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西门子公司专利>正文

计算机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9264 阅读:29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计算机系统具有 a)一个中央处理器系统(CP),它集中控制该计算机系统,中央处理器系统为此目的包括中央处理器(BAPM,BAPS,CAP0,…,CAP6)和一个经总线系统(B:CMY)接至这些处理器的公用存储器(CMY), b)若干外围处理器系统,控制该计算机系统的外围设备单元(LTG,DLU), c)一个恢复系统,它包含在中央处理器系统(CP)中,并执行外围设备单元的恢复,在执行中为了恢复在公用存储器(CMY)中采集要传输到外围设备单元的数据,在所述的数据传输之前,按这样的方法控制中央处理器,它们按并行方式执行采集。(*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计算机系统,特别是电话交换系统,需要启动系统(复原系统),这些启动系统在启动一个计算机系统时或在警报出现之后,应尽可能快地再次产生适合计算机系统工作的软件和硬件的状态。当第一次接通或是当计算机的设备程序系统改变或是在出现系统故障之后都需要启动计算机系统。在计算机系统,其结构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系统和外围处理器系统时,系统的启动由计算机系统的中央处理器系统来控制。在此特别是中央处理器系统,控制外围处理器系统必需的数据(编码数据、控制数据等等)的重新装入。本专利技术的基本任务是,规定一种计算机系统,在启动计算机系统时,应尽可能迅速地(且准确无误地)实现外围处理器系统必需的重新装入。这个任务通过一种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计算机系统来实现。由中央处理器系统所有的处理器并行采集要装入外围处理器系统的数据,使迅速启动计算机系统成为可能。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结构形式由权利要求2规定。通过中央处理器的本地存储器中数据的暂时缓冲存储,实现了中央存储器的动态优化使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结构形式由权利要求3规定。通过这种结构进一步缩短了计算机系统的启动时间。权利要求4规定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结构形式。这个结构形式进一步缩短了计算机系统的启动时间。权利要求5规定了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结构形式。启动时间通过以广播方式并行下载数据而进一步缩短。在下文中使用包括三个附图的图示更详细地解释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说明图1示出一种示例性的计算机系统,即交换系统的硬件结构。这种交换系统包括一个中央处理器系统CP,它通过中央交换网络SN连接到外围连接组LTG,并且包括作为中央交换网络接口的消息分配单元MBU。在外围连接组LTG上再连接数字线路单元DLU,这些单元构成整个交换系统的对用户终端。整个计算机系统从中央处理器系统CP直到连接组LTG制造成双份,为此当许多硬件出现故障的时候,就可以用作替代线路,因此用户不会察觉到这种故障。然而,如果因为外围设备有了严重故障,需要将整个外围设备(如与用户数据相关的设备)重新初始化,那么这种恢复过程必须执行得非常迅速,因为在此期间外围设备的工作被中断了,且交换系统的工作质量很大程度上决定于故障的持续时间。恢复过程主要包括两个过程,它们并行进行,即一个采集过程和一个传输过程。在采集过程中,从数据库中取出要采集的外围设备的数据,在中央处理器的本地存储器LMY中采集,且将LMY中的数据复制到CMY中。传输过程再把CMY中搜集在一起的外围设备数据传输到外围设备。图2示出中央处理器系统CP的硬件结构以及用于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恢复系统的软件结构。中央处理器系统的硬件结构主要包括中央处理器BAPM,BAPS,CAP0,…,CAP5,它们通过双总线系统BCMY0,BCMY1与双公用存储器CMY0,CMY1连接。