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施昭彰专利>正文

环剥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8 阅读:19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环剥钳,设有一具有两钳座的钳子,各钳座相对形成具咬合齿的钳口,钳座的上、下侧各设有一刀片,各刀片朝钳口的侧缘略凸出钳口而形成一刀口。各钳座上穿设数个纵向分布穿孔,各刀片在异于钳座另侧设有数块压板,各压板与刀片间设成齿形平面啮合结构,各刀片相对于钳座穿孔位置设有长条孔,各压板设有穿孔,并以螺栓螺合一体。将钳座夹持枝干,使刀片刀口咬入树片内,环剥钳在枝干上旋转一圈使树皮在枝干上形成环状剥除,具有快速且正确的以环状剥除树皮的功效。(*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环剥钳本技术涉及一种林业园艺领域园艺专用的切割工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在栽种果树时便于环状剥去树皮的环剥钳。为使果树更容易形成花芽或繁殖新株,目前一种方式是将果树的树枝木质部以外的表皮剥除,在剥除树皮时以刀片沿着树枝外径划出两道环状刀痕,再将两刀痕间的树皮予以剥除,以此形成一环状的剥除部,如此使果树的水份得以继续由木质部输送,而树叶进行光合作用所生成的养份,则无法通过环状剥皮部往树干输送,故树枝剥皮上方便会累积光合作用的产物,而促成花芽分化或可因施行空中压条而促进剥皮的上方产生新根而形成新植株。但是目前此种现有的果树剥除树皮的方式,由于需要人工以刀片将树枝形成环状的剥皮部,不但在切割树枝时费时且不方便,而且由于用人工以刀片一一割出刀痕,故而切入的刀痕便会深浅不一,以致于造成树皮不易剥除,甚至会发生因刀片切割太深而伤及木质部的情况。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果树剥除树皮的方式仍存在有诸多的缺陷,而丞待加以改进。有鉴于上述现有的果树剥除树皮的方式存在的缺陷,本设计人基于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本技术。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果树剥除树皮的方式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环剥钳,使其具有可快速且正确的以环状剥除树皮的功效。本技术的目的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依据本技术提出的一种环剥钳,其设有一具有两个钳座的钳子,各钳座相对形成设有具有咬合齿-->的钳口,其特征在于:该钳座的上、下侧各设有一刀片,各刀片朝钳口的侧缘略凸出钳口而形成一刀口。本技术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前述的环剥钳,其中所述的各钳座其上穿设有数个成纵向分布的穿孔,而各刀片在异于钳座的另侧设有数块压板,各压板与刀片间为设成齿形平面啮合的结构,而在各刀片相对于钳座穿孔的位置,则设有相应数量的长条孔,并在各压板上各设有一穿孔。前述的环剥钳,其中所述的压板与刀片其设成齿形平面啮合的结构,是在各刀片异于钳座的另面,具体是在表面形成设有锯齿状分布的齿形面,另在各压板朝刀片的侧面上形成设有与刀片齿形面相啮合的齿形面。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积极效果。由以上的技术方案可知,本技术主要是在钳子两钳座的上、下侧,各螺设定位有一刀片,并使各刀片的刀口皆朝向钳口并略凸出于钳座的边缘;借此利用具有刀片的钳座夹持枝干,使刀片的刀口咬入于树片内,再将环剥钳在枝干上旋转一圈,使树皮顺着刀口的刀痕在枝干上形成环状的剥除,借以抑制光合作用的产物往枝条基部运移,而有利于花芽分化形成花芽,或有利于空中压条促进生根繁殖新植株。综上所述,本技术与现有的果树剥除树皮方式相比较,可使环状剥除树皮的工作变得方便、快速且精确,而具有可快速且正确的以环状剥除树皮的功效。其不论在结构上或功能上皆有较大改进,并产生了好用及实用的效果,而确实具有增进的功效,从而更加适于实用,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本技术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详细给出。图1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外观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咬合于树干时的纵向剖视图。-->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提出的环剥钳其具体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请参阅图1、图2所示,本技术环剥钳,设有一钳子40,该钳子40设有两个可夹设成一钳口42的钳座41,各钳座41朝钳口的一侧形成设有弧形凹入的咬合齿43,其中各钳座41上穿设有数个成纵向分布的穿孔410,并在各钳座41的上、下两侧各设有一刀片10,该各刀片10朝钳口42的侧缘为一刀口11,并使各刀片10在相异于钳座41的另面,则在表面形成设有齿形分布的齿形面12,再在该刀片10相对于钳座41穿孔410的位置分别设有相对的长条孔13,在各刀片10齿形面12的外侧设有相对于长条孔13数量的压板20,该各压板20朝刀片10的侧面上则形成设有可与刀片10齿形面12相啮合的齿形面21,并在各压板20上各设有一穿孔22;借此,当组合时,可将相应于钳座41的穿孔数量的螺栓30,依次穿过钳座41的上下压板20的穿孔22、上下刀片10的长条孔13及钳座41本身的穿孔410,并以螺帽31与该螺栓30形成螺合,以螺合的迫紧力,将刀片10螺紧压制于钳座41的上、下侧(如图1所示),并使四个刀片10凸出于钳口的长度一致,以此而构成本技术专用于可环状剥除树皮的环剥钳。请再参阅图3所示,为本技术咬合于枝干时的纵向剖视图,本技术的刀片10的刀口11部份为可调整凸出于钳座41边缘长短的结构设计,可使本技术在咬合于枝干时,将本技术的刀片10的刀口11调整成恰可切入树皮51而略深入于木质部52(如图3所示),钳座41的咬合齿43则咬合于树皮51的表皮,如此,操作者仅需将环剥钳在枝干50上旋转半圈,便可利用刀口11在枝干50上环切出二道刀痕,并在旋转的同时,由于钳座41的咬合齿43咬住于树皮51的形成层,故而便可利用咬合齿43将树皮51的形成层顺着刀痕在枝干50上形成环状-->的剥除,以此可以实现本技术快速、方便地将树皮51形成环状剥除的良好功效;另外,本技术利用压板20与刀片10间形成齿形啮合的结构设计(如图1、图2及图3所示),主要是使上、下刀片10的刀口11的凸出长度,得以借刀片10的齿形面12与压板20齿形面21啮合的齿数,来控制使上、下刀片10刀口11凸出于钳座41边缘的长度得以一致,另利用齿形相互啮合的结构设计,亦可有效地使刀片10压制定位于钳座41上,避免刀片10受到抗力便会出现滑移的现象;另外,本技术在刀片10上利用具有长条孔13的结构设计,亦方便于调整刀口11凸出于钳座41的长短,使本技术得以切割不同厚、薄的树皮51。以上所述,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环剥钳,其设有一具有两个钳座的钳子,各钳座相对形成设有具有咬合齿的钳口,其特征在于:该钳座的上、下侧各设有一刀片,各刀片朝钳口的侧缘略凸出钳口而形成一刀口。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剥钳,其设有一具有两个钳座的钳子,各钳座相对形成设有具有咬合齿的钳口,其特征在于:该钳座的上、下侧各设有一刀片,各刀片朝钳口的侧缘略凸出钳口而形成一刀口。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剥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各钳座其上穿设有数个成纵向分布的穿孔,而各刀片在异于钳座的另侧设有数块压板,各压板与刀片间为设成齿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昭彰
申请(专利权)人:施昭彰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