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8730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属于电力维修应急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为: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包括呈夹状的固线机构,以及位于所述固线机构内的验电钩;其中,固线机构包括:两个压板,相对设置且通过中轴铰接筒相互铰接;连接型扭簧,第一卡接柱,以及第一卡接座,所述验电钩沿所述中轴铰接筒径向贯穿所述中轴铰接筒中部,且所述验电钩的钩状端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柱。该电力维修应急工具的构造简单,操作简便,对电缆线达到压线与固定的作用,改善了验电钩在验电过程中,维修人员出现误触验电钩导电的问题,降低安全事故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
本技术涉及电力维修应急
,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
技术介绍
电力系统是城市供电的保障,当电力系统发生故障时,需要及时抢修,否则会引起交通、公共场所的秩序紊乱,甚至发生冲突,尤其是由于台风等恶略天气或者其他机械原因造成电脑缆等电线路的断裂,使得电缆电线等多断裂搁置在地面上,而且,在外部原因的影响系下,为了抢修电路,处于搁置电缆区域附近的电机组一般不会关闭,以至于在电路抢修的过程中,不清楚电缆电线等线路是否带电,会给维修人员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此外,由于对电缆等线路的规划,需要对电缆等线路进行拽取,而电缆等电线有可能存在带电的现象,由于电缆电线线路的带有电的原因,存在着电缆等电线跳跃的情形,因此,目前电力抢修过程中,很难去进行电线等电路的拽取,对于社会安全具有一定的影响。如何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是本技术面临的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能够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通过如下措施实现的: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包括呈夹状的固线机构,以及位于所述固线机构内的验电钩;其中,固线机构包括:两个压板,相对设置且通过中轴铰接筒相互铰接;连接型扭簧,位于所述中轴铰接筒中,设置在两个所述压板相互铰接的部位;第一卡接柱,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的一端;以及第一卡接座,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压板相对应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卡接柱相互配合;所述验电钩沿所述中轴铰接筒径向贯穿所述中轴铰接筒中部,且所述验电钩的钩状端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柱。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中轴铰接筒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环形护圈。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电力维修应急工具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压板另一端的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另一端的第二卡接柱,以及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压板相对应端部、与所述第二卡接柱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座。进一步的,所述所述稳定结构还包括:支撑横杆,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的外侧面靠近所述验电钩钩状部的端部;两个所述弧形卡接杆,相对应位于两个所述压板两侧,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相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相互靠近位于两个所述压板之间;以及两个球形防滑块,在两个所述弧形卡接杆相互靠近的端部各固定一个。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验电钩远离其钩状部的端部设有支撑握把,其中一个所述压板靠近所述支撑握把的端部开设有活动空槽;所述电力维修应急工具还包括:滑动套环,套接固定在所述验电钩周向侧壁外,与所述验电钩的钩状端部位于所述中轴铰接筒同一侧;以及支撑型弹簧,套接在所述验电钩周向侧壁外,两端分别与所述滑动套环、所述中轴铰接筒固定连接。进一步的,一个所述压板靠近所述支撑握把的端部开设有观测窗,用以观测弹簧。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型扭簧的数量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所述验电钩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固线机构的材质设置为绝缘型材料或者表面涂覆有绝缘涂料,所述中轴铰接筒与环形护圈均设为绝缘型材料。本技术通过设置了固线机构,同时按压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远离第二卡接柱的一端,并将第一卡接柱卡接在第一卡接座的内腔,将验电钩挂在电缆线的表面,进行验电工作,支撑握把拉动验电钩与电缆同时向环形护圈的方向运动,当验电钩与电缆固定完成后,打开第一卡接柱与第一卡接座,利用中轴铰接筒内部的连接型扭簧带动第二卡接柱卡接在第二卡接座的内腔,并对电缆线达到压线与固定的作用,改善了验电钩在验电过程中,维修人员出现误触验电钩导电的问题,降低安全事故风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验电钩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为:1、验电钩;2、固线机构;201、压板;202、中轴铰接筒;203、连接型扭簧;204、第一卡接柱;205、第一卡接座;3、环形护圈;4、第二卡接柱;5、第二卡接座;6、支撑横杆;7、弧形卡接杆;8、球形防滑块;9、活动空槽;10、滑动套环;11、支撑型弹簧;12、支撑握把;13、观测窗。