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6028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主壳体,安装于主壳体内的主控板、摄像头组件、显示屏组件,所述主壳体包括一中框,安装于中框两侧的面壳和背壳,所述摄像头组件安装于所述面壳,所述显示屏组件安装于所述背壳;所述主控板四周包裹一导热框,所述导热框内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控板侧面卡接的卡槽;所述导热框外侧面包裹一框型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导热框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分别一一对应卡接的弹性定位件;所述导热板卡接于所述中框内侧面,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中框内侧面之间抵接有导热硅胶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改善行车记录仪的散热结构,提高其散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
本技术涉及行车记录仪
,特别涉及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
技术介绍
行车记录仪即记录车辆行驶途中的影像及声音等相关资讯的仪器。安装行车记录仪后,能够记录汽车行驶全过程的视频图像和声音,可为交通事故提供证据。喜欢自驾游的人,还可以用它来记录征服艰难险阻的过程。开车时边走边录像,同时把时间、速度、所在位置都记录在录像里,相当“黑匣子”。行车记录仪需要长时间工作,且随着功能越来越多,用电量也增加,导致行车记录仪发热较为严重,而车内的密闭环境和外部太阳的直射导致其散热效果差,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旨在改善行车记录仪的散热结构,提高其散热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的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主壳体,安装于主壳体内的主控板、摄像头组件、显示屏组件,所述主壳体包括一中框,安装于中框两侧的面壳和背壳,所述摄像头组件安装于所述面壳,所述显示屏组件安装于所述背壳;所述主控板四周包裹一导热框,所述导热框内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控板侧面卡接的卡槽;所述导热框外侧面包裹一框型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导热框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分别一一对应卡接的弹性定位件;所述导热板卡接于所述中框内侧面,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中框内侧面之间抵接有导热硅胶垫。优选地,所述导热框包括相互拼接的匚型框和侧边框,所述侧边框两端卡接于所述匚型框的卡槽内,且所述匚型框和所述侧边框之间通过导热胶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定位孔设置为通孔结构。优选地,所述定位孔沿所述导热板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且所述导热板任一侧面的定位孔数量设置为五个。优选地,所述弹性定位件设置为弹簧柱塞。优选地,所述中框内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热硅胶垫的容置槽,所述导热板、导热硅胶垫及容置槽之间均通过导热胶粘接固定。优选地,所述中框设置为金属框体结构。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改善了传统行车记录仪的散热结构,将发热较为严重的主控板包裹于导热框内,导热框再通过导热板和导热硅胶垫安装在金属中框上,从而主控板产生的热量可以依次经过导热框、导热板及导热硅胶垫传递至金属中框,再发散至空气中,实现行车记录仪密闭空间的快速散热。同时,主控板、导热框、及导热板将中框分隔为左右两个空间,分别对应摄像头组件和显示屏组件,可以将发热不同的摄像头组件和显示屏组件分隔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行车记录仪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行车记录仪爆炸结构示意图;本技术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提出的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参考图1和图2,包括主壳体,安装于主壳体内的主控板1、摄像头组件2、显示屏组件3,所述主壳体包括一中框4,安装于中框4两侧的面壳5和背壳6,所述摄像头组件2安装于所述面壳5,所述显示屏组件3安装于所述背壳6;所述主控板1四周包裹一导热框,所述导热框内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控板1侧面卡接的卡槽71;所述导热框外侧面包裹一框型导热板8,所述导热板8内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81,所述导热框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81分别一一对应卡接的弹性定位件72;所述导热板8卡接于所述中框4内侧面,且所述导热板8与所述中框4内侧面之间抵接有导热硅胶垫9。