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吴树亮专利>正文

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907268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底板,所述箱体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通过将线缆的插入第一套筒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杆,从而通过弧形板对其进行固定,再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套筒向箱体的内侧壁移动,从而将线缆拉直,然后通过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进行转动,第一蜗杆通过与第二蜗杆啮合,从而推动切割刀向下移动,从而对线缆进行切割,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在对线缆进行切割时,并没有对线缆进行一个有效的固定,从而导致线缆在切割时,其位置进行偏移,从而导致切割质量差,进行造成线缆的浪费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切割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切割设备指的是将被连续拉出的铸坯按定尺要求切断的连铸设备。连铸机的切割设备有火焰切割机和剪切机两大类,切割机从切割材料来区分,分为金属材料切割机和非金属材料切割机。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便携式电缆切割装置(公开号:CN210614967U)公开了一种便携式电缆切割装置,其解决了现有电缆切割装置功能单一,往往都是人工通过切割钳手动切割,不仅裁切后的电缆端部会出现参差不齐的状况,而且这种方法不仅耗费操作者大量的体力,每次只能切割一条电缆,因此电缆切割的效率低下且费工费时的问题,然而还存在一定问题;该技术方案中,在切割过程中还是需要通过手动向下按压T形杆对电缆进行切割,而且在对线缆进行切割时,并没有对线缆进行一个有效的固定,从而导致线缆在切割时,其位置进行偏移,从而导致切割质量差,进行造成线缆的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底板,所述箱体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套筒,一个所述第一套筒焊接于底板的上表面,另一个所述第一套筒滑动连接于底板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杆的一端插入于箱体的内部且转动连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套筒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第二螺纹孔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所述第二螺纹杆的一侧插入于第一套筒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弧形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远离第一滑槽的一侧焊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的下表面,所述箱体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所述箱体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所述第一通槽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所述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所述第一蜗杆的顶端贯穿轴承的内圈且固定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蜗杆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环,所述第一套环固定连接于箱体内部的后表面,所述箱体的内侧顶壁焊接有第二套筒,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蜗杆,所述第二蜗杆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所述第二套环固定连接于箱体内部的后表面,所述第二蜗杆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板体,所述第二蜗杆的外侧壁与第一蜗杆的外侧壁啮合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相互对称的焊接有四个第三套筒,所述第三套筒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杆体,所述杆体外侧壁的下部套设有弹簧,所述杆体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一板体的下表面螺纹连接有切割刀,所述底板的上表面相互对称开设有四个第一凹槽,所述底板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二套筒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远离第二滑槽的一侧焊接于第二蜗杆的外侧壁。优选的,所述第三套筒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三滑块,所述第三滑块远离第三滑槽的一侧焊接于杆体的外侧壁。优选的,所述箱体外侧的前表面通过铰链铰接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观察窗。优选的,所述箱体的底部四角相互对称螺纹连接有四个万向轮,所述电机的外侧壁螺纹连接有保护壳。(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通过将线缆的插入第一套筒的内部,然后转动第二螺纹杆,从而通过弧形板对其进行固定,再通过转动第一螺纹杆带动第一套筒向箱体的内侧壁移动,从而将线缆拉直,然后通过启动电机带动第一蜗杆进行转动,第一蜗杆通过与第二蜗杆啮合,从而推动切割刀向下移动,从而对线缆进行切割,通过上述方式解决了在对线缆进行切割时,并没有对线缆进行一个有效的固定,从而导致线缆在切割时,其位置进行偏移,从而导致切割质量差,进行造成线缆的浪费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A区的结构放大图;图3为本技术的图1中的B区的结构放大图;图4为本技术第一板体、第三套筒与切割刀的连接结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箱体、箱门与万向轮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中:1、箱体;2、底板;3、第一螺纹孔;4、第一螺纹杆;5、第一套筒;6、第二螺纹孔;7、第二螺纹杆;8、弧形板;9、第一滑槽;10、第一滑块;11、电机;12、第一通槽;13、轴承;14、第一蜗杆;15、第一套环;16、第二套筒;17、第二蜗杆;18、第二套环;19、第一板体;20、第三套筒;21、杆体;22、弹簧;23、第二板体;24、切割刀;25、第一凹槽;26、第二凹槽;27、第二滑槽;28、第二滑块;29、第三滑槽;30、第三滑块;31、箱门;32、观察窗;33、万向轮;34、保护壳。