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劭林专利>正文

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4258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属于医疗设备的技术领域,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超氧发生器,所述治疗仪还包括:医用制氧装置,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空气输送管并通过空气输送管外接空气,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氧气输入管与超氧发生器连通;空气氧气混合室,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连通至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且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三支路连通至空气输送管;分别布置在氧气输入管、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的电磁阀;微控电脑,各个电磁阀分别电连接至微控电脑,以达到通过多途径供氧的方式提升治疗效果且能够满足复杂使用场景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
本技术属于医疗设备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
技术介绍
超氧又称臭氧(O3),是一种广谱杀菌剂,具有杀灭细菌繁殖体和芽孢、病毒、真菌、除臭、除味、净化空气等作用,并可破坏肉毒杆菌毒素。由于超氧具有杀菌、解毒、保鲜、除臭、漂白、消炎、镇痛、造氧、净化空气、活化细胞、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可将人体的泌尿系统、消化系统、口腔卫生、内分泌系统、解毒系统、以及呼吸系统,都调整到最佳状况,所以超氧在养生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特别是在欧洲国家,超氧享有“万能药”的美誉。超氧在水中杀菌迅速,比氯快300—600倍,且超氧极不稳定,可自行分解成氧,不产生任何残留污染,可直接应用于食品使用。医用超氧治疗仪具有广谱、高效、快速灭菌等作用,故医用超氧治疗仪适用于医院临床、环境和医疗器械等物品进行消毒灭菌的设备。目前,现有技术中的超氧治疗仪具有如下的不足:超氧治疗仪的治疗功能较为单一,不能够针对患者的实际需求进行适应性的选择,造成治疗效果不佳,同时,现有超氧治疗仪的外接氧气源方式也较为单一,无法满足复杂的使用场景,导致超氧治疗仪的使用范围受限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此,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以达到通过多途径供氧的方式提升治疗效果且能够满足复杂使用场景的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超氧发生器,所述治疗仪还包括:医用制氧装置,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空气输送管并通过空气输送管外接空气,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氧气输入管与超氧发生器连通;空气氧气混合室,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连通至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且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三支路连通至空气输送管;分别布置在氧气输入管、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的电磁阀;微控电脑,所述医用制氧装置和各个电磁阀分别电连接至微控电脑。进一步地,所述空气输送管连接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内接空气进气管且空气净化装置电连接至微控电脑,以通过空气净化装置对外接空气进行净化、干燥。进一步地,所述治疗仪包括:可拆卸装配于壳体的外壁的外接空气进气管,外接空气进气管通过空气过滤网与内接空气进气管连通,且空气过滤网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上,以通过空气过滤网对外接空气进行杂质过滤,且外接空气进气管可以根据使用需要拆卸或安装。进一步地,所述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氧气输送管,且第一氧气输送管通过四通接头分别与氧气输入管、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连通,以实现各个管路的接通。进一步地,所述空气氧气混合室连通有第二氧气输送管,第二氧气输送管的端部设有氧气输送接头,氧气输送接头置于所述壳体的外壁上,通过氧气输送接头连接至中心供氧源或者为患者提供吸氧治疗。进一步地,所述治疗仪包括:用于监测空气氧气混合室内氧浓度的第一氧浓度计和监测第一氧气输送管内氧浓度的第二氧浓度计,所述第一氧浓度计和第二氧浓度计分别电连接至微控电脑,以实时监测氧浓度信息。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路设有氧气流量调节器,第三支路上设有空气流量调节器,且氧气流量调节器和空气流量调节器分别电连接至微控电脑,以实现能够产生供患者吸氧治疗的低浓度氧气。