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455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包括外筒(11)、进水筒(12)和出水筒(13),该外筒(11)内设有过滤轴(4),所述过滤轴(5)的上端连接有传动装置;该进水筒(12)内设有第一喷头(21),所述出水筒(13)的一端与排水管(3)连通,另一端连通设有清洗装置,所述排水管(3)内设有第二喷头(22),该排水管(3)与排污管(211)连通,所述排污管(211)内设有第三喷头(23)。本发明专利技术在出水方向设置往复转动的过滤轴以便快速排出废渣,并由清洗装置给喷头供水对过滤轴、排水管以及排污管进行清洗,不仅降低废渣中的金属含量,还能减少污垢堆积,提高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
技术介绍
垃圾渗滤液是一种成分复杂的高浓度有机废水,而目前渗滤液在过滤过程中,被来自渗滤液的各类垃圾堵塞,使渗滤液的过滤系统经常处于堵塞瘫痪状态,造成渗滤液的频繁溢出,对现场造成重度污染,严重影响正常生产和现场环境,主要原因是渗滤液过滤器中的静态格栅所致,渗滤液过滤在通过过滤系统的过程中漂浮物堵塞格栅,造成过滤瘫痪。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能防止滤渣堵塞的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包括外筒,在所述外筒上连通有进水筒和出水筒,该外筒内竖直并排设有至少一个过滤轴,至少一个所述过滤轴的上端连接有传动装置;该进水筒内设有与清洗装置连通的第一喷头,所述出水筒与排水管连通,所述排水管内设有第二喷头,该排水管与排污管连通,在所述出水筒与排水管之间连通有软管,所述排污管内设有第三喷头,所述清洗装置的对应位置还分别与第二喷头以及第三喷头连通。采用上述结构,设置与传动装置连接的过滤轴,能防止渗滤液中较大杂质在过滤间隙位置形成卡滞,保证达到过滤标准的渗滤液顺利流出,由于渗滤液中的成分复杂,难免含有碱金属,为了避免渗滤液对装置的内部造成结垢而影响正常运行,在进水筒位置设置第一喷头,在出水筒连接有排水管,排水管连通有排污管,在排水管内设有第二喷头,在排污管内设有第三喷头,再设置清洗装置连通三处的喷头既能排污也能注水清洗,设置软管便于排出空气,以便满仓注水清洗及清洗,使装置过滤、自洁同步进行,结构简单紧凑,使用便捷灵活。为了避免过滤位置造成卡滞,作为优选,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电机输出端连接的皮带轮,在所述皮带轮输出端的传动轮上同轴连接有传动轴,在所述传动轴上设有传动柄,在所述传动柄上设有传动铰轴;在所述外筒的上端面设有两排从动齿轮组,每个从动齿轮组包括七个并排且依次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连接有一个竖直向下伸入外筒的过滤轴,所述过滤轴的伸入端与外筒下端的对应位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组之间啮合连接有传动齿,在所述传动齿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设在外筒上的导轨,在两个所述导轨上错位设有第一导向块和第二导向块,在所述第一导向块上固设有传动板,在所述传动板上设有条形槽,所述传动铰轴伸入条形槽内,条形槽的槽壁与传动铰轴的外侧壁之间贴合滑动,两个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均设有齿槽,所述齿槽均与传动齿啮合连接。为了简化结构便于安装,作为优选,所述导轨为设有平直段的一段角钢,在两个所述导向块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角钢的平直段伸入限位槽中,使得两个导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端的导轨上。为了提高过滤废渣的效率并便于清洗,作为优选,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供水管,在所述供水管上沿出水方向依次连通设有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和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伸入出水筒内,该第一连接管的伸入端设有竖直放置的环状水管,在该环状水管的下端绕设有七个第二喷头,七个所述第二喷头的出水口均沿出水方向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的出水端设有第三喷头,所述第二喷头的喷嘴斜向下伸入排污管内;所述第三连接管上连接有三通阀,所述三通阀的一侧与第一喷头连通,另一侧与电接点液位计连通,所述电接点液位计的中部与进水筒连通,该电接点液位计的下部与排污管连通,在所述排污管的出水端设有电磁阀,电接点液位计的底部设有液位计排污阀。为了提高清洗的效率,作为优选,在所述出水筒与排水管之间连通有软管。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在出水方向设置往复转动的过滤轴以便快速排出废渣,并由清洗装置给喷头供水对过滤轴、排水管以及排污管进行清洗,不仅降低废渣中的金属含量,还能减少污垢堆积,提高渗滤液的处理效果,结构简单紧凑,便于操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向视图。图3为图1中的B处放大图。图4为图1中的C-C向视图。图5为图1的俯视图。