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包括箱体1,箱体1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底板2,箱体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第一螺纹孔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套筒5,一个第一套筒5焊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另一个第一套筒5滑动连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插入于箱体1的内部且转动连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5的外侧壁,第一套筒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第二螺纹孔6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第二螺纹杆7的一侧插入于第一套筒5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弧形板8,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9,第一滑槽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第一滑块10远离第一滑槽9的一侧焊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5的下表面,箱体1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11,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12,第一通槽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3,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14,第一蜗杆14的顶端贯穿轴承13的内圈且固定连接于电机11的输出轴,第一蜗杆1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环15,第一套环15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部的后表面,箱体1的内侧顶壁焊接有第二套筒16,第二套筒1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7,第二蜗杆1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18,第二套环18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部的后表面,第二蜗杆17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板体19,第二蜗杆17的外侧壁与第一蜗杆14的外侧壁啮合连接。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板体19的下表面相互对称的焊接有四个第三套筒20,第三套筒20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杆体21,杆体21外侧壁的下部套设有弹簧22,杆体21的底端焊接有第二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底板(2),所述箱体(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孔(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套筒(5),一个所述第一套筒(5)焊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另一个所述第一套筒(5)滑动连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插入于箱体(1)的内部且转动连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5)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套筒(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所述第二螺纹孔(6)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一侧插入于第一套筒(5)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弧形板(8),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远离第一滑槽(9)的一侧焊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5)的下表面,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11),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14),所述第一蜗杆(14)的顶端贯穿轴承(13)的内圈且固定连接于电机(1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蜗杆(1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环(15),所述第一套环(15)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部的后表面,所述箱体(1)的内侧顶壁焊接有第二套筒(16),所述第二套筒(1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7),所述第二蜗杆(1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18),所述第二套环(18)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部的后表面,所述第二蜗杆(17)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板体(19),所述第二蜗杆(17)的外侧壁与第一蜗杆(14)的外侧壁啮合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携式切割装置,包括箱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内侧底壁焊接有底板(2),所述箱体(1)外壁的一侧开设有第一螺纹孔(3),所述第一螺纹孔(3)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一螺纹杆(4),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设有两个第一套筒(5),一个所述第一套筒(5)焊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另一个所述第一套筒(5)滑动连接于底板(2)的上表面,所述第一螺纹杆(4)的一端插入于箱体(1)的内部且转动连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5)的外侧壁,所述第一套筒(5)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6),所述第二螺纹孔(6)的内侧壁螺纹连接有第二螺纹杆(7),所述第二螺纹杆(7)的一侧插入于第一套筒(5)的内部且转动连接有弧形板(8),所述底板(2)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滑槽(9),所述第一滑槽(9)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一滑块(10),所述第一滑块(10)远离第一滑槽(9)的一侧焊接于另一个第一套筒(5)的下表面,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螺纹连接有电机(11),所述箱体(1)的上表面开设有第一通槽(12),所述第一通槽(12)的内侧壁固定连接有轴承(13),所述轴承(13)的内圈固定连接有第一蜗杆(14),所述第一蜗杆(14)的顶端贯穿轴承(13)的内圈且固定连接于电机(11)的输出轴,所述第一蜗杆(14)的底部转动连接有第一套环(15),所述第一套环(15)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部的后表面,所述箱体(1)的内侧顶壁焊接有第二套筒(16),所述第二套筒(16)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蜗杆(17),所述第二蜗杆(17)的底部滑动连接有第二套环(18),所述第二套环(18)固定连接于箱体(1)内部的后表面,所述第二蜗杆(17)的底端焊接有第一板体(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诵辉吴树亮
申请(专利权)人:吴树亮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