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封极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7425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固封极柱,包括上出线端、真空灭弧室、下出线端和环氧树脂绝缘体,上出线端与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电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底部设置有动导电杆,动导电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触指,动导电杆的底端连接有螺杆,螺杆通过软连接件与下出线端电连接;软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三组弹性支脚,弹性支脚包括依次相连的第一折弯部、第二折弯部及支撑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其中两个弹性支脚的支撑部抵在环氧树脂绝缘体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一锁紧件进行固定,第三个弹性支脚的支撑部抵在下出线端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二锁紧件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定,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够保证绝缘拉杆活动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固封极柱
本技术涉及高压电器
,具体涉及一种固封极柱。
技术介绍
固封极柱是将真空灭弧室和断路器的导电部件同时嵌入到环氧树脂这类容易固化的固体绝缘材料中形成极柱,使整个断路器极柱成为一个整体的部件。一般的固封极柱包括上出线端、真空灭弧室、下出线端、软连接件和环氧树脂绝缘体,所述真空灭弧室的底部设置有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触指,动导电杆的底端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底端连接有绝缘拉杆,所述螺杆通过软连接件与下出线端电连接。其中,软连接件为长条形结构,软连接件的一端套接与螺杆上,软连接件的另一端通过可导电的螺丝与下出线端固定连接,绝缘拉杆带动螺杆运动并使软连接件产生形变和复原的动作,由于软连接件受力不均匀,引起其很容易产生不可逆变形,使其稳定性变差,并且大大缩短了软连接件的使用寿命,同时影响绝缘拉杆活动的稳定性。因此,市场上亟需一种结构稳定的固封极柱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封极柱,本技术结构稳定,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能够保证绝缘拉杆活动的稳定性。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固封极柱,包括上出线端、真空灭弧室、下出线端和环氧树脂绝缘体,所述真空灭弧室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内,所述上出线端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上并与真空灭弧室的静端电连接,真空灭弧室的底部设置有动导电杆,所述动导电杆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触指,动导电杆的底端连接有螺杆,螺杆的底端连接有绝缘拉杆,所述螺杆通过软连接件与设置在环氧树脂绝缘体上的下出线端电连接;所述软连接件包括连接主体及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连接主体侧部的三组形状相同的弹性支脚,所述连接主体上开设有供螺杆穿过的通孔,所述弹性支脚包括依次相连的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折弯部、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折弯部及平行于连接主体的支撑部,第一折弯部和第二折弯部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其中两个弹性支脚的支撑部抵在环氧树脂绝缘体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一锁紧件进行固定,第三个弹性支脚的支撑部抵在下出线端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二锁紧件进行固定。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软连接件受力均匀,并且软连接件上均匀设置于连接主体上的三个弹性支脚具有良好的弹性,不易产生永久变形,因此该软连接件的结构十分稳定,其使用寿命较长,进而保证了绝缘拉杆活动的稳定性,大大降低了固封支柱的维护工作量以及维护成本。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折弯部的长度大于第二折弯部的长度,并且第一折弯部的斜度小于第二折弯部的斜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弹性支脚能够承受的极限压力增大,从而降低软连接件的损坏几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软连接件为铜铁合金材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软连接件兼具良好的韧性以及导电性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锁紧件包括锁紧柱及设置于锁紧柱上的压头,所述环氧树脂绝缘体的内端面上开设有与锁紧柱相适配的锁紧孔,所述锁紧柱贯穿对应弹性支脚的支撑部伸入对应的锁紧孔,并且所述锁紧柱与对应的锁紧孔过盈配合,所述压头抵在对应弹性支脚的支撑部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其中两个弹性支脚的支撑部快速固定于环氧树脂绝缘体的内端面上,操作十分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头的周侧均匀设置有多个供拆卸工具卡入的方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拆卸工具卡紧端卡入方槽中,向外拉动拆卸工具即可将第一锁紧件拔出,利于软连接件的拆卸更换操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锁紧孔内壁上沿轴向设置有多个环形定位槽,所述锁紧柱上设有与所述环形定位槽相契合的环形定位凸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提高第一锁紧件的轴向抗拉阻力,进而提高其安装的稳固性。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环形定位槽和环形定位凸部均呈半水滴形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第一锁紧件便于安装但难于松脱,进一步提升了第一锁紧件安装的便利性以及稳固定。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出线端的内端面上开设有螺孔,所述第二锁紧件为导电螺丝,第二锁紧件贯穿对应弹性支脚的支撑部并与所述螺孔螺纹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将第三个弹性支脚的支撑部快速固定于下出线端的内端面上,操作十分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锁紧件与对应弹性支脚的支撑部之间夹设有第一垫片,所述第二锁紧件与对应弹性支脚的支撑部之间夹设有第二垫片。