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架及具有车架的代步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1370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代步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架及具有车架的代步车,该车架包括托架、座椅和调节机构,座椅设置成供用户乘坐,座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在托架上,调节机构设置成改变座椅相对托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车架,座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在托架上,通过调节机构改变座椅相对托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改变车架整体的重心位置,以使座椅和托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匹配不同体型、身高、身体具有缺陷的用户,使用户以最舒适的坐姿行驶代步车,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舒适度。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后,也能满足不同路况对于重心位置的要求,提高代步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架及具有车架的代步车
本技术属于代步车
,具体涉及一种车架及具有车架的代步车。
技术介绍
本部分提供的仅仅是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并不必然是现有技术。代步车是近年来新兴的一种代步工具,其适用范围涉及到老人群体、病人群体和具有身体缺陷的群体。对于老人群体、病人群体和具有身体缺陷的群体来说,代步车需要足够的安全性能和足够的便携性,方便进行搬运、收纳和运输。车架包括托架和座椅,车轮和座椅均设置在托架上,用户使用代步车出行时,坐在座椅上,双脚踩踏在托架上以保持自身稳定。目前市场上的大多数产品是直接将座椅固定在托架上,座椅和托架之间的距离不能根据不同身高、体重、身体具有缺陷的用户或不同路况进行调节,以改变用户重心和代步车重心的相对位置,降低了用户体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座椅相对托架位置不能调节的问题。该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第一方面提出了一种车架,包括:托架;座椅,所述座椅设置成供用户乘坐;调节机构,所述座椅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托架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成改变所述座椅相对所述托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车架,车架包括两部分,用户坐在座椅上,座椅连接在托架上,托架被配置为对座椅以及用户进行支撑。座椅通过调节机构连接在托架上,通过调节机构改变座椅相对托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进而改变车架整体的重心位置,以使座椅和托架之间的相对位置匹配不同体型、身高、身体具有缺陷的用户,使用户以最舒适的坐姿行驶代步车,提高用户的体验感和舒适度。平坦路面、颠簸路面、上坡路面和下坡路面对于车辆的重心位置要求不同,通过调节机构调节后,也能满足不同路况对于重心位置的要求,提高代步车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座椅上;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托架上;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座椅相对所述托架的位置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调节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不同的所述调节孔配合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固定件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连线为多边形。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座椅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包括:驱动件,所述驱动件设置在托架上;传动组件,所述传动组件设置在所述托架上,所述座椅通过所述传动组件连接在所述驱动件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组件包括:丝杠,所述丝杠转动连接在所述托架上;螺母,所述螺母与所述丝杠通过螺纹转动连接,所述座椅连接在所述螺母上;联轴器,所述驱动件通过所述联轴器与所述丝杠连接。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机构还包括设置在托架上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凹陷形成容纳区,所述驱动件、所述丝杠和所述螺母均设置在所述容纳区内,所述滑轨设置在所述连接板上。在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滑轨为两个,两个所述滑轨分别设置在所述连接板的两侧,所述座椅分别与两个所述滑轨滑动连接。本技术的第二方面提出了一种代步车,包括:车架,所述车架为上述任一技术方案的车架;车轮,所述车轮连接在所述车架上。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代步车与上述车架具有相同的优势,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技术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车架的正视图;图2为图1所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车架的侧视图;图5为图4所示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为图4所示的调节机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所示的调节机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附图中各标记表示如下:1、托架;11、本体;12、接线器;121、第三连接件;2、座椅;3、调节机构;31、第一连接件;32、第二连接件;33、第一滑轨;34、第二滑轨;35、驱动件;36、传动组件;37、连接板;38、滑块;39、支撑座;311、第一调节孔;312、第二调节孔;313、第三调节孔;361、丝杠;362、螺母;363、联轴器;371、第四连接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理解的是,文中使用的术语仅出于描述特定示例实施方式的目的,而无意于进行限制。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确地指出,否则如文中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以及“所述”也可以表示包括复数形式。术语“包括”、“包含”、“含有”以及“具有”是包含性的,并且因此指明所陈述的特征、步骤、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并不排除存在或者添加一个或多个其它特征、步骤、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它们的组合。尽管可以在文中使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多个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但是,这些元件、部件、区域、层和/或部段不应被这些术语所限制。这些术语可以仅用来将一个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与另一区域、层或部段区分开。除非上下文明确地指出,否则诸如“第一”、“第二”之类的术语以及其它数字术语在文中使用时并不暗示顺序或者次序。因此,以下讨论的第一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在不脱离示例实施方式的教导的情况下可以被称作第二元件、部件、区域、层或部段。为了便于描述,可以在文中使用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来描述如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者特征相对于另一元件或者特征的关系,这些相对关系术语例如为“内部”、“外部”、“内侧”、“外侧”、“下面”、“下方”、“上面”、“上方”等。这种空间相对关系术语意于包括除图中描绘的方位之外的在使用或者操作中装置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在图中的装置翻转,那么描述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下方”的元件将随后定向为“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面”或者“在其它元件或者特征上方”。因此,示例术语“在……下方”可以包括在上和在下的方位。装置可以另外定向(旋转90度或者在其它方向)并且文中使用的空间相对关系描述符相应地进行解释。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车架,包括:托架1;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n托架;/n座椅,所述座椅设置成供用户乘坐;/n调节机构,所述座椅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托架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成改变所述座椅相对所述托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架,其特征在于,包括:
托架;
座椅,所述座椅设置成供用户乘坐;
调节机构,所述座椅通过所述调节机构连接在所述托架上,所述调节机构设置成改变所述座椅相对所述托架在水平方向上的位置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
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设置在所述座椅上;
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设置在所述托架上;
固定件,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第一连接件连接于不同位置以改变所述座椅相对所述托架的位置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连接件包括至少两个调节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与不同的所述调节孔配合并通过所述固定件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和所述固定件的数量相等且均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中心连线为多边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架上设置有滑轨,所述座椅与所述滑轨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鑫史修宇徐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三角洲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