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路导通结构和家用电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8280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6 00: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电路导通结构和家用电器,其中,电路导通结构包括:底座上设置有电极安装位;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间隔的安装于电极安装位上,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的一端凸出于底座的顶部,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转动座,转动座设置于底座的顶部,与底座转动连接;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间隔的设置于转动座的底,第一电极片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第二电极片具有第二环形抵接面;第一电极片对应第一电极柱设置,第二电极片对应第二电极柱设置,以使电路导通结构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与第一电极柱抵接,第二环形抵接面与第二电极柱抵接的工作状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有利于提高用户使用的便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路导通结构和家用电器
本技术涉及家用电器
,特别涉及一种电路导通结构和家用电器。
技术介绍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电器使用的便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由于现有电器的电路连接结构不合理,在电器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的情况下,转动电器时需要将底座一起转动,如此,导致与电源连接的导线容易缠绕,从而使得电器与电源断开,严重时,还将由于导线的缠绕而导致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导通结构,旨在提高电器使用的便捷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电路导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极安装位;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间隔的安装于所述电极安装位上,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间隔的设置于所述转动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极片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第二电极片具有第二环形抵接面;所述第一电极片对应所述第一电极柱设置,第二电极片对应第二电极柱设置,以使电路导通结构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与第一电极柱抵接,第二环形抵接面与第二电极柱抵接的工作状态。可选地,所述电路导通结构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吸附力。可选地,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电磁铁、磁铁、磁石和金属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和/或,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电磁铁、磁铁、磁石和金属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可选地,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或第二电极片。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片上具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电极片上具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第一磁性体和/或第二磁性体,所述第一磁性体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第二磁性体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安装槽和第二安装槽的槽口面向转动座的底面开设。可选地,所述转动座面向底座的一侧形成有容置空间,在容置空间中设置有呈环形设置的隔离筋,将容置空间分隔形成第一容置槽和第二容置槽;所述第一电极片安装于所述第一容置槽内,所述第二电极片安装于所述第二容置槽内。可选地,所述第一容置槽底部开设有第一插接口和/或第二容置槽的槽底开设有第二插接口;所述第一电极片上设置有第一插接片和/或第二电极片上设置有第二插接片,所述第一插接片插设于所述第一插接口中,第二插接片插接于所述第二插接口中。可选地,所述第一电极片呈圆形设置,所述第二电极片呈环形设置,所述第一电极片位于所述第二电极片所围成的区域内。本申请进一步提出一种家用电器,包括电器本体和电路导通结构,所述电器本体安装在电路导通结构的转动座上,电器本体的电路与电路导通结构的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电连接;其中,电路导通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极安装位;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间隔的安装于所述电极安装位上,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间隔的设置于所述转动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极片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第二电极片具有第二环形抵接面;所述第一电极片对应所述第一电极柱设置,第二电极片对应第二电极柱设置,以使电路导通结构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与第一电极柱抵接,第二环形抵接面与第二电极柱抵接的工作状态。本技术技术方案中,通过在底座上设置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并且将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的顶部凸出与底座顶部设置,同时在转动座的底部设置与第一电极柱对应的第一电极片(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与第二电极柱对应的第二电极片(具有第二环形抵接面),如此,在转动座相较于底座转动的过程中,第一电极柱的顶部始终与第一电极片抵接,第二电极柱的顶部始终与第二电极片抵接,从而使得转动座转动的过程中,底座可以静止,并且可以保持转动座的通电,从而在电器通过导线与电源电连接的情况下,转动电器时需不要转动底座,如此,避免导线缠绕电源断开的现象出现,有利于用户对电器的使用,提高用户使用的满意度。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电路导通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电路导通结构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电路导通结构的底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电路导通结构的转动座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电路导通结构的电极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电路导通结构又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号说明: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转动座200底座110第一插接口120第二插接口200底座220第一磁性件231第一电极柱232第二电极柱230电极板310第一磁性体320第二磁性体510第一电极片511第一安装槽512第一插接片520第二电极片521第二安装槽522第二插接片130隔离筋150第一容置槽160第二容置槽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另外,在本技术中涉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路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n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极安装位;/n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间隔的安装于所述电极安装位上,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n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n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间隔的设置于所述转动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极片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第二电极片具有第二环形抵接面;/n所述第一电极片对应所述第一电极柱设置,第二电极片对应第二电极柱设置,以使电路导通结构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与第一电极柱抵接,第二环形抵接面与第二电极柱抵接的工作状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上设置有电极安装位;
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所述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间隔的安装于所述电极安装位上,第一电极柱和第二电极柱的一端凸出于所述底座的顶部,另一端用于与电源连接;
转动座,所述转动座设置于所述底座的顶部,与所述底座转动连接;
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所述第一电极片和第二电极片间隔的设置于所述转动座的底部,所述第一电极片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第二电极片具有第二环形抵接面;
所述第一电极片对应所述第一电极柱设置,第二电极片对应第二电极柱设置,以使电路导通结构具有第一环形抵接面与第一电极柱抵接,第二环形抵接面与第二电极柱抵接的工作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导通结构还包括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所述第一磁性件设置在所述底座上,所述第二磁性件设置在所述转动座上,所述第一磁性件和第二磁性件之间具有磁性吸附力。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磁性件包括电磁铁、磁铁、磁石和金属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和/或,
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电磁铁、磁铁、磁石和金属铁中的一种或者多种。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磁性件包括所述第一电极片和/或第二电极片。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导通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极片上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志金凌琳杨成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当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