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9695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包括树脂罐、抽树脂泵、第一阀门、槽车、第一搅拌装置、排树脂泵、第二阀门、循环罐、第二搅拌装置、循环泵、研磨机、干燥器、第三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下料桶;抽树脂泵连接在树脂罐的出口,并通过第一阀门连接槽车,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槽车内;排树脂泵连接在槽车的出口,并通过第二阀门连接循环罐,第二搅拌装置设置在循环罐内;循环泵连接在循环罐的出口,循环泵的出口一端连接研磨机,研磨机与循环罐连接,循环泵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干燥器;干燥器内设置第三搅拌装置和加热装置,下料桶可拆卸地连接在干燥器的出口。本实用解决了传统水泥固化工艺对环境要求高、普适性差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压水堆核电站固体废弃物处理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国内核电站废弃树脂的处理工艺普遍为水泥固化工艺,具体工艺如下:将废弃树脂抽到废物处理中心,在特制钢桶中加定量的废弃树脂、水泥、水等介质进行搅拌,搅拌均匀之后静置一段时间,取部分样品测试固化体性能,性能合格后运至特定的存储地点存放,该工艺存在固化体对环境要求高、普适性差以及增加了固体放射性废物的数量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弥补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本技术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予以解决: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包括树脂罐、抽树脂泵、第一阀门、槽车、第一搅拌装置、排树脂泵、第二阀门、循环罐、第二搅拌装置、循环泵、研磨机、干燥器、第三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下料桶;所述抽树脂泵连接在所述树脂罐的出口,并通过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槽车,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槽车内;所述排树脂泵连接在所述槽车的出口,并通过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所述循环罐,所述第二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罐内;所述循环泵连接在所述循环罐的出口,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一端连接所述研磨机,所述研磨机与循环罐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内设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下料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干燥器的出口。优选地,所述干燥器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下部作为所述干燥器的出口与所述下料桶可拆卸地连接。优选地,所述研磨机为球磨机。优选地,还包括氮气源,所述氮气源与所述干燥器连接,用于使所述干燥器内处于无氧环境。优选地,还包括超压机,所述超压机用于将所述下料桶内的物料进行压缩成饼。优选地,还包括水泥灌浆装置和灌浆桶,所述灌浆桶的体积大于所述下料桶的体积,所述灌浆桶用于装所述下料桶内压缩后的压饼,所述水泥灌浆装置用于向所述灌浆桶内罐装水泥以固定所述灌浆桶内的压饼。优选地,所述下料桶的体积为165L,所述灌浆桶的体积为200L。优选地,所述下料桶和所述灌浆桶均为钢桶。优选地,还包括转运车和辐射监测台,所述转运车用于运载所述灌浆桶,所述辐射监测台用于检测所述灌浆桶内物料的辐射水平。本技术与现有技术对比的有益效果包括:与传统的水泥固化工艺相比,本技术的废弃树脂处理系统采用循环研磨后经干燥的处理方式,运行安全方便,减容效果明显,固体废弃物总量可以减少90%,解决了水泥固化工艺对环境要求高、普适性差的问题。进一步地,在干燥器内采用无氧、低温(不超过180℃)、负压的处理条件,没有尾气处理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的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的超压机将下料桶内的物料进行压缩成饼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的水泥灌浆装置和灌浆桶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中的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的转运车和辐射监测台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并结合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顶、底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如图1-4所示,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包括树脂罐1、抽树脂泵2、第一阀门3、槽车4、第一搅拌装置5、排树脂泵6、第二阀门7、循环罐8、第二搅拌装置9、循环泵10、研磨机11、干燥器12、第三搅拌装置14、加热装置15和下料桶13;抽树脂泵2连接在树脂罐1的出口,并通过第一阀门3连接槽车4,第一搅拌装置5设置在槽车4内;排树脂泵6连接在槽车4的出口,并通过第二阀门7连接循环罐8,第二搅拌装置9设置在循环罐9内;循环泵10连接在循环罐9的出口,循环泵10的出口一端连接研磨机11,研磨机11与循环罐9连接,循环泵10的出口另一端连接干燥器12;干燥器12内设置第三搅拌装置14和加热装置15,下料桶13可拆卸地连接在干燥器12的出口,其中,干燥器12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下部作为干燥器的出口与下料桶可拆卸地连接,研磨机为球磨机。