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避免第一锁紧件与第二锁紧件锁紧时应力集中于各自对应的支撑部上,从而起到保护软连接件的作用,有利于提升软连接件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的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第一锁紧件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软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上出线端;2、真空灭弧室;3、下出线端;4、环氧树脂绝缘体;5、动导电杆;6、螺杆;7、绝缘拉杆;8、软连接件;9、连接主体;10、弹性支脚;11、通孔;12、第一折弯部;13、第二折弯部;14、支撑部;15、第一锁紧件;16、第二锁紧件;17、锁紧柱;18、压头;19、锁紧孔;20、方槽;21、环形定位槽;22、环形定位凸部;23、螺孔;24、导电螺丝;25、第一垫片;26、第二垫片;27、弹簧触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固封极柱,如附图1~3所示,包括上出线端1、真空灭弧室2、下出线端3和环氧树脂绝缘体4,所述真空灭弧室2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4内,所述上出线端1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4上并与真空灭弧室2的静端电连接,真空灭弧室2的底部设置有动导电杆5,所述动导电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触指27,动导电杆5的底端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底端连接有绝缘拉杆7,所述螺杆6通过软连接件8与设置在环氧树脂绝缘体4上的下出线端3电连接;所述软连接件8包括连接主体9及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连接主体9侧部的三组形状相同的弹性支脚10,所述连接主体9与弹性支脚10为一体的,所述连接主体9上开设有供螺杆6穿过的通孔11,所述上设有台阶,所述动导电杆5将连接主体9压设在该台阶上,所述弹性支脚10包括依次相连的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折弯部12、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折弯部13及平行于连接主体9的支撑部14,第一折弯部12和第二折弯部13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其中两个弹性支脚10的支撑部14抵在环氧树脂绝缘体4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一锁紧件15进行固定,第三个弹性支脚10的支撑部14抵在下出线端3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二锁紧件16进行固定,第一锁紧件15为绝缘材质制成,第二锁紧件16为导电材质制成。该软连接件8的自身结构以及安装结构使其受力更加均匀,并且软连接件8上均匀设置于连接主体9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固封极柱,包括上出线端(1)、真空灭弧室(2)、下出线端(3)和环氧树脂绝缘体(4),所述真空灭弧室(2)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4)内,所述上出线端(1)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4)上并与真空灭弧室(2)的静端电连接,真空灭弧室(2)的底部设置有动导电杆(5),所述动导电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触指(27),动导电杆(5)的底端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底端连接有绝缘拉杆(7),所述螺杆(6)通过软连接件(8)与设置在环氧树脂绝缘体(4)上的下出线端(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件(8)包括连接主体(9)及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连接主体(9)侧部的三组形状相同的弹性支脚(10),所述连接主体(9)上开设有供螺杆(6)穿过的通孔(11),所述弹性支脚(10)包括依次相连的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折弯部(12)、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折弯部(13)及平行于连接主体(9)的支撑部(14),第一折弯部(12)和第二折弯部(13)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其中两个弹性支脚(10)的支撑部(14)抵在环氧树脂绝缘体(4)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一锁紧件(15)进行固定,第三个弹性支脚(10)的支撑部(14)抵在下出线端(3)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二锁紧件(16)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固封极柱,包括上出线端(1)、真空灭弧室(2)、下出线端(3)和环氧树脂绝缘体(4),所述真空灭弧室(2)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4)内,所述上出线端(1)设置于环氧树脂绝缘体(4)上并与真空灭弧室(2)的静端电连接,真空灭弧室(2)的底部设置有动导电杆(5),所述动导电杆(5)的外壁上设置有弹簧触指(27),动导电杆(5)的底端连接有螺杆(6),螺杆(6)的底端连接有绝缘拉杆(7),所述螺杆(6)通过软连接件(8)与设置在环氧树脂绝缘体(4)上的下出线端(3)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件(8)包括连接主体(9)及沿周向均匀设置于连接主体(9)侧部的三组形状相同的弹性支脚(10),所述连接主体(9)上开设有供螺杆(6)穿过的通孔(11),所述弹性支脚(10)包括依次相连的倾斜向下延伸的第一折弯部(12)、倾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折弯部(13)及平行于连接主体(9)的支撑部(14),第一折弯部(12)和第二折弯部(13)形成一个“V”字形结构,其中两个弹性支脚(10)的支撑部(14)抵在环氧树脂绝缘体(4)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一锁紧件(15)进行固定,第三个弹性支脚(10)的支撑部(14)抵在下出线端(3)的内端面上并通过第二锁紧件(16)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折弯部(12)的长度大于第二折弯部(13)的长度,并且第一折弯部(12)的斜度小于第二折弯部(13)的斜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固封极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软连接件(8)为铜铁合金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肇灿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浦泰高压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