图6为传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由图1、图2、图3、图4、图5和图6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外筒11,在所述外筒11上连通有进水筒12和出水筒13,该外筒11上设有传动装置;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电机52输出端连接的皮带轮51,在所述皮带轮51输出端的传动轮上同轴连接有传动轴53,在所述传动轴53上设有传动柄531,在所述传动柄531上设有传动铰轴54;在所述外筒11的上端面设有两排从动齿轮组,每个从动齿轮组包括七个并排且依次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55,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组之间啮合连接有传动齿56,所述传动齿56以及每个从动齿轮55均连接有一个竖直向下伸入外筒11的过滤轴4,所述过滤轴4的伸入端与外筒11底部的对应位置转动连接;在所述传动齿5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设在外筒33上的导轨61,在两个所述导轨61上错位设有第一导向块621和第二导向块622,在所述第一导向块62上固设有传动板,在所述传动板上设有条形槽,所述传动铰轴54伸入条形槽内,条形槽的槽壁与传动铰轴54的外侧壁之间贴合滑动,两个所述导向块的一侧均设有齿槽,所述齿槽均与传动齿56啮合连接。所述导轨61为设有平直段的一段角钢,在两个所述导向块上均设有限位槽,所述角钢的平直段伸入限位槽中,使得两个导向块滑动连接在对应端的导轨61上。该进水筒12内设有第一喷头21,所述出水筒13的一端与排水管3连通,另一端连通设有清洗装置,所述排水管3内设有第二喷头22,该排水管3与排污管211连通,所述排污管211内设有第三喷头23,所述清洗装置的对应位置分别与第一喷头21、第二喷头22以及第三喷头23连通。所述清洗装置包括供水管7,在所述供水管7上沿出水方向依次连通设有第一连接管71、第二连接管72和第三连接管73,所述第一连接管71伸入出水筒13内,该第一连接管71的伸入端设有竖直放置的环状水管,在该环状水管的下端绕设有七个第二喷头22,七个所述第二喷头22的出水口均沿出水方向斜向下设置;所述第二连接管72的出水端设有第三喷头23,所述第三喷头23的喷嘴斜向下伸入排污管211内;所述第三连接管73上连接有三通阀731,所述三通阀731的一侧与第一喷头21连通,另一侧与电接点液位计8连通,所述电接点液位计8的中部与进水筒12连通,该电接点液位计8的下部与排污管211连通,在所述排污管211的出水端设有电磁阀82,电接点液位计8的底部设有液位计排污阀81。在所述出水筒13与排水管3之间连通有软管91。本专利技术的使用方法如下:如图1到图6所示,在进水筒12以及排水管3处均设有电动蝶阀(未标示),正常使用时,先关闭液位计排污阀81、过渡排污阀213和电磁阀82,而进水筒12以及排水管3位置的电动蝶阀是开启状态,当渗滤液经进水筒12进入到外筒11中,启动电机52,带动皮带轮51转动,与此同时,也带动传动轴53、传动柄531和传动铰轴54同时转动,而传动铰轴54伸入传动板的条形槽内,且条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1),在所述外筒(11)上连通有进水筒(12)和出水筒(13),该外筒(11)内竖直并排设有至少一个过滤轴(4),至少一个所述过滤轴(4)的上端连接有传动装置;该进水筒(12)内设有与清洗装置连通的第一喷头(21),所述出水筒(13)与排水管(3)连通,所述排水管(3)内设有第二喷头(22),该排水管(3)与排污管(211)连通,在所述出水筒(13)与排水管(3)之间连通有软管(91),所述排污管(211)内设有第三喷头(23),所述清洗装置的对应位置还分别与第二喷头(22)以及第三喷头(23)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外筒(11),在所述外筒(11)上连通有进水筒(12)和出水筒(13),该外筒(11)内竖直并排设有至少一个过滤轴(4),至少一个所述过滤轴(4)的上端连接有传动装置;该进水筒(12)内设有与清洗装置连通的第一喷头(21),所述出水筒(13)与排水管(3)连通,所述排水管(3)内设有第二喷头(22),该排水管(3)与排污管(211)连通,在所述出水筒(13)与排水管(3)之间连通有软管(91),所述排污管(211)内设有第三喷头(23),所述清洗装置的对应位置还分别与第二喷头(22)以及第三喷头(23)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渗透液排污过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装置包括与电机(52)输出端连接的皮带轮(51),在所述皮带轮(51)输出端的传动轮上同轴连接有传动轴(53),在所述传动轴(53)上设有传动柄(531),在所述传动柄(531)上设有传动铰轴(54);在所述外筒(11)的上端面设有两排从动齿轮组,每个从动齿轮组包括七个并排且依次啮合连接的从动齿轮,每个所述从动齿轮均连接有一个竖直向下伸入外筒(11)的过滤轴(4),所述过滤轴(4)的伸入端与外筒(11)下端的对应位置转动连接;两个所述从动齿轮组之间啮合连接有传动齿(56),在所述传动齿(56)的左、右两侧对称设有固设在外筒(33)上的导轨(61),在两个所述导轨(61)上错位设有第一导向块(621)和第二导向块(622),在所述第一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贤兵陈绍敏向鹏郭光召姚昌模曾小义欧儒春唐前辉仇志超程定山陈颖赵鑫孙正圆罗远福鲁冠军梅其政黄丹谢德勇王雪黄兴双王康宁胡耀文吴鏑胡馨月蒋金陶谭龙伟徐文浩黄瀛周董长昊邵龙李江涛柳腾飞赖福晴李腊梅黄平直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电力高等专科学校瀚蓝绿电固废处理佛山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