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移液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5701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移液器,包括液体移取按钮、转轴、手柄、显示框、滑槽、套管、连接口和主体,所述控制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主体套接,手柄与主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显示框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所述转轴的顶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引导槽;所述液体移取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限位环之上;所述液体移取按钮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的顶部。通过设置该限位环,液体移取按钮的位置被限定,从而不能随意压向主体,避免压出已移取得样品。降低了移液器在试验的误操作几率,大大提高试验的成功率和可靠性,为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移液器
本技术属于试验器材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移液器。
技术介绍
移液器常用于实验室少量或微量液体的移取,规格不同,不同规格的移液器配套使用不同大小的吸头,不同生产厂家生产的形状也略有不同,但工作原理及操作方法基本一致。但现有的移液器容易发生顶部按钮误按的问题,从而导致吸取的液体被推出,需要重新进行移取液体的操作;而更严重的是,没有发现误按按钮,导致液体被推出,即移取的液体的份量不足,可能导致试验失败,影响后续的整体结。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移液器,其能有效避免误按问题,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一种移液器,包括液体移取按钮、转轴、显示框、滑槽、套管和主体,所述控制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主体套接,所述显示框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套管的下端为与吸头连接的连接口;所述转轴的顶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引导槽,所述液体移取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限位环之上;所述液体移取按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的顶部。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置放所述限位环的环槽。作为优选,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槽宽;所述环体的外部突出于所述凹槽,且所述环体的外部延伸出卸套杆;吸头安装于所述连接口时,干涉入所述卸套杆的运动轨迹。作为优选,所述主体的内腔设有抽吸腔体及设于主体内壁的环向延伸的读数腔体,所述显示框位于所述读数腔体的外壁;所述读数腔体内设置有一可上下移动及可周向移动的量程片;所述量程片与所述转轴通过横向连接结构连接。作为优选,所述抽吸腔体朝向所述显示框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不同精度标识区域,各个精度标识区域的纵向设置有该精度下液体体积的量程。作为优选,还包括吸头;所述吸头本体包括连接部及吸部;所述连接部的外壁延伸出包裹所述吸部的外套体,所述外套体与所述连接部通过易拆槽连接。作为优选,所述主体外部设置有防滑垫。作为优选,还包括手柄、所述手柄与主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所述的移液器,通过设置限位环,液体移取按钮的位置被限定,从而不能随意压向主体,避免压出已移取得样品。降低了移液器在试验的误操作几率,大大提高试验的成功率和可靠性,为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保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所述的移液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图1的A部放大图;图3是本技术所述的图1的B部放大图;图4是本技术所述的量程片的设置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所述的吸头结构示意图。其中:1—液体移动按钮;11—凸块;2—转轴;3—量程片;4—防滑垫;5—显示框;6—限位环;61—导引槽;7—环体;71—卸套杆;8—套管;81—凹槽;9—连接口;10—吸头。101—外套体;102—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附图中各处使用的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分。如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所述的一种移液器,包括液体移取按钮、转轴、手柄、显示框、滑槽、套管、连接口和主体。液体移取按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主体套接,手柄与主体顶端一侧固定连接,显示框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套管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套管的下端为与吸头连接的连接口。转轴的顶部套设有限位环,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置放限位环的环槽,限位环固定设置在环槽内。限位环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引导槽,液体移取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凸块位于所述限位环之上,液体移取按钮转动设置在转轴的顶部。通过设置该限位环,液体移取按钮的位置被限定,从而不能随意压向主体,避免压出已移取得样品,保证了试验顺利进行。套管的外壁设置有一圈凹槽,凹槽内设置有环体,环体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槽宽,且环体的外部突出于凹槽,环体的外部延伸出卸套杆。吸头安装于连接口时,干涉入卸套杆的运动轨迹。环体在凹槽的轴向方向的任意位置上可固定且可移动,轴向移动环体,带动卸套杆移动,卸套杆压向吸头且推动吸头离开连接口,整体结构设置简单,而且可以快速有效卸下吸头。由于环体位于移液器的下部,所以只有真的需要卸下吸头时,才会手动移动环体,使吸头脱出,因此能避免误按而导致错误卸下吸头的情况。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主体的内腔设置有抽吸腔体及环向延伸的读数腔体,读数腔体设置于主体内部的内壁;转轴位于抽吸腔体内。显示框位于读数腔体的外壁,读数腔体内设置有一可上下移动及可周向移动的量程片,量程片与转轴通过横向连接杆连接。抽吸腔体朝向显示框的内壁上周向设置有不同精度标识区域,各个精度标识区域的纵向设置有该精度下液体体积的量程。精度标识区域与转轴转动可达到的移液量精度一致,每个精度的量程也和对应精度的标识区域内的量程一致;由于量程片与转轴相对固定,所以通过显示框,观察量程片在精度标识区域所在的位置,即可读出目前移液的液体量。本技术的所述的移液器,在于保证试验时,操作失误降低,所以在主体外部设置有防滑垫,保证试验人员工作过程中,可稳定使用移液器,再次保障试验的顺利进行。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使用移液器时,需要安装上吸头,才能正常使用。在一些精度较高的试验时,吸头需要避免污染;因而对吸头做了以下改进:吸头包括吸头本体,吸头本体包括连接部及吸部。连接部的外壁延伸出包裹吸部的外套体,外套体与连接部通过易拆槽连接。外套体包裹吸部,即吸部可以避免外部污染,只有在真正需要使用时,试验人员手动拆卸下外套体(易拆槽实际上是使连接部与外套体之间的连接处的塑料体较薄,可以使两者易于分离),直接投入使用,大量避免了污染问题。本技术的使用:使用本技术所述的移液器时,先将液体移取按钮转动至其上的凸块卡入引导槽的位置,然后按压液体移取按钮,移液器可顺利吸取液体。当安装上本技术所述的吸头时,将外套体横向移动,由于易拆槽的存在,外套体可容易与吸头分离,即吸头可以正常使用;当需要卸下吸头,即手动往下移动环体,卸套杆压向吸头且推动吸头离开连接口,即可卸下吸头。最后,如果需要获知调整移液量的大小,只要观察显示内的量程片指示读数即可。通过上述结构,降低了移液器在试验的误操作几率,大大提高试验的成功率和可靠性,为各个相关学科的研究,提供了一个保障。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故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移取按钮、转轴、显示框、滑槽、套管和主体,所述液体移取按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主体套接,所述显示框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套管的下端为与吸头连接的连接口;所述转轴的顶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引导槽,所述液体移取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限位环之上;所述液体移取按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的顶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移液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液体移取按钮、转轴、显示框、滑槽、套管和主体,所述液体移取按钮与转轴固定连接,转轴与主体套接,所述显示框设置在所述主体一侧;所述套管设置在所述主体的底部,所述套管的下端为与吸头连接的连接口;所述转轴的顶部套设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的上部设有至少一个引导槽,所述液体移取按钮的底部设置有凸块,所述凸块位于所述限位环之上;所述液体移取按钮可转动设置在所述转轴的顶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体的顶部设置有用于置放所述限位环的环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上设置有一圈凹槽;所述凹槽内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宽度小于所述凹槽的槽宽;所述环体的外部突出于所述凹槽,且所述环体的外部延伸出卸套杆;吸头安装于所述连接口时,干涉入所述卸套杆的运动轨迹。


4.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移液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永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杰特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