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7775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锂离子电池本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且位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第一壳体的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对锂离子电池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发生碰撞和挤压时,锂离子电池本体发生变形,从而造成损坏,夹板通过第二弹簧可对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极片进行固定,同时起到传输电力的作用,当导电柱的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本体极片的顶部贴合时,使得导电效率更高,导电效果更好,达到了提升导电率,不易出现接口松动和无法使用的情况,增加了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
本技术涉及锂离子电池
,具体为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
技术介绍
锂离子电池是一种二次电池(充电电池),它主要依靠锂离子在正极和负极之间移动来工作,在充放电过程中,Li+在两个电极之间往返嵌入和脱嵌:充电时,Li+从正极脱嵌,经过电解质嵌入负极,负极处于富锂状态;放电时则相反,它是把锂离子嵌入碳(石油焦炭和石墨)中形成负极(传统锂电池用锂或锂合金作负极),正极材料常用LixCoO2,也用LixNiO2,和LixMnO4,电解液用LiPF6+二乙烯碳酸酯(EC)+二甲基碳酸酯(DMC),石油焦炭和石墨作负极材料无毒,且资源充足,锂离子嵌入碳中,克服了锂的高活性,解决了传统锂电池存在的安全问题,正极LixCoO2在充、放电性能和寿命上均能达到较高水平,使成本降低。锂离子电池在安装使用中,常会发生接口处松动,导致导电效率较低,无法正常使用的情况发生,且锂离子电池在安装后没有保护结构,在发生碰撞或挤压后,易发生变形,导致锂离子电池的使用寿命降低,因此我们需要提出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可提升导电率,不易出现接口松动和无法使用的情况,具有保护结构,增加了使用寿命,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锂离子电池本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且位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所述槽口的内腔设置有导电柱,所述导电柱的底部贯穿槽口并延伸至第一壳体的内腔,所述导电柱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侧设置等距设置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所述夹板的内侧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电极片贴合。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部与导电柱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杆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所述固定杆外侧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套管,所述第一弹簧的底部与套管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套管的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顶部贴合,所述固定杆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所述套管的内侧与第二弹簧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套管为铜管,所述固定杆为铜杆,所述第一弹簧为铜弹簧。优选的,所述槽口内腔的两侧均连通有滑槽,所述滑槽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的内侧与导电柱的外侧固定安装。优选的,所述滑槽开设于第一壳体的内壁,所述导电柱的顶部贯穿槽口并延伸至槽口的外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等距开设有第二散热槽,所述第二壳体的正面和背面均等距开设有第一散热槽。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所述第二壳体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所述卡块滑动插接于卡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底部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所述第二壳体顶部的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块,所述凸块滑动插入凹槽的内腔。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一侧且位于凹槽的外侧开设有圆槽,所述圆槽内腔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的底部贯穿第一壳体和凸块并延伸至凹槽内腔的一侧。优选的,所述导电柱为铜柱,所述夹板为铜板,所述第二弹簧为铜弹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第一壳体的设置,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可对锂离子电池本体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发生碰撞和挤压时,锂离子电池本体发生变形,从而造成损坏,夹板通过第二弹簧可对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极片进行固定,同时起到传输电力的作用,电力通过限位机构传输至导电柱,导电柱可在槽口的内腔进行移动,当导电柱的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本体极片的顶部贴合时,使得导电效率更高,导电效果更好,达到了提升导电率,不易出现接口松动和无法使用的情况,增加了锂离子电池使用寿命的效果;2、本技术通过卡块的设置,卡块与卡槽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对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之间进行固定,凸块插入凹槽的内腔,固定螺栓对凸块进行固定,增加了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之间的稳定性,导电柱通过滑槽和滑块的相互配合可在槽口的内腔移动,导电柱便于进行接线或安装,使得锂离子电池极片在导电时更加稳定,在进行安装时,导电柱在槽口的内腔移动一定的距离,当导电柱的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极片贴合时,可增加导电效果,夹板可对锂离子电池本体的极片进行固定,同时夹板为铜板具有极佳的导电效果,夹板可把电力传输至第二弹簧,第二弹簧把电力传输至套管,最后把电力输送至导电柱上。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壳体内部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图2中A区放大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凸块剖面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第一壳体;2、导电柱;3、第一散热槽;4、第二壳体;5、固定螺栓;6、圆槽;7、卡块;8、卡槽;9、固定杆;10、滑槽;11、滑块;12、锂离子电池本体;13、套管;14、第一弹簧;15、第二弹簧;16、夹板;17、凹槽;18、凸块;19、槽口;20、第二散热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第一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锂离子电池本体12,第一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锂离子电池本体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4,第一壳体1的正面和背面均等距开设有第二散热槽20,第二壳体4的正面和背面均等距开设有第一散热槽3,第一壳体1底部的两侧均开设有卡槽8,第二壳体4顶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卡块7,卡块7滑动插接于卡槽8的内腔,第一壳体1底部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凹槽17,第二壳体4顶部的正面和背面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凸块18,凸块18滑动插入凹槽17的内腔,第一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凹槽17的外侧开设有圆槽6,圆槽6内腔的底部螺纹连接有固定螺栓5,固定螺栓5的底部贯穿第一壳体1和凸块18并延伸至凹槽17内腔的一侧;通过卡块7的设置,卡块7与卡槽8相互配合使用,便于对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4之间进行固定,凸块18插入凹槽17的内腔,固定螺栓5对凸块18进行固定,增加了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4之间的稳定性,第一壳体1和第二壳体4可对锂离子电池本体12起到保护作用,防止在发生碰撞和挤压时,锂离子电池本体12发生变形,从而造成损坏。第一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19,槽口19的内腔设置有导电柱2,槽口19内腔的两侧均连通有滑槽10,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1,滑块11的内侧与导电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锂离子电池本体(12),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锂离子电池本体(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19),所述槽口(19)的内腔设置有导电柱(2),所述导电柱(2)的底部贯穿槽口(19)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腔,所述导电柱(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侧设置等距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16),所述夹板(16)的内侧与锂离子电池本体(12)的电极片贴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包括第一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腔固定安装有锂离子电池本体(12),所述第一壳体(1)的一侧且位于锂离子电池本体(12)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第二壳体(4),所述第一壳体(1)顶部的两侧均开设有槽口(19),所述槽口(19)的内腔设置有导电柱(2),所述导电柱(2)的底部贯穿槽口(19)并延伸至第一壳体(1)的内腔,所述导电柱(2)底部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限位机构,所述限位机构的内侧设置等距设置有第二弹簧(15),所述第二弹簧(1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夹板(16),所述夹板(16)的内侧与锂离子电池本体(12)的电极片贴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杆(9),所述固定杆(9)的顶部与导电柱(2)的底部固定安装,所述固定杆(9)的底部固定安装有第一弹簧(14),所述固定杆(9)外侧的底部滑动连接有套管(13),所述第一弹簧(14)的底部与套管(13)内腔的底部固定安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套管(13)的底部与锂离子电池本体(12)的顶部贴合,所述固定杆(9)两个为一组共有两组,所述套管(13)的内侧与第二弹簧(15)的一侧固定安装,所述套管(13)为铜管,所述固定杆(9)为铜杆,所述第一弹簧(14)为铜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升软包锂离子电池极片导电率的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19)内腔的两侧均连通有滑槽(10),所述滑槽(10)的内腔滑动连接有滑块(11),所述滑块(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长兵吴训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国巨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