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8939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包括上部排架、U型吊架、竖向支撑架和支撑墩,支撑墩包括设置在基坑上口线外侧的混凝土主体,支撑墩设置两对,上部排架包括排杆以及连接杆一,U型吊架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一上且伸至连接杆一底端,管线搭接在U型吊架上,竖向支撑架包括支撑杆以及连接杆二,支撑杆的底端插入基坑坑底。利用了悬吊的方法对管线进行了保护。解决了对于基坑内地下管线的保护,由于无法利用周边建筑物进行临时支撑,因此无法对基坑内地下管线进行保护的技术问题。安全可靠、拆装方便、循环使用率高、节约用地和文明环保的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适用范围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
本技术属于建筑工程及市政工程
,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城市发展的日新月异和人们日常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地下管线系统作为保障城市正常的功能扩展和日常使用维护的重要保障,也是越来越复杂多变。目前大多数地下管线仍存在着多种管线综合交错、管线建设多头无序、管线管理各自为政的现象。对于建设工程,尤其是对于市政工程而言,要想在施工过程中最大限度的减少对周围环境和人们的正常生活的影响,对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重要。然而,目前对于基坑内地下管线的保护,由于无法利用周边建筑物进行临时支撑,因此无法对基坑内地下管线进行保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用以解决对于基坑内地下管线的保护,由于无法利用周边建筑物进行临时支撑,因此无法对基坑内地下管线进行保护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包括上部排架、U型吊架、竖向支撑架和支撑墩,所述支撑墩包括设置在基坑上口线外侧的混凝土主体、位于混凝土主体顶端的预埋连接件以及设置在预埋连接件顶部的地脚螺栓,所述支撑墩设置两对,上部排架包括两条分别通过地脚螺栓连接在每对支撑墩顶端的排杆以及连接在两排杆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一,所述U型吊架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一上且伸至连接杆一底端,管线搭接在U型吊架上,竖向支撑架包括分别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排杆底端的支撑杆以及连接在两支撑杆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二,支撑杆的底端插入基坑坑底,所述排杆和支撑杆均为工字钢,所述连接杆一和连接杆二均为槽钢,槽钢焊接在工字钢的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基坑上口线外侧设置支撑墩,支撑墩上设置排架,排架底端设置竖向支撑架进行加固,上部排架上设置U型吊架,管线位于U型吊架内,利用了悬吊的方法对管线进行了保护,解决了对于基坑内地下管线的保护,由于无法利用周边建筑物进行临时支撑,因此无法对基坑内地下管线进行保护的技术问题,安全可靠、拆装方便、循环使用率高、节约用地和文明环保的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适用范围广,采用常用材料,结构强度高,取材方便。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一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沿竖向的立杆,U型吊架包括挂在立杆上的钢丝绳和与钢丝绳配套的拉紧器,管线吊在钢丝绳上,钢丝绳与管线之间设置有防滑垫,防滑垫为岩棉被。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一般燃气管等直径较小、质量较轻的柔性材料管道,宜采用钢丝绳加拉紧器的方式进行悬吊保护。优选的,所述立杆沿连接杆一的长度方向设置有多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针对不同型号的管线可以选择不同的立杆进行悬挂,从而可以调整悬挂角度。优选的,所述U型吊架包括固定焊接在连接杆一底端的U形架和位于U型圆钢架底部的防滑垫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对于一般铸铁水管等直径较大、质量较大的刚性材料管道,宜采用U型钢架和防滑垫板配套使用。优选的,所述排杆有多段首尾连接而成,通过连接装置连接,连接装置包括钢筋和固定钢板,钢筋焊接在相邻两段排杆上,固定钢板通过高强螺栓分别连接在相邻排杆上,固定钢板与连接杆一错开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杆安装方便。优选的,所述排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一,支撑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有连接钢板二,连接钢板一和连接钢板二通过高强螺栓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排杆与支撑杆的连接强度高,安装方便,可拆卸重复使用。优选的,所述支撑杆设置有两处且分别位于排杆纵向的1/3处和2/3处,支撑杆插入土层深度大于500mm。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结构稳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体现在:在基坑上口线外侧设置支撑墩,支撑墩上设置排架,排架底端设置竖向支撑架进行加固,上部排架上设置U型吊架,管线位于U型吊架内,利用了悬吊的方法对管线进行了保护,解决了对于基坑内地下管线的保护,由于无法利用周边建筑物进行临时支撑,因此无法对基坑内地下管线进行保护的技术问题,安全可靠、拆装方便、循环使用率高、节约用地和文明环保的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适用范围广。本技术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阐述,并且部分地从说明书中变得显而易见,或者通过实施本技术而了解;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和其它优点可通过在说明书中所特别指出的方案来实现和获得。