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还包括氮气源16,氮气源16与干燥器12连接,用于使干燥器内处于无氧环境。如图2所示,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还包括超压机17,超压机17用于将下料桶13内的物料进行压缩成饼,如图3所示,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还包括水泥灌浆装置19和灌浆桶18,灌浆桶18的体积大于下料桶13的体积,本例中,下料桶13的体积为165L的钢桶,灌浆桶18的体积为200L的钢桶,灌浆桶18用于装下料桶内压缩后的压饼,水泥灌浆装置19用于向灌浆桶18内罐装水泥以固定灌浆桶内的压饼。如图4所示,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还包括转运车20和辐射监测台21,转运车20用于运载灌浆桶18,辐射监测台21用于检测灌浆桶18内物料的辐射水平。在运行过程中,槽车4与树脂罐1连接,在槽车4内,可以控制槽车4内水和树脂的体积比,通过调整水的体积,将废弃树脂与水按体积比1:1调制,经充分搅拌后输送至循环罐8内经研磨机和循环罐的循环处理,研磨机每批可处理废弃树脂0.5m3,研磨时间为4h,研磨后废弃树脂颗粒粒径小于30μm,经循环处理后的废弃树脂颗粒进入锥形的干燥器内进行干燥,在干燥器内,保持负压、低温(不超过180℃),烘干后,废弃树脂将变成粉末状,进入下料桶内,扣盖后转运至超压机进行压缩,将超压机压力调至最大,并保压20min,以保证最大压缩比和防止反弹,超压产生的压饼,装入更大的200L钢桶中,将装有压饼的200L钢桶转运至灌浆工位,将配置好的水泥浆灌入200L桶以固定桶内压饼,使其形成独石体。灌浆完成后,随即扣盖,可以在养护工位养护24h之后,转运至辐射监测台进行检测,检测的内容为表面污染、γ辐射水平和核素分析等,经检测合格的200L桶,根据其辐射水平的高低,暂存在暂存库内的不同的区域。本技术减容效果明显,固体废弃物总量可以减少90%,可以解决水泥固化工艺对环境要求高、普适性差的问题。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等同替代或明显变型,而且性能或用途相同,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罐、抽树脂泵、第一阀门、槽车、第一搅拌装置、排树脂泵、第二阀门、循环罐、第二搅拌装置、循环泵、研磨机、干燥器、第三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下料桶;/n所述抽树脂泵连接在所述树脂罐的出口,并通过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槽车,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槽车内;/n所述排树脂泵连接在所述槽车的出口,并通过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所述循环罐,所述第二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罐内;/n所述循环泵连接在所述循环罐的出口,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一端连接所述研磨机,所述研磨机与循环罐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器;/n所述干燥器内设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下料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干燥器的出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树脂罐、抽树脂泵、第一阀门、槽车、第一搅拌装置、排树脂泵、第二阀门、循环罐、第二搅拌装置、循环泵、研磨机、干燥器、第三搅拌装置、加热装置和下料桶;
所述抽树脂泵连接在所述树脂罐的出口,并通过所述第一阀门连接所述槽车,所述第一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槽车内;
所述排树脂泵连接在所述槽车的出口,并通过所述第二阀门连接所述循环罐,所述第二搅拌装置设置在所述循环罐内;
所述循环泵连接在所述循环罐的出口,所述循环泵的出口一端连接所述研磨机,所述研磨机与循环罐连接,所述循环泵的出口另一端连接所述干燥器;
所述干燥器内设置所述第三搅拌装置和所述加热装置,所述下料桶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干燥器的出口。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器为上宽下窄的锥形,下部作为所述干燥器的出口与所述下料桶可拆卸地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堆核电站废弃树脂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研磨机为球磨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晓辉杨志舒吴迎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中电加美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