应当说明的是,本申请是对行车记录仪散热结构的改进,行车记录仪的电路原理和工作原理不是本申请的改进点,且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进行赘述。本实施例改善了传统行车记录仪的散热结构,将发热较为严重的主控板1包裹于导热框内,导热框再通过导热板8和导热硅胶垫9安装在金属中框4上,从而主控板1产生的热量可以依次经过导热框、导热板8及导热硅胶垫9传递至金属中框4,再发散至空气中,实现行车记录仪密闭空间的快速散热。同时,主控板1、导热框、及导热板8将中框4分隔为左右两个空间,分别对应摄像头组件2和显示屏组件3,可以将发热不同的摄像头组件2和显示屏组件3分隔进行散热,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进一步地,所述导热框包括相互拼接的匚型框73和侧边框7374,所述侧边框7374两端卡接于所述匚型框73的卡槽71内,且所述匚型框73和所述侧边框7374之间通过导热胶粘接固定。安装时,首先将主控板1插接于匚型框73的卡槽71内,然后将侧边框7374两端插入匚型框73两端的卡槽71,此时,侧边框7374内侧的卡槽71与主控板1侧面卡接,从而将主控板1完全包裹在匚型框73和侧边框7374构成的导热框内。然后将安装有主控板1的导热框安装于框型导热板8内,具体地,导热框外侧与导热板8内侧尺寸适配。弹性定位件72具备弹性伸缩的端部凸出导热框外侧表面,安装时,将导热框沿框型导热板8端口插入,此时,弹性定位件72会受到框型导热板8内侧面的挤压,而被压缩至与导热框外侧面平齐,从而方便导热框插入框型导热板8内,当弹性定位件72移动至与定位孔81分别一一对应时,弹性定位件72失去导热板8内侧的挤压,在自身弹性恢复力作用下伸出至定位孔81内,与定位孔81一一对应卡接,从而将导热框安装在框型导热板8内侧,保证其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中框4内侧面开设有用于容置所述导热硅胶垫9的容置槽41,所述导热板8、导热硅胶垫9及容置槽41之间均通过导热胶粘接固定。将导热硅胶垫9内外两侧分别涂抹导热胶,将导热板8粘接与导热硅胶垫9内侧,再将安装有导热板8的导热硅胶垫9插入中框4内,并粘接于容置槽41内,导热硅胶垫9具备一定弹性,可以方便其粘接导热板8后安装进中框4内。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孔81设置为通孔结构,方便定位孔81的加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所述定位孔81沿所述导热板8的长度方向均匀排布,且所述导热板8任一侧面的定位孔81数量设置为五个,保证导热框与导热板8之间受力均匀,提高结构之间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定位件72设置为弹簧柱塞,弹簧柱塞为现有技术中的标准间,其具备弹性伸缩的端部为球状或半球状,可以降低弹性定位件72与导热板8内侧的摩擦力,方便导热框与导热板8之间的安装。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面壳5和背壳6通过螺丝固定于所述金属中框4两侧,提高整体结构的稳定性。以上仅为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主壳体,安装于主壳体内的主控板、摄像头组件、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包括一中框,安装于中框两侧的面壳和背壳,所述摄像头组件安装于所述面壳,所述显示屏组件安装于所述背壳;所述主控板四周包裹一导热框,所述导热框内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控板侧面卡接的卡槽;所述导热框外侧面包裹一框型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导热框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分别一一对应卡接的弹性定位件;所述导热板卡接于所述中框内侧面,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中框内侧面之间抵接有导热硅胶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包括主壳体,安装于主壳体内的主控板、摄像头组件、显示屏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壳体包括一中框,安装于中框两侧的面壳和背壳,所述摄像头组件安装于所述面壳,所述显示屏组件安装于所述背壳;所述主控板四周包裹一导热框,所述导热框内侧开设有与所述主控板侧面卡接的卡槽;所述导热框外侧面包裹一框型导热板,所述导热板内侧面均匀开设有若干定位孔,所述导热框外侧面设有与所述定位孔分别一一对应卡接的弹性定位件;所述导热板卡接于所述中框内侧面,且所述导热板与所述中框内侧面之间抵接有导热硅胶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WIFI隐藏式智能行车记录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热框包括相互拼接的匚型框和侧边框,所述侧边框两端卡接于所述匚型框的卡槽内,且所述匚型框和所述侧边框之间通过导热胶粘接固定...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厚东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旺德和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