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支撑墩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上部排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U型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种U型吊架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竖向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上部排架;11、排杆;12、连接杆一;13、立杆;14、连接装置;15、连接钢板一;2、U型吊架;21、钢丝绳;22、拉紧器;23、防滑垫;24、U型圆钢架;25、防滑垫板;3、竖向支撑架;31、支撑杆;32、连接杆二;33、连接钢板二;4、支撑墩;41、混凝土主体;42、预埋连接件;43、地脚螺栓;5、管线。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以下的实施例仅仅是示例性的,仅能用来解释和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不能解释为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限制。如图1,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包括上部排架1、U型吊架2、竖向支撑架3和支撑墩4,如图2,支撑墩4包括设置在基坑上口线外侧的混凝土主体41、位于混凝土主体41顶端的预埋连接件42以及设置在预埋连接件42顶部的地脚螺栓43,支撑墩4设置两对,如图3,上部排架1包括两条分别通过地脚螺栓43连接在每对支撑墩4顶端的排杆11以及连接在两排杆1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一12,如图4和图5,U型吊架2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一12上且伸至连接杆一12底端,管线5搭接在U型吊架2上,如图6,竖向支撑架3包括分别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排杆11底端的支撑杆31以及连接在两支撑杆3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二32,支撑杆31的底端插入基坑坑底。在基坑上口线外侧设置支撑墩4,支撑墩4上设置排架,排架底端设置竖向支撑架3进行加固,上部排架1上设置U型吊架2,管线5位于U型吊架2内,利用了悬吊的方法对管线5进行了保护,解决了对于基坑内地下管线5的保护,由于无法利用周边建筑物进行临时支撑,因此无法对基坑内地下管线5进行保护的技术问题,安全可靠、拆装方便、循环使用率高、节约用地和文明环保的特点,有很好的推广和实用价值,适用范围广。排杆11和支撑杆31均为工字钢,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32均为槽钢,槽钢焊接在工字钢的槽内,采用常用材料,结构强度高,取材方便。如图4,对于一般燃气管等直径较小、质量较轻的柔性材料管道,宜采用钢丝绳21加拉紧器22的方式进行悬吊保护。连接杆一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沿竖向的立杆13,U型吊架2包括挂在立杆13上的钢丝绳21和与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排架(1)、U型吊架(2)、竖向支撑架(3)和支撑墩(4),所述支撑墩(4)包括设置在基坑上口线外侧的混凝土主体(41)、位于混凝土主体(41)顶端的预埋连接件(42)以及设置在预埋连接件(42)顶部的地脚螺栓(43),所述支撑墩(4)设置两对,上部排架(1)包括两条分别通过地脚螺栓(43)连接在每对支撑墩(4)顶端的排杆(11)以及连接在两排杆(1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一(12),所述U型吊架(2)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一(12)上且伸至连接杆一(12)底端,管线(5)搭接在U型吊架(2)上,竖向支撑架(3)包括分别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排杆(11)底端的支撑杆(31)以及连接在两支撑杆(3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二(32),支撑杆(31)的底端插入基坑坑底,所述排杆(11)和支撑杆(31)均为工字钢,所述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32)均为槽钢,槽钢焊接在工字钢的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部排架(1)、U型吊架(2)、竖向支撑架(3)和支撑墩(4),所述支撑墩(4)包括设置在基坑上口线外侧的混凝土主体(41)、位于混凝土主体(41)顶端的预埋连接件(42)以及设置在预埋连接件(42)顶部的地脚螺栓(43),所述支撑墩(4)设置两对,上部排架(1)包括两条分别通过地脚螺栓(43)连接在每对支撑墩(4)顶端的排杆(11)以及连接在两排杆(1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一(12),所述U型吊架(2)固定设置在连接杆一(12)上且伸至连接杆一(12)底端,管线(5)搭接在U型吊架(2)上,竖向支撑架(3)包括分别两条分别连接在两排杆(11)底端的支撑杆(31)以及连接在两支撑杆(31)之间的多个连接杆二(32),支撑杆(31)的底端插入基坑坑底,所述排杆(11)和支撑杆(31)均为工字钢,所述连接杆一(12)和连接杆二(32)均为槽钢,槽钢焊接在工字钢的槽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地下原有管线的保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一(1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沿竖向的立杆(13),U型吊架(2)包括挂在立杆(13)上的钢丝绳(21)和与钢丝绳(21)配套的拉紧器(22),管线(5)吊在钢丝绳(21)上,钢丝绳(21)与管线(5)之间设置有防滑垫(2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海龙刘东樊昊张喜强于雁南杨莅宇牛小犇牛乐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一局集团第二建筑有限公司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