进一步地,还包括安全隔离变压器,所述安全隔离变压器通过供电电源连接至所述微控电脑;外接220V交流电源经过总电源开关和保险管后进入隔离变压器的初级,在隔离变压器的次级感应出了220V交流电,由于初级和次级电气完全绝缘,能够解决传统的治疗仪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采用本技术所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其在使用时具备多种供氧途径,以满足单独对超氧发生器供氧、单独提供高浓度纯氧以进行吸氧治疗功能、又或者同时用于超氧功能和吸氧治疗功能,同时,在有中心供氧的医院房间使用时,还可通过外接医院中心供氧作为超氧发生器的供氧源,以达到多途径供氧,既扩展了治疗仪在使用时的供氧源,也提升了治疗仪患者的治疗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的整体结构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中微控电脑内主控芯片的电路图;图3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中按键驱动电路图;图4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中供电电源的电路原理图;图5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中显示屏的电路连接图;图6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中各个常闭单向电磁阀的驱动电路图;图7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中模拟输入电路的电路原理图;图8是本技术提供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中模拟输出电路的电路原理图;附图中标注如下:1-微控电脑,2-超氧发生器,3-空气过滤网,4-外接空气进气管,5-内接空气进气管,6-空气净化装置,7-氧气流量调节器,8-第二常闭单向电磁阀,9-空气输送管,10-第三常闭单向电磁阀,11-四通接头,12-第一常闭单向电磁阀,13-第二氧浓度计,14-第一氧气输送管,15-医用制氧装置,16-第一氧浓度计,17-空气流量调节器,18-第四常闭单向电磁阀,19-空气氧气混合室,20-第二氧气输送管,21-氧气输送管接头,22-总电源开关,23-隔离变压器,24-供电电源,25-显示屏,26-氧气输入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模块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模块。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相反,本申请的实施例包括落入所附加权利要求书的精神和内涵范围内的所有变化、修改和等同物。实施例1在治疗仪进行日常使用时,需要制造足够量的高浓度纯氧气体,以供给超氧发生器2,同时,还应满足患者对吸氧治疗功能的用氧需求,进而确保超氧发生器2能够制造足够的超氧气体。本实施例的多功能治疗仪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超氧发生器2,超氧发生器2在工作时,以通过超氧发生器2产生高浓度的超氧,以供患者进行治疗。本实施例中,多功能治疗仪主要包括医用制氧装置15、空气氧气混合室19以及微控电脑1,其具体连接方式如下:①在医用制氧装置15的输入端连接有空气输送管9并通过空气输送管9外接空气,空气输送管9连接有空气净化装置6,空气净化装置6的输入端连接有内接空气进气管5。在壳体的外壁设有外接空气进气管4,外接空气进气管4通过空气过滤网3与内接空气进气管5连通,以通过空气过滤网3将外界的空气进行初步过滤之后输送至内接空气进气管5,防止外界空气中的杂质造成管路的堵塞。在制氧时,空气经过安装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超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还包括:/n医用制氧装置,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空气输送管并通过空气输送管外接空气,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氧气输入管与超氧发生器连通;/n空气氧气混合室,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连通至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且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三支路连通至空气输送管;/n分别布置在氧气输入管、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的电磁阀;/n微控电脑,所述医用制氧装置和各个电磁阀分别电连接至微控电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包括壳体和设于壳体内的超氧发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还包括:
医用制氧装置,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空气输送管并通过空气输送管外接空气,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通过氧气输入管与超氧发生器连通;
空气氧气混合室,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一支路和第二支路分别连通至医用制氧装置的输出端,且空气氧气混合室通过第三支路连通至空气输送管;
分别布置在氧气输入管、第一支路、第二支路和第三支路上的电磁阀;
微控电脑,所述医用制氧装置和各个电磁阀分别电连接至微控电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输送管连接有空气净化装置,空气净化装置的输入端连接有内接空气进气管且空气净化装置电连接至微控电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途径供氧的超氧多功能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治疗仪包括:可拆卸装配于壳体的外壁的外接空气进气管,外接空气进气管通过空气过滤网与内接空气进气管连通,且空气过滤网置于所述壳体的外侧上。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劭林
申请(专利权)人:周劭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