此外CP包括输入-/输出控制器IOC0、IOC1,它们特别用于CMY和MBU之间的数据传输。基于本专利技术的恢复系统的软件结构包括,如图2所示的,一个采集程序DCP,它驱动相应的采集子程序DCR用来执行采集过程,一个用来向外围设备传输数据的传输程序TP以及一个监视程序MP,它借助于公用存储器中的中央图表TAB监视在中央处理器中并行执行的采集过程。中央图表TAB用于协调数据并行采集。它在外围设备启动的一开始,就由工作系统来构造且由监视程序初始化。在中央处理器中的采集程序,同样在必须要执行启动的情况下由操作系统完成启动,并用于由一个数据库DB中采集要传输给外围设备的数据,且在将这些数据传输到外围设备之前,在公用存储器的一个特殊存储区ZSP中以数据流的形式缓存。为了执行它们的工作,采集程序和传输程序使用提供数据采集和数据传输顺序的中央任务图表。以此方式中央任务图表支持透明的数据采集和传输。以下流程图是适用的1.启动采集程序及监视程序(监视程序)2.LMY中的数据采集3.由LMY到CMY的数据复制4.由CMY传输数据到外围设备为了完成采集,采集程序每次由中央任务图表接受一项任务,从数据库DB中采集由该任务所描述的数据(根据CMY的大小,数据库DB或者是全部或是至少一部分已经存在于CMY中)并且将它们传输到公用存储器CMY的一个特殊存储区ZSP,之后由此通过传输程序再传输到外围设备中。采集程序由操作系统在每个主动的中央处理器内单独启动。在它们开始采集数据之前,执行内部初始化过程,此过程同时包括登记到中央处理器BAPM中的监视过程。在这些初始化过程之后,循环完成以下任务-向中央任务图表请求一项任务,-检验,任务的处理是否可能,-在中央处理器的本地存储器LMY中(预先)采集在中央任务图表中为该项任务规定的数据,-传输所采集的数据到公用存储器CMY的特殊存储区中。采集与传输无关。数据(不同的“数据类型”)的顺序对采集过程是不重要的。因此采集机构依据要向外围设备传输的数据(数据量和数据类型)有关未来的改变是灵活的,即与有关数据的变化无关。如上所述,数据首先存储在一个正在采集的中央处理器的本地存储器中,之后传输到公用存储器的特殊(缓冲-)存储区ZSP中。在中央处理器的本地存储器内的ZSP的暂时存储具有许多优点。采集过程中一旦发生错误,只影响单个中央处理器和其专用的存储器管理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在错误处理时不必把公用存储器包括在内。另一个优点在于,即使公用存储器中所述的特殊存储区ZSP暂时不能接收新的数据,还可采集一部分要采集的数据。采集子程序对数据的采集使用一个公用的接口。使不同的中央处理器的采集子程序针对任务要采集的大量数据的不同部分调用这个公用的接口。如果中央处理器的本地存储器与在一项任务的范围内要采集的数据量相比,例如是太小了,于是该任务的大量数据可由几个处理器来采集。另一方面,如果要采集的数据存放在中央数据库的一个数据区内,而未放在公用存储器,那么包含这些数据的数据库的那一部分,必须首先从磁存储盘MDD复制到公用存储器中。缓冲存储区ZSP由一个特殊控制器,即所谓的存储器管理器来管理。为了得到该缓冲存储器的入口,必须调用由存储管理器提供的入口子程序。这个子程序允许,请求和再次释放存储空间。这种子程序的使用者为此必须事先有所准备,只得到分配给较少的存储空间或者有时甚至没有存储空间。下面对传输到外围设备的数据在CMY的ZSP中的搜集作进一步的解释。不同的中央处理器,靠其中运行的采集程序首先采集在其专用的本地存储器LMY中的数据。不同的采集子程序DCR,它们由不同的采集程序为采集数据所需要,从公用存储器的数据库DB中挑选所需的数据。这种挑选是必要的,因为不是数据库中的所有数据都需要加载到外围设备中。可用的缓冲存储器ZSP的大小是可变的,且决定于公用存储器的物理结构。缓冲存储器ZSP划分成组Pl,...,Pn。一个组填满了要采集的数据之后,就被释放提供给传输用的传输程序。于是一个组构成了一个传输单元。每一组又是由很小的存储器段(如16千字节或32千字节(KByte),大小可以被优化)组成,段中包含了要传输的数据。一个存储器段构成了最小的存储单元,可由缓冲存储器的管理器来管理。每个采集程序都需要一个存储器段,用来在ZSP中存储在采集过程中采集的数据。下面借助于一实施例说明上述原理。根据第一任务,假设要采集的数据量为46KB。假设最小存储器段的大小为32KB。处理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普尔W·鲍尔H·W·拉姆克K·卢佩尔特
申请(专利权)人:西门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