具体实施方式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参见图1至图3,本技术是: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包括呈夹状的固线机构2,以及位于所述固线机构内的验电钩1;其中,固线机构2包括:两个压板201,相对设置且通过中轴铰接筒202相互铰接;接型扭簧203,位于所述中轴铰接筒202中,设置在两个所述压板201相互铰接的部位;第一卡接柱204,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的一端;以及第一卡接座205,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压板相对应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卡接柱204相互配合;所述验电钩1沿所述中轴铰接筒径向贯穿所述中轴铰接筒中部,且所述验电钩1的钩状端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柱204。可以理解的是,该装置为本技术最基本的结构,主要是提供一种验电钩,使得该验电钩固定放置在呈夹状的固线机构内,通过验电钩拖拽电缆,中轴铰接筒与连接型扭簧的设置,可以带动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对电缆线进行快速固定;第一卡接柱与第一卡接座的设置,可以提升第一压板与第二压板固定的便捷性,进一步的,所述验电钩的型号设置为ETCR1800B。其中一个所述压板位于所述中轴铰接筒一侧,另一个所述压板位于所述中轴铰接筒另一侧。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中轴铰接筒20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环形护圈3。进一步的理解,环形护圈的设置,可以对中轴铰接筒的边缘达到保护的作用,本技术的具体特点还有,所述电力维修应急工具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压板201另一端的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另一端的第二卡接柱4,以及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压板相对应端部、与所述第二卡接柱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座5。进一步的理解,第二卡接柱4与第二卡接座5的设置,可以提升对线缆固定的稳定性;第二卡接柱4与第二卡接座5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相应弧度的半圆状;进一步的,所述稳定结构还包括:支撑横杆6,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的外侧面靠近所述验电钩1钩状部的端部;两个所述弧形卡接杆7,相对应位于两个所述压板两侧,一端与所述支撑横杆6相对应的端部固定连接,另一端相互靠近位于两个所述压板之间;以及两个球形防滑块8,在两个所述弧形卡接杆7相互靠近的端部各固定一个。进一步的可以理解的是,弧形卡接杆7与球形防滑块8的设置,可以提升第一压板23与第二压板24固定的稳定性,所述第一卡接柱、所述第二卡接柱分别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两端,所述第一卡接座、所述第二卡接座分别设置在另一个所述压板两端。本技术具体的特点还有,所述验电钩1远离其钩状部的端部设有支撑握把12,其中一个所述压板靠近所述支撑握把12的端部开设有活动空槽9;所述电力维修应急工具还包括:滑动套环10,套接固定在所述验电钩1周向侧壁外,与所述验电钩1的钩状端部位于所述中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夹状的固线机构(2),以及位于所述固线机构内的验电钩(1);其中,固线机构(2)包括:两个压板(201),相对设置且通过中轴铰接筒(202)相互铰接;连接型扭簧(203),位于所述中轴铰接筒(202)中,设置在两个所述压板(201)相互铰接的部位;第一卡接柱(204),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的一端;以及第一卡接座(205),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压板相对应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卡接柱(204)相互配合;所述验电钩(1)沿所述中轴铰接筒径向贯穿所述中轴铰接筒中部,且所述验电钩(1)的钩状端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柱(20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呈夹状的固线机构(2),以及位于所述固线机构内的验电钩(1);其中,固线机构(2)包括:两个压板(201),相对设置且通过中轴铰接筒(202)相互铰接;连接型扭簧(203),位于所述中轴铰接筒(202)中,设置在两个所述压板(201)相互铰接的部位;第一卡接柱(204),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的一端;以及第一卡接座(205),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压板相对应的端部,且与所述第一卡接柱(204)相互配合;所述验电钩(1)沿所述中轴铰接筒径向贯穿所述中轴铰接筒中部,且所述验电钩(1)的钩状端部远离所述第一卡接柱(20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其特征在于:中轴铰接筒(202)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环形护圈(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力维修应急工具还包括设置在两个所述压板(201)另一端的稳定结构;所述稳定结构包括: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另一端的第二卡接柱(4),以及固定安装在另一个所述压板相对应端部、与所述第二卡接柱相配合的第二卡接座(5)。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电力维修应急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稳定结构还包括:支撑横杆(6),固定安装在其中一个所述压板的外侧面靠近所述验电钩(1)钩状部的端部;两个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石金朋刘帅李琪栗少山冯海良张爽郝鹏庄庆臣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八局第一建设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