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光永辉专利>正文

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1363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内套管外侧且二者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一端端部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内套管外壁滑动,所述外套管一端为纺锤形且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向外周形变,所述外套管中部周向设有体表固定盘,所述外套管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分别将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体表固定盘和内套管相对固定或释放。上述装置体内固定面积大,避免了由于体外意外牵拉造成手术切口撕裂,增大接触面积达到安全固定的效果。而且,通过保护装置与体内基层的密切贴合,避免引流液从手术切口处伸出,预防切口引流液外渗造成的局部红肿或感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具体涉及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引流管是供临床外科引流用,将人体组织间或体腔中积聚的脓、血、液体导引至体外,防止术后感染、促进伤口愈合的一种医疗器械。临床上应用的外科引流管种类很多,主要用于伤口,胸腔、脑腔、胃肠道、胆道等部位。引流管一般采用硅橡胶或聚氨酯等材料制成。使用时导管的一端插入到体内或创面的引流部位,另一端在体外可与引流接管等其他体外器械连接,通过体内压力、重力或负压吸引等压力的作用向体外引流。引流管无菌提供,一次性使用。临床工作中发现,现有的引流管固定装置设置在患者伤口处,非常容易脱落,从而造成患者伤口的污染甚至是破坏。固定装置往往需要采用胶带或者多种连接器械进行固定,这不仅可靠性不高,而且造成操作复杂,生产成本高等问题。此外,目前伤口的保护通常是使用纱布块覆盖后加以医用胶带进行固定,但部分患者渗液现象严重不仅对伤口造成污染,而且会污染病号服、床单等物件,病人的清洁难以保证,同时加大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具有更好固定稳定性和防漏液性能的新型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包括内套管和外套管,所述外套管套设在所述内套管外侧且二者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的一端端部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内套管外壁滑动,所述外套管一端为纺锤形且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向外周形变,所述外套管中部周向设有体表固定盘,所述外套管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分别将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体表固定盘和内套管相对固定或释放。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其通过所述体表固定盘将所述装置分成体外部分和体内部分,其中所述外套管一端设置在体内,另一端设置在体外,使用所述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时,先将其套设在引流管上,再将其从手术切口处推入体内(此时,外套管的一端为纺锤形,且所述纺锤形的较短的对角线垂直于所述外套管的轴线),然后将所述内套管向体外移动,从而带动所述外套管的一端向体外移动,此时,所述外套管一端的纺锤形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向外周形变,另一端沿所述内套管滑动,从而使得所述纺锤形长边(原短边)与所述轴线垂直,最后,使用固定装置固定所述外管套与所述体表固定盘和内套管相对位置,从而固定整体装置。上述装置为一体结构,从而操作方便。其通过外套管形变的方式,既能够通过在体内与体外相对夹持状态固定所述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而且其体内形变成的纺锤形装置能够堵住伤口,明显防止伤口漏液。上述装置体内固定面积大,避免了由于体外意外牵拉造成手术切口撕裂,增大接触面积达到安全固定的效果。而且,通过保护装置与体内基层的密切贴合,避免引流液从手术切口处伸出,预防切口引流液外渗造成的局部红肿或感染。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做如下改进。进一步,所述外套管另一端直径向其端部逐渐变小且其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固定装置包括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和第二螺母,所述第一螺母为圆环形,所述第二螺母为中心线与所述外套管轴线重合的圆锥台形,当所述第一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且与所述体表固定盘抵接时,所述外套管与所述体表固定盘位置相对固定,当所述第二螺母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且与所述第一螺母抵接时,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位置相对固定。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旋动第一螺母,使其一侧与所述体表固定盘抵接,从而固定所述外套管的相对位置,旋动第二螺母至所述外套管与内套管相对固定。其中所述第二螺母由于其为圆锥形,在其向外套管上拧动过程中会压合所述外套管导致所述外套管与所述内套管抵接,从而达到内套管与外套管相对固定的目的。进一步,所述内套管靠近两端位置的内壁周向设有向其轴向延伸的瓣膜。具体的,所述瓣膜为橡胶或塑料制成。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瓣膜用于卡接和密封所述内套管与引流管之间的缝隙,从而防止两者之间相对滑动或者出现漏液现象。此外,内套管两端内壁有环形阻断圈,当引流管从内套管穿入后,阻断圈可以防止体内的引流液从内套管与引流管之间的间隙渗出,起到双保险的作用,最大程度上预防引流液的外渗。进一步,还包括围设于所述外套管另一端,且朝向所述体表固定盘开口的环形罩体,所述环形罩体与所述外套管另一端的外螺纹螺纹连接。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临床工作中发现,引流切口或者伤口的保护仅仅使用纱布覆盖后采用医用胶带进行固定,部分患者发生渗液现象,所述环形罩体能够全方位保护手术切口,避免了对医用胶带过敏的患者使用纱布的困境,能够对纱布起到良好的固定效果,而且方便护理人员更换纱布,避免了渗液造成的衣物或者床单污染。而且,由于患者体位的改变,医用胶带并不能将纱布块贴合与切口皮肤处,如患者采用坐位的,纱布块与体表皮肤之间的缝隙会变大,增加手术切口空气感染的风险,而环形罩体有效的避免了上述问题的发生。进一步,所述环形罩体为透明罩。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所述透明性质的环形罩体能够有利于护理人员直观观察是否需要及时更换纱布。上述说明仅是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手段,并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以下以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后。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专利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未工作时主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工作时主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加入环形罩体后工作时主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内套管;2、外套管;3、体表固定盘;4、外螺纹;5、第一螺母;6、第二螺母;7、瓣膜;8、环形罩体;9、纱布。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并非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包括内套管1和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套设在所述内套管1外侧且二者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内套管1的一端端部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内套管1外壁滑动,所述外套管2一端为纺锤形且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向外周形变,所述外套管2中部周向设有体表固定盘3,所述外套管2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分别将所述外套管3与所述体表固定盘3和内套管1相对固定或释放。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其通过所述体表固定盘3将所述装置分成体外部分和体内部分,其中所述外套管2一端设置在体内,另一端设置在体外,使用所述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和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套设在所述内套管(1)外侧且二者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内套管(1)的一端端部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内套管(1)外壁滑动,所述外套管(2)一端为纺锤形且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向外周形变,所述外套管(2)中部周向设有体表固定盘(3),所述外套管(2)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分别将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体表固定盘(3)和内套管(1)相对固定或释放。/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套管(1)和外套管(2),所述外套管(2)套设在所述内套管(1)外侧且二者轴线重合,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内套管(1)的一端端部连接,另一端可沿所述内套管(1)外壁滑动,所述外套管(2)一端为纺锤形且可沿垂直于轴线的方向向外周形变,所述外套管(2)中部周向设有体表固定盘(3),所述外套管(2)另一端设有固定装置,所述固定装置用于分别将所述外套管(2)与所述体表固定盘(3)和内套管(1)相对固定或释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引流管固定及切口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套管(2)另一端直径向其端部逐渐变小且其外壁设有外螺纹(4),所述固定装置包括可与所述外螺纹螺纹连接的第一螺母(5)和第二螺母(6),所述第一螺母(5)为圆环形,所述第二螺母(6)为中心线与所述外套管(2)轴线重合的圆锥台形,当所述第一螺母(5)与所述外螺纹(4)螺纹连接且与所述体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光永辉杨滢白瑛武晓茹伊兰兰
申请(专利权)人:光永辉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