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防护手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90182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8 20: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防护手套,包括由正部、背部和设于两者底端的护臂组成的手套本体,正、背部位于小拇指所在端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其余部分通过阻燃线缝接,正、背部内侧均设有针织面料内衬里,正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耐高温面料夹层,背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阻燃面料夹层,正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耐磨防滑片、对应掌心的位置处设有若干耐磨防滑条,背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缓冲防护条、对应手背的位置处设有磁铁,缝接后的正、背部对应各个手指的顶部均设有合金钢套、对应虎口的位置处设有加强耐磨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燃耐高温、防滑耐磨且可进行有效的缓冲防护,更便于使用和内部的清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防护手套
本技术属于手套
,具体涉及一种新型防护手套。
技术介绍
防护手套是用以保护手部不受伤害的用具,主要有日常健身运动防护手套、医用防护手套和工业用防护手套等。其中,工业用防护手套在很多工业生产作业中均需用到,是工业上保证安全生产的重要护具,但传统的工业用防护手套在实际使用时依旧存在以下一些问题:1、耐高温和阻燃的性能较差,不利于高温环境下使用;2、抗冲击性能以及耐磨性能较差,尤其是虎口和指尖处更易遭受磨损而破裂,不能有效对手部进行防护,致使整个手套报废,极大缩短了手套的使用寿命;3、因其材质和防护性的特点,导致其内部清洗较为不便,不利于手套的重复使用,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防护手套,阻燃耐高温、防滑耐磨且可进行有效的缓冲防护,更便于使用和内部的清洗,以解决上述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新型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所述手套本体由正部、背部和设于两者底端的护臂组成,所述正部和背部位于小拇指所在端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其余部分通过阻燃线缝接,所述护臂通过阻燃线与对应的正部和背部缝接,所述正部内侧和背部内侧均设有针织面料内衬里,所述正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耐高温面料夹层,所述背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阻燃面料夹层;所述正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耐磨防滑片、对应掌心的位置处呈上下间隔设有若干耐磨防滑条,所述背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缓冲防护条、对应手背的位置处设有磁铁,所述缓冲防护条内设有若干气腔,缝接后的所述正、背部对应各个手指的顶部均设有合金钢套、对应虎口的位置处设有加强耐磨层,所述加强耐磨层上间隔分布有若干防磨筋。优选的,所述护臂外侧上设有魔术贴。优选的,所述耐磨防滑条呈曲线形。优选的,所述耐磨防滑片、耐磨防滑条和加强耐磨层均由耐磨橡胶制成,且耐磨防滑片和耐磨防滑条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凸起颗粒。优选的,所述磁铁为钕磁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简单,耐高温面料夹层和阻燃面料夹层的设置,配合阻燃线的缝接,可大大提高整个防护手套的耐高温阻燃性能,便于防护手套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同时,手套本体的正部与背部通过拉链的连接,更便于对手套本体内部进行清洗,更有利于该防护手套的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正部上的耐磨防滑片和耐磨防滑条的设置,可大大增强防护手套正面的防滑耐磨性,在保证手套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更有利于佩戴该手套的使用者进行其它操作,方便使用。同时,防护手套对应各手指顶部位置处的合金钢套以及对应虎口处的加强耐磨层、防磨筋的设置,可进一步增强防护手套的指尖处和虎口处的防护耐磨性能,大大减轻指尖处和虎口处的磨损程度,使整个防护手套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更加统一,避免因指尖处和或虎口处破损致使整个防护手套提前报废的问题,保证整个防护手套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背部上的缓冲防护条以及缓冲防护条内的气腔的设置,可有效吸收减弱外部冲击,起到良好的缓冲防护作用,可大大提高整个防护手套的安全防护性能。