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93027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无人机管制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包括管制设备本体,所述管制设备本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支撑螺轴,所述支撑螺轴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支脚,所述支撑螺轴的端面和支脚的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管制设备本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腕环,所述连接腕环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腕杆,所述连接腕杆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卡杆,所述连接卡杆的底端一侧一体成型有扣钮,所述提手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扣孔,在使用时,通过上述结构便于管制设备本体的更好使用,操作简单,使用便捷,从而便于无人机的管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
本技术属于无人机管制
,具体涉及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
技术介绍
无人机行业飞速发展,给各个行业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给无人机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管理难度,随着无人机的广泛使用出现了很多飞机“黑飞”带来的潜在安全问题,经常有无人机在涉及公共安全的港口、机场,涉及国家安全的部队营地、演习场地等进行未经允许的飞行,给公共安全和国家安全带来重大安全隐患,针对这类影响公共安全或者国家安全的“黑飞”行为,现有的管理方法是通过无人机管制设备,对“黑飞”的无人机进行强制管制,即,释放无线干扰信号,隔绝无人机的控制信号,剥夺原遥控设备对无人机的控制权,全面接管无人机,实现对无人机的驱离或者迫降,但是现有的无人机管制设备需要精准瞄准被监管的无人机才能生效,且外观跟步枪类似,比较引人关注,大大降低了对违规无人机的监控效率。目前,国内于2019年5月3日授权的,授权公告号为CN208820794U的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基于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该技术改变了市面上“枪、炮”等外形的管制设备的观念,通过模块化设计改变了现有的方式布局,将所有功能模块集成于箱式壳体内,本专利技术外观隐蔽,携带方便,快速高效解决无线控制飞行器、无人机等设备带来的安全隐患,但是,该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还存在以下问题:该技术外部缺乏较好的防护,壳体与地面或桌面相互接触,造成壳体表面磨损面积相对较大,更换成本相对较高,使用较为不便,同时,通过提把进行拎提,提把与手之间缺乏辅助连接结构,提把滑脱之后壳体易从手中掉落摔坏,使用较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具有操作简单和使用便捷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包括管制设备本体,所述管制设备本体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所述安装螺孔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支撑螺轴,所述支撑螺轴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支脚,所述支撑螺轴的端面和支脚的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所述管制设备本体的上端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提手,所述提手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腕环,所述连接腕环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腕杆,所述连接腕杆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卡杆,所述连接卡杆的底端一侧一体成型有扣钮,所述提手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扣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安装螺孔和支撑螺轴均呈四角对称设置,所述支脚为弧形结构且呈环形等距分布,所述防护垫为橡胶构件且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条防滑纹。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腕环为橡胶构件且为环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腕环的四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所述通风孔为圆形结构。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连接腕杆和连接卡杆均为弹性构件且均呈对称设置。作为本技术的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扣钮和扣孔均为圆形结构且相互扣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管制设备本体在拎提时,将手缩放穿过连接腕环,并握持拿取提手,通过提手对管制设备本体进行拎提拿取,此时提手套于手腕腕部,通过连接腕环使得提手从手中滑脱后管制设备本体不易从手上掉落摔坏,通过连接腕杆底端两侧的连接卡杆与提手相互卡合,通过连接卡杆底端一侧的扣钮与扣孔相互扣合,便于连接腕环、连接腕杆和连接卡杆相对提手以及管制设备本体的拆装,操作简单,使用便捷;管制设备本体在置放时,通过管制设备本体一侧外壁四周的若干个支撑螺轴以及支脚对管制设备本体进行离地支撑,使得管制设备本体的外壁不与地面相互接触而产生大面积的磨损,同时,通过安装螺孔便于支撑螺轴以及支脚相对管制设备本体的拆装,操作简单,使用便捷。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2中的管制设备本体外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的提手外部连接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中的提手外部连接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中的提手外部连接俯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制设备本体;2、安装螺孔;3、支撑螺轴;4、支脚;5、提手;6、连接腕环;7、连接腕杆;8、连接卡杆;9、防护垫;10、防滑纹;11、防滑垫;12、通风孔;13、扣钮;14、扣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图2、图5、图6和图7,本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包括管制设备本体1,管制设备本体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2,安装螺孔2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支撑螺轴3,支撑螺轴3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支脚4,支撑螺轴3的端面和支脚4的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9,管制设备本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提手5,提手5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腕环6,连接腕环6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腕杆7,连接腕杆7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卡杆8,连接卡杆8的底端一侧一体成型有扣钮13,提手5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扣孔14,本实施例中,通过上述结构便于管制设备本体1的更好使用,操作简单,使用便捷。具体的,安装螺孔2和支撑螺轴3均呈四角对称设置,支脚4为弧形结构且呈环形等距分布,防护垫9为橡胶构件且表面一体成型有若干条防滑纹10,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螺孔2便于支撑螺轴3的旋合拆装,通过支撑螺轴3便于管制设备本体1的离地支撑,通过支脚4便于增加支撑螺轴3端部的支撑面积,通过防护垫9和防滑纹10便于支撑螺轴3和支脚4与地面之间的防滑接触。具体的,连接腕环6为橡胶构件且为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连接腕环6为橡胶构件,具有一定弹性,套于手腕处相对舒适,通过连接腕环6便于手与提手5之间的辅助连接,从而对管制设备本体1进行防坠保护。具体的,连接腕环6的四周呈等距开设有若干个通风孔12,通风孔12为圆形结构,本实施例中,通过通风孔12便于手腕皮肤与连接腕环6贴合时的通风透气。具体的,连接腕杆7和连接卡杆8均为弹性构件且均呈对称设置,本实施例中,连接腕杆7为弹性塑质L形构件,共设有两处,为连接件,连接卡杆8为弹性塑质L形构件,共设有四处,并呈对称卡于提手5的两端外部两侧。具体的,扣钮13和扣孔14均为圆形结构且相互扣合,本实施例中,扣钮13和扣孔14均为圆形结构,通过扣钮13和扣孔14便于连接卡杆8以及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制设备本体(1),所述管制设备本体(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2),所述安装螺孔(2)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支撑螺轴(3),所述支撑螺轴(3)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支脚(4),所述支撑螺轴(3)的端面和支脚(4)的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9),所述管制设备本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提手(5),所述提手(5)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腕环(6),所述连接腕环(6)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腕杆(7),所述连接腕杆(7)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卡杆(8),所述连接卡杆(8)的底端一侧一体成型有扣钮(13),所述提手(5)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扣孔(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管制设备本体(1),所述管制设备本体(1)的一侧外壁开设有若干个安装螺孔(2),所述安装螺孔(2)的内部旋合连接有支撑螺轴(3),所述支撑螺轴(3)的端部一体成型有若干个支脚(4),所述支撑螺轴(3)的端面和支脚(4)的表面共同固定连接有防护垫(9),所述管制设备本体(1)的上端中间位置处活动安装有提手(5),所述提手(5)的上端中间位置处设置有连接腕环(6),所述连接腕环(6)的底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腕杆(7),所述连接腕杆(7)的底端两侧均一体成型有连接卡杆(8),所述连接卡杆(8)的底端一侧一体成型有扣钮(13),所述提手(5)的上端两侧均开设有扣孔(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无人机管制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螺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水赠王朝暄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截飞侯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