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57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5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包括静电手环本体、指套、挂绳及与电源按钮相适应的按压凸起,所述按压凸起设置于所述指套上,所述挂绳一端与所述指套相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静电手环本体相接。通过带有按压凸起的指套,实现对采用凹陷设计的电源按钮的按压操作,解决了电源按钮不容易按压操作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借助锐利物体与电源按钮接触时由于滑脱造成按压时间不够,甚至划伤电源按钮的情况出现;将指套连接在静电手环本体上,便于操作者及时准确的对指套的发现使用,同时避免了人体的静电释放对元器件造成的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
本技术属于服务器配件
,具体地说是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
技术介绍
电源按钮是服务器中必备的部件,目前电源按钮越来越多的采用在前置面板处的凹陷设计,防止在使用过程中不经意的触碰,但是也带来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采用凹陷设计后,服务器使用人员不易对电源按钮进行按压操作。二、当人员使用手指无法触碰电源按钮而借助笔尖等锐利物体按压时,无法长时间准确按压住电源按钮。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凹陷设计的电源按钮在按压过程中出现操作不便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本技术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包括静电手环本体、指套、挂绳及与电源按钮相适应的按压凸起,所述按压凸起设置于所述指套上,所述挂绳一端与所述指套相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与所述静电手环本体相接。通过带有按压凸起的指套,实现对采用凹陷设计的电源按钮的按压操作,解决了电源按钮不容易按压操作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借助锐利物体与电源按钮接触时由于滑脱造成按压时间不够,甚至划伤电源按钮的情况出现;将指套连接在静电手环本体上,便于操作者及时准确的对指套的发现使用,同时避免了人体的静电释放对元器件造成的损伤。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按压凸起自由端的端面为平面。平面的按压凸起端面增加了与电源按钮的有效接触面积,防止接触时的打滑产生。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按压凸起为柱型。柱型的按压凸起设计便于操作者操作按压凸起与电源按钮时的控制。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指套包括第一贴合部和第二贴合部,所述第一贴合部与手指的指肚部分相贴合,所述第二贴合部与手指的指甲部分相贴合,所述第一贴合部的弧度大于第二贴合部的弧度。通过第一贴合部的弧度大于第二贴合部的弧度设计,提高将指套罩在手指上的便利性以及佩戴的舒适度。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按压凸起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部外侧。第一贴合部相对于手指的指肚部分,因此提高了操作按压凸起与电源按钮接触的便利性。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挂绳与所述第二贴合部靠近指套敞口的边缘相接。为指套自由的活动增加了有效空间。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连接组件包括过度配合的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挂绳相接,所述第二连接部固定设置于所述静电手环本体上。通过连接组件实现指套与静电手环本体的可拆分式的组合连接,适时降低静电手环本体的移动负载。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第一连接部上贯穿有通孔,所述第二连接部上固定连接有于所述通孔相配合的连接杆。通过将第一连接部套在第二连接部上,使通孔与连接杆之间形成过度配合,防止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的滑脱。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还有,上述指套为软体材质。通过软体材质的选用提高佩戴指套的舒适度以及对手指粗细的适应。从以上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带有按压凸起的指套,实现对采用凹陷设计的电源按钮的按压操作,解决了电源按钮不容易按压操作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借助锐利物体与电源按钮接触时由于滑脱造成按压时间不够,甚至划伤电源按钮的情况出现;将指套连接在静电手环本体上,便于操作者及时准确的对指套的发现使用,同时避免了人体的静电释放对元器件造成的损伤。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的连接组件拆解示意图。附图中:1、静电手环本体,2、指套,21、第一贴合部,22、第二贴合部,3、按压凸起,4、挂绳,5、连接组件,51、第一连接部,511、通孔,52、第二连接部,521、连接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得本技术的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具体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下面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保护的范围。如附图所示,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包括静电手环本体1、指套2、挂绳4及与电源按钮相适应的按压凸起3,所述按压凸起3设置于所述指套2上,所述挂绳4一端与所述指套2相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所述静电手环本体1相接。通过带有按压凸起3的指套2,实现对采用凹陷设计的电源按钮的按压操作,解决了电源按钮不容易按压操作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借助锐利物体与电源按钮接触时由于滑脱造成按压时间不够,甚至划伤电源按钮的情况出现;将指套2连接在静电手环本体1上,便于操作者及时准确的对指套2的发现使用,同时避免了人体的静电释放对元器件造成的损伤。所述按压凸起3为柱型,且按压凸起3自由端的端面为平面。柱型的按压凸起3设计便于操作者操作按压凸起3与电源按钮时的控制;平面的按压凸起3端面增加了与电源按钮的有效接触面积,防止接触时的打滑产生。所述指套2包括第一贴合部21和第二贴合部22,所述第一贴合部21与手指的指肚部分相贴合,所述第二贴合部22与手指的指甲部分相贴合,所述第一贴合部21的弧度大于第二贴合部22的弧度。通过第一贴合部21的弧度大于第二贴合部22的弧度设计,提高将指套2罩在手指上的便利性以及佩戴的舒适度。所述按压凸起3固定设置于所述第一贴合部21外侧。第一贴合部21相对于手指的指肚部分,因此提高了操作按压凸起3与电源按钮接触的便利性。所述挂绳4与所述第二贴合部22靠近指套2敞口的边缘相接。为指套2自由的活动增加了有效空间。所述连接组件5包括相配合的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所述第一连接部51和第二连接部52为过渡配合,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与所述挂绳4相接,所述第二连接部52固定设置于所述静电手环本体1上。通过连接组件5实现指套2与静电手环本体1的可拆分式的组合连接,适时降低静电手环本体1的移动负载。所述第一连接部51上开设有通孔511,所述第二连接部52上固定设有与所述通孔511相配合的连接杆521。通过将第一连接部51套在第二连接部52上,使通孔511与连接杆521之间形成过渡配合,防止第一连接部51与第二连接部52的滑脱。所述指套2为软体材质。通过软体材质的选用提高佩戴指套2的舒适度以及对手指粗细的适应。本技术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通过带有按压凸起的指套,实现对采用凹陷设计的电源按钮的按压操作,解决了电源按钮不容易按压操作的问题,同时避免了借助锐利物体与电源按钮接触时由于滑脱造成按压时间不够,甚至划伤电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手环本体(1)、指套(2)、挂绳(4)及与电源按钮相适应的按压凸起(3),所述按压凸起(3)设置于所述指套(2)上,所述挂绳(4)一端与所述指套(2)相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所述静电手环本体(1)相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静电手环本体(1)、指套(2)、挂绳(4)及与电源按钮相适应的按压凸起(3),所述按压凸起(3)设置于所述指套(2)上,所述挂绳(4)一端与所述指套(2)相接,另一端通过连接组件(5)与所述静电手环本体(1)相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按压凸起(3)为柱型,且按压凸起(3)自由端的端面为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指套(2)包括第一贴合部(21)和第二贴合部(22),所述第一贴合部(21)与手指的指肚部分相贴合,所述第二贴合部(22)与手指的指甲部分相贴合,所述第一贴合部(21)的弧度大于第二贴合部(22)的弧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对凹陷设计电源按钮操作的按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昌龙夏纪永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浪潮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