同时,磁铁的设置,可在实际使用时,将螺丝、钉子等物品有效吸附在手背处,更便于使用者取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整个防护手套的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缓冲防护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为手套本体,2为正部,3为耐磨防滑条,4为耐磨防滑片,5为凸起颗粒,6为合金钢套,7为加强耐磨层,8为防磨筋,9为护臂,10为魔术贴,11为背部,12为缓冲防护条,13为磁铁,14为阻燃线,15为拉链,16为气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描述:如图1至4所示,一种新型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1,手套本体1由正部2、背部11和设于两者底端的护臂9组成。正部2和背部11可分别采用猪皮、人造合成革面料经阻燃处理后再立体剪裁制成,护臂9可采用合适阻燃级别的帆布面料经立体剪裁制成,以提高整个防护手套的耐高温阻燃性能。正部2和背部11位于小拇指所在端的边缘通过拉链15连接、其余部分通过阻燃线14缝接,护臂9通过阻燃线14与对应的正部2和背部11缝接。正部2的内侧和背部内侧均设有针织面料内衬里,可使佩戴者在使用手套时更加舒服,提高整个防护手套的使用舒适性。正部2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耐高温面料夹层,背部11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阻燃面料夹层。通过耐高温面料夹层和阻燃面料夹层的设置,配合阻燃线14的缝接,可大大提高整个防护手套的耐高温阻燃性能,便于防护手套在高温环境下的使用。耐高温面料夹层、阻燃面料夹层、针织面料内衬里和阻燃线14均可根据实际情况选取现有技术中的相应性能材料即可。同时,手套本体1的正部2与背部11通过拉链15的连接,更便于对手套本体1的内部进行清洗,更有利于该防护手套的重复使用,减少资源浪费,降低生产成本。拉链15采用现有的耐高温材料制成即可,具体不做限定;正部2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耐磨防滑片4、对应掌心的位置处呈上下间隔设有若干耐磨防滑条3,可大大增强防护手套正面的防滑耐磨性,在保证手套使用寿命的前提下,更有利于佩戴该手套的使用者进行其它操作,方便使用。背部11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缓冲防护条12、对应手背的位置处设有磁铁13,缓冲防护条12内设有若干气腔16。缓冲防护条12可采用现有的耐高温弹性材料制成,具体不做限定,通过缓冲防护条12及其内气腔16的配合,可有效吸收减弱外部冲击,能够起到良好的缓冲防护作用,可大大提高整个防护手套的安全防护性能。同时,磁铁13的设置,可在实际使用时,将螺丝、钉子等物品有效吸附在手背处,更便于使用者取用,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增强整个防护手套的实用性。缝接后的正部2、背部11对应各个手指的顶部均设有合金钢套6、对应虎口的位置处设有加强耐磨层7,加强耐磨层7上间隔分布有若干防磨筋8,可进一步增强防护手套的指尖处和虎口处的防护耐磨性能,大大减轻指尖处和虎口处的磨损程度,使整个防护手套在使用过程中的磨损程度更加统一,避免因指尖处和或虎口处破损致使整个防护手套提前报废的问题,保证整个防护手套的使用寿命,进一步减少资源浪费。在本实施例中,护臂9的外侧上设有魔术贴10,可在使用时收紧护臂9,提高佩戴的牢固性。在本实施例中,耐磨防滑条3呈曲线形。耐磨防滑片4、耐磨防滑条3和加强耐磨层7均由现有的耐磨橡胶制成,耐磨橡胶具备较强的耐磨性、防滑性和耐高温性能,可有效保证整个防护手套的耐高温和耐磨性能。耐磨防滑片4和耐磨防滑条3的表面均分布有若干凸起颗粒5,可进一步增强防滑性能,便于使用。磁铁13为钕磁铁,重量轻,磁通量大,更便于配合整个防护手套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由正部、背部和设于两者底端的护臂组成,所述正部和背部位于小拇指所在端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其余部分通过阻燃线缝接,所述护臂通过阻燃线与对应的正部和背部缝接,所述正部内侧和背部内侧均设有针织面料内衬里,所述正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耐高温面料夹层,所述背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阻燃面料夹层;所述正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耐磨防滑片、对应掌心的位置处呈上下间隔设有若干耐磨防滑条,所述背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缓冲防护条、对应手背的位置处设有磁铁,所述缓冲防护条内设有若干气腔,缝接后的所述正、背部对应各个手指的顶部均设有合金钢套、对应虎口的位置处设有加强耐磨层,所述加强耐磨层上间隔分布有若干防磨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防护手套,包括手套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套本体由正部、背部和设于两者底端的护臂组成,所述正部和背部位于小拇指所在端的边缘通过拉链连接、其余部分通过阻燃线缝接,所述护臂通过阻燃线与对应的正部和背部缝接,所述正部内侧和背部内侧均设有针织面料内衬里,所述正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耐高温面料夹层,所述背部与相应的针织面料内衬里之间设有阻燃面料夹层;所述正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耐磨防滑片、对应掌心的位置处呈上下间隔设有若干耐磨防滑条,所述背部对应各个手指的位置处均设有缓冲防护条、对应手背的位置处设有磁铁,所述缓冲防护条内设有若干气腔,缝接后的所述正、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国武李晓阳焦全胜何玉新胡敬阁
申请(专利权)人:南阳木兰花家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