度的氧传感器芯片,适用范围较小;2,普通的放置盒使用时氧传感器芯片直接嵌装在放置槽内,氧传感器芯片端部电极接触区域直接与放置槽接触,放置槽容易对氧传感器芯片端部电极接触区域造成磨损,致使氧传感器芯片不能正常使用。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通过对放置盒中横向内凹槽、纵向内凹槽、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和无损夹持件的优化设计,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同时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能够放置不同长度的氧传感器芯片,同时能够夹持不同厚度的氧传感器芯片,不损伤氧传感器芯片端部电极接触区域,使用方便,摆放整齐。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放置盒整体成方形,放置盒上有横向内凹槽和纵向内凹槽,横向凹槽有两个,两个横向凹槽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等距且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有后纵向凹槽和前纵向凹槽,后纵向凹槽位于放置盒顶面横向凹槽后侧,后纵向凹槽前侧与横向凹槽后侧相互连通,前纵向凹槽位于横向凹槽前侧,前纵向凹槽后侧与横向凹槽前侧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放置盒还包括,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和无损夹持件,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安装在前纵向凹槽内,无损夹持件安装在后纵向凹槽内侧中间区域,所述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有导向U形板、调节弹簧和调节板,导向U形板安装在前纵向凹槽内侧前部,调节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U形板内侧,调节板前侧面与调节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板位于导向U形板内侧,所述无损夹持件有底面体、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左侧面体底面与底面体左侧面连接,右侧面体底面与底面体右侧面连接,底面体、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整体都呈弧形,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沿底面体纵向垂直中心面相互对称。优选地,所述调节板左右两侧面有凸起导片,所述导向U形板左右内侧面上对称分布有导向槽,调节板上两个凸起导片分别位于导向U形板上对称分布的两个导向槽内侧。优选地,所述后纵向凹槽中间区域有嵌装槽口,无损夹持件安装在后纵向凹槽中间区域嵌装槽口内侧。优选地,所述后纵向凹槽纵向垂直中心面与前纵向凹槽纵向垂直中心面相互重合。与已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提供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通过对放置盒中横向内凹槽、纵向内凹槽、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和无损夹持件的优化设计,制造出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解决了普通的放置盒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普通的放置盒中氧传感器芯片放置槽长度固定,只能放置固定长度的氧传感器芯片,不能放置不同长度的氧传感器芯片,适用范围较小;2,普通的放置盒使用时氧传感器芯片直接嵌装在放置槽内,氧传感器芯片端部电极接触区域直接与放置槽接触,放置槽容易对氧传感器芯片端部电极接触区域造成磨损,致使氧传感器芯片不能正常使用。本技术整体结构简单,能够放置不同长度的氧传感器芯片,同时能够夹持不同厚度的氧传感器芯片,不损伤氧传感器芯片端部电极接触区域,使用方便,摆放整齐。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和无损夹持件安装位置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中无损夹持件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结合实施例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参见附图: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放置盒整体成方形,放置盒上有横向内凹槽1和纵向内凹槽2,横向凹槽1有两个,两个横向凹槽1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2等距且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2有后纵向凹槽201和前纵向凹槽202,后纵向凹槽201位于放置盒顶面横向凹槽1后侧,后纵向凹槽201前侧与横向凹槽1后侧相互连通,前纵向凹槽202位于横向凹槽1前侧,前纵向凹槽202后侧与横向凹槽1前侧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放置盒还包括,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3和无损夹持件4,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3安装在前纵向凹槽202内,无损夹持件4安装在后纵向凹槽201内侧中间区域,所述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3有导向U形板301、调节弹簧302和调节板303,导向U形板301安装在前纵向凹槽202内侧前部,调节弹簧302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U形板301内侧,调节板303前侧面与调节弹簧302另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板303位于导向U形板301内侧,所述无损夹持件4有底面体401、左侧面体402和右侧面体403,左侧面体402底面与底面体401左侧面连接,右侧面体403底面与底面体401右侧面连接,底面体401、左侧面体402和右侧面体403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左侧面体402和右侧面体403整体都呈弧形,左侧面体402和右侧面体403沿底面体401纵向垂直中心面相互对称。优选地,所述调节板303左右两侧面有凸起导片3031,所述导向U形板301左右内侧面上对称分布有导向槽3011,调节板303上两个凸起导片3031分别位于导向U形板301上对称分布的两个导向槽3011内侧。优选地,所述后纵向凹槽201中间区域有嵌装槽口203,无损夹持件4安装在后纵向凹槽201中间区域嵌装槽口203内侧。优选地,所述后纵向凹槽201纵向垂直中心面与前纵向凹槽202纵向垂直中心面相互重合。使用时:将生产完成后的氧传感器芯片远离电极接触区域的一端抵在,前纵向凹槽202内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3中调节板303后侧面,并向前推动调节板303,调节板303左右两侧面凸起导片3031,沿导向U形板301上导向槽3011向前水平运动到合适位置,将氧传感器芯片电极接触区域的一端向下放入后纵向凹槽201内无损夹持件4内侧,无损夹持件4中左侧面体402和右侧面体403共同作用夹持氧传感器芯片,确保氧传感器芯片电极接触区域位于无损夹持件4后侧,同时确保氧传感器芯片整体水平放置在前纵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放置盒整体成方形,放置盒上有横向内凹槽和纵向内凹槽,横向凹槽有两个,两个横向凹槽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等距且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有后纵向凹槽和前纵向凹槽,后纵向凹槽位于放置盒顶面横向凹槽后侧,后纵向凹槽前侧与横向凹槽后侧相互连通,前纵向凹槽位于横向凹槽前侧,前纵向凹槽后侧与横向凹槽前侧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放置盒还包括,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和无损夹持件,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安装在前纵向凹槽内,无损夹持件安装在后纵向凹槽内侧中间区域,所述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有导向U形板、调节弹簧和调节板,导向U形板安装在前纵向凹槽内侧前部,调节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U形板内侧,调节板前侧面与调节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板位于导向U形板内侧,所述无损夹持件有底面体、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左侧面体底面与底面体左侧面连接,右侧面体底面与底面体右侧面连接,底面体、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连接为一个整体,所述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整体都呈弧形,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沿底面体纵向垂直中心面相互对称。/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氧传感器芯片自适应无损夹持集中放置盒,放置盒整体成方形,放置盒上有横向内凹槽和纵向内凹槽,横向凹槽有两个,两个横向凹槽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等距且相互平行分布在放置盒顶面,纵向凹槽有后纵向凹槽和前纵向凹槽,后纵向凹槽位于放置盒顶面横向凹槽后侧,后纵向凹槽前侧与横向凹槽后侧相互连通,前纵向凹槽位于横向凹槽前侧,前纵向凹槽后侧与横向凹槽前侧相互连通,其特征在于放置盒还包括,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和无损夹持件,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安装在前纵向凹槽内,无损夹持件安装在后纵向凹槽内侧中间区域,所述长度调节自适应组件有导向U形板、调节弹簧和调节板,导向U形板安装在前纵向凹槽内侧前部,调节弹簧一端固定安装在导向U形板内侧,调节板前侧面与调节弹簧另一端固定连接,调节板位于导向U形板内侧,所述无损夹持件有底面体、左侧面体和右侧面体,左侧面体底面与底面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孔德方张文振王梦寻徐斌苗伟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禾苏传感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