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831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线材轨道,以及位于线材轨道上方的线材夹具组,沿线材轨道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线材裁切装置、剥线材外皮装置、芯线分离装置、线材整平装置、芯线整形装置、芯线剥皮装置、端子冲压装置、端子护套安装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芯线分离装置、线材整平装置、芯线整形装置三者互相配合,巧妙地将整理芯线的姿态,节省了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
本技术涉及绝缘线加工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
技术介绍
绝缘线种类繁多,应用广泛,尤其是双层绝缘线因其良好的耐火性、防爆性、安全性,使用场景从军事设备、工业设备、民用家用设备应有尽有,在处理多芯线(大于等于两根)的线材时,由于线材厂家对芯线加工的方式不同,芯线会存在互相缠绕、扭曲等多种不同的姿态,不同姿态的芯线不仅会不利于对端子的加工,甚至还会影响到线材成品率,因此如何有效的对芯线姿态进行整形一直困扰着行业从业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包括按顺序排列的:芯线分离装置、线材整平装置、芯线整形装置;所述芯线分离装置包括一对分离轮以及用于带动分离轮纵向运动的第一纵移滑台,所述分离轮的轮面上设有若干矩阵式布置的分离柱优选的,所述线材整平装置包括芯线夹平装置和线材转平装置,以及用于观察线材姿态的光学检测装置;所述芯线夹平装置包括一对芯线夹爪、夹爪支架以及穿设在夹爪支架内的推杆,所述芯线夹爪其中部开有导向槽,其尾部铰接在夹爪支架上,其头部具有与芯线外形匹配的夹头;所述推杆头部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凸起;所述线材转平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夹爪支架上的转盘和锥形推块、中部铰接在转盘上的一对线材夹爪,所述线材夹爪尾部通过导轮与锥形推块接触,其头部的形状与线材外形匹配,所述推杆还设有用于卡住锥形推块的卡块,以带动锥形推块在夹爪支架上滑动,所述转盘由电机带动。优选的,所述芯线整形装置包括侧芯线整形模组、中间芯线整形模组,以及用于带动侧芯线整形模组和中间芯线整形模组纵向运动的第二纵移滑台,所述侧芯线整形模组包括两个侧滑组件,以及分别安装在侧滑组件上的两对整形机械夹爪,所述整形机械夹爪由夹持气缸驱动,所述两个侧滑组件呈“V”字形布置,所述两个侧滑组件由第二纵推气缸带动;所述中间芯线整形模组包括可上下运动的上夹持模具,以及固定设置的在第一纵向滑台的下夹持模具。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芯线分离装置、线材整平装置、芯线整形装置三者互相配合,巧妙地将整理芯线的姿态,节省了人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施例所列举的工业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内部剖解示意图;图4为芯线整形装置结构示意图,视角方向为前向;图5为芯线整形装置结构示意图,视角方向为侧后向;图6为芯线剥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端子冲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端子护套安装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芯线分离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来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说明在本实施例中以线材轨道输送的方向为“横向”,以垂直于线材轨道输送的方向为“纵向”,以同时垂直于前述的“横向”和“纵向”的方向为“垂直方向”,以上定义仅为了解释本技术原理,便于技术人员理解本技术的设计意图,不可用于限定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在本实施例中结合具体工业设备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解释,参照图1,一种三芯线冲压穿套机,包括设于机架上的线材轨道,以及位于线材轨道上方的线材夹具组,沿线材轨道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线材裁切装置、剥线材外皮装置、芯线姿态整形机构(芯线分离装置1、线材整平装置2、芯线整形装置3)、芯线剥皮装置4、端子冲压装置5、端子护套安装装置6;所述线材轨道包括皮带输送轨道,所述皮带输送轨道上安装有多个与线材外形匹配的线材定位夹具。本实施例中的线材裁切装置、剥线材外皮装置在是本领域中所有设备的常见设计,在其他已公开的案件中有详细描述,故不赘述。参照图9,所述芯线分离装置1包括一对分离轮11以及用于带动分离轮11纵向运动的第一纵移滑台13,所述分离轮11的轮面上设有若干矩阵式布置的分离柱12;线材在经过剥线材外皮装置后,会将线材头部一端的外皮剥下,漏出一部分芯线以方便后续的加工,但是线材在其本身的生产过程中,芯线可能存在互相缠绕、纠缠等状态,非常不利于后续的加工操作,因此当线材被线材轨道输送到芯线分离装置1时,分离柱12可以插入到芯线之间的间隙中,然后在分离轮11的带动下将互相缠绕、纠缠的芯线理顺、互相分离,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参照图2、图3,所述线材整平装置2包括芯线夹平装置和线材转平装置,以及用于观察线材姿态的光学检测装置;所述芯线夹平装置包括一对芯线夹爪23、夹爪支架22以及穿设在夹爪支架22内的推杆28,所述芯线夹爪23其中部开有导向槽,其尾部铰接在夹爪支架22上,其头部具有与芯线外形匹配的夹头,所述推杆28由设于机架上的第一气缸推动21;所述推杆28头部安装有导向块24,所述导向块24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凸起,当导向块24运动时,便可带动芯线夹爪23张开或者闭合,以松开或者夹平三根芯线;所述线材转平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夹爪支架22上的转盘25和锥形推块27、中部铰接在转盘25上的一对线材夹爪26,所述线材夹爪26尾部通过导轮与锥形推块27接触,其头部的形状与线材外形匹配,所述推杆28还设有用于卡住锥形推块27的卡块,以带动锥形推块27在夹爪支架22上滑动,锥形推块27推动线材夹爪26摆动,以夹紧线材本体,转盘25带动线材夹爪26转动,以带动线材本体旋转。经过芯线分离装置1处理的线材,其芯线部分被分离,但是依然会存在芯线姿态千差万别的情况,因此当线材被线材轨道输送到线材整平装置2时,光学检测装置先观察、确定线材的姿态,随后芯线夹平装置通过芯线夹爪23夹住芯线,配合线材转平装置将线材本体夹住,随后转平,使得三芯线成线性排列,芯线与线材之间呈平行关系,利于后续加工。参照图4、图5,所述芯线整形装置3包括侧芯线整形模组、中间芯线整形模组,以及用于带动侧芯线整形模组和中间芯线整形模组纵向运动的第二纵移滑台31,所述侧芯线整形模组包括两个侧滑组件32,以及分别安装在侧滑组件32上的两对整形机械夹爪34,所述整形机械夹爪由第一夹持气缸33驱动,所述两个侧滑组件32的运动轨迹的组合呈“V”字形,所述两个侧滑组件32由第二纵推气缸带动,即两对整形机械夹爪34,可以以互相远离的形式朝线材轨道靠近,也可以以互相靠近的形式远离线材轨道,从而带动边缘的两根芯线在水平方向上远离中间的芯线;所述中间芯线整形模组包括可上下运动的上夹持模具36,以及固定设置的在第一纵向滑台的下夹持模具37,所述上夹持模具36由第一升降滑台35带动。通过中间芯线整形模组与侧芯线整形模组的配合,可使得三根芯线的姿态以“品”字形排列,利于将芯线插入端子中,便于后续将端子和芯线铆接到一起。参照图6,所述芯线剥皮装置4包括第三纵移滑台41,所述第三纵移滑台41设有固定安装的下剥皮刀片44以及可以上下运动的上剥皮刀具43,所述上剥皮刀具43由设置在机架上第一冲床43所带动。参照图7,所述端子冲压装置5包括,固定设在机架上的下端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顺序排列的:芯线分离装置、线材整平装置、芯线整形装置;/n所述芯线分离装置包括一对分离轮以及用于带动分离轮纵向运动的第一纵移滑台,所述分离轮的轮面上设有若干矩阵式布置的分离柱。/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顺序排列的:芯线分离装置、线材整平装置、芯线整形装置;
所述芯线分离装置包括一对分离轮以及用于带动分离轮纵向运动的第一纵移滑台,所述分离轮的轮面上设有若干矩阵式布置的分离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芯线姿态整形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材整平装置包括芯线夹平装置和线材转平装置,以及用于观察线材姿态的光学检测装置;
所述芯线夹平装置包括一对芯线夹爪、夹爪支架以及穿设在夹爪支架内的推杆,所述芯线夹爪其中部开有导向槽,其尾部铰接在夹爪支架上,其头部具有与芯线外形匹配的夹头;
所述推杆头部安装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设有与导向槽配合的凸起;
所述线材转平装置包括转动安装在夹爪支架上的转盘和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甘宝连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森佳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