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90425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矿井升降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升降装置结构复杂,占用作业空间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为:包括两个滚轮支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挂钩支架、若干个挂钩、第四滚轮、短拉绳、长拉绳和手摇轮,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装在巷道顶,第四滚轮装在一侧墙壁上,长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上的第一挂环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四滚轮上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短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上的第一挂环上,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使用时不占用作业空间,挂钩的数量还可以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本技术属于矿井升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矿井安全监测监控在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占有重要位置,各类监测传感器的正确安设吊挂直接关系到监测数据的准确性。目前的矿井水平巷道普遍较高,传感器悬挂位置较高,然而在传感器的悬挂、维护作业时普通梯凳无法满足工作要求,且有些地点没有梯凳或无法放置梯凳,为工作人员的操作带来不便。目前存在传感器升降装置普遍存在结构复杂,且占用巷道使用空间,影响巷道作业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升降装置结构复杂,占用巷道作业空间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不占用巷道空间的简易传感器升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包括巷道顶板与巷道墙壁,包括两个滚轮支架、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挂钩支架、若干个挂钩、第四滚轮、短拉绳、长拉绳和手摇轮,所述两个滚轮支架分别装在巷道顶板前方和后方,所述第一滚轮装在前方的滚轮支架中间,所述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并列装在后方的滚轮支架上,并且第一滚轮的中心点与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之间的中心点纵向对齐,所述第四滚轮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上,所述手摇轮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上且位于第四滚轮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位于所述第一滚轮、第二滚轮、第三滚轮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的顶面前后方分别设有第一挂环和第二挂环,所述挂钩支架的底面均匀设有若干个挂钩,所述长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上的第一挂环上,长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四滚轮上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的凹槽内;所述短拉绳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上的第二挂环上,短拉绳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滚轮和第四滚轮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的凹槽内。进一步的,所述第四滚轮的高度与第一滚轮、第二滚轮和第三滚轮的高度相同。进一步的,所述短拉绳与长拉绳为钢丝绳。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安全系数高,便于传感器的升降;2、本技术使用时将传感器、挂钩支架等零部件升起,不占用巷道的地面使用空间,适用于巷道等作业带空间内使用。3、本技术中挂钩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悬挂的传感器数量进行调整。4、本技术大大提高了工作的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正视示意图;图3为图1的左视示意图;图中:1-巷道顶板、2-滚轮支架、3-第一滚轮、4-第二滚轮、5-第三滚轮;6-挂钩支架、7-挂钩、8-短拉绳、9-第四滚轮、10-长拉绳、11-巷道墙壁、12-手摇轮,13-传感器;其中:6.1-第一挂环、6.2-第二挂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至3所示,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包括巷道顶板1与巷道墙壁11,包括两个滚轮支架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挂钩支架6、若干个挂钩7、第四滚轮9、短拉绳8、长拉绳10和手摇轮12,所述两个滚轮支架2分别装在巷道顶板1前方和后方,所述第一滚轮3装在前方的滚轮支架2中间,所述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5并列装在后方的滚轮支架2上,并且第一滚轮3的中心点与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5之间的中心点纵向对齐,所述第四滚轮9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11上,且其高度与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5的高度相同,所述手摇轮12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11上且位于第四滚轮9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6为一根长70cm角铁,且位于所述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6的顶面前后方分别设有第一挂环6.1和第二挂环6.2,所述挂钩支架6的底面均匀设有5个挂钩7,所述长拉绳10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6上的第一挂环6.1上,长拉绳1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和第四滚轮9上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12的凹槽内;所述短拉绳8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6上的第二挂环6.2上,短拉绳8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滚轮5和第四滚轮9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12的凹槽内,所述短拉绳8与长拉绳10为直径φ3的钢丝绳。本技术工作原理如下:本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摇动手摇轮12,将挂钩支架6下降到合适位置,将需要悬挂的传感器挂在挂钩7上,然后摇动手摇轮12,短拉绳8与长拉绳10通过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和第四滚轮9同时拉动第一挂环6.1和第二挂环6.2,使挂钩支架6水平向上移动,挂钩支架6下端的挂钩7带动传感器13向上移动,直至最高处,然后将手摇轮12固定,防止传感器13在自重作用下下降,挂钩7的数量可以根据需要悬挂的传感器13的数量调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包括巷道顶板(1)与巷道墙壁(11),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滚轮支架(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挂钩支架(6)、若干个挂钩(7)、第四滚轮(9)、短拉绳(8)、长拉绳(10)和手摇轮(12),所述两个滚轮支架(2)分别装在巷道顶板(1)前方和后方,所述第一滚轮(3)装在前方的滚轮支架(2)中间,所述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5)并列装在后方的滚轮支架(2)上,并且第一滚轮(3)的中心点与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5)之间的中心点纵向对齐,所述第四滚轮(9)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11)上,所述手摇轮(12)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11)上且位于第四滚轮(9)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6)位于所述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6)的顶面前后方分别设有第一挂环(6.1)和第二挂环(6.2),所述挂钩支架(6)的底面均匀设有若干个挂钩(7),所述长拉绳(10)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6)上的第一挂环(6.1)上,长拉绳(10)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和第四滚轮(9)上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12)的凹槽内;所述短拉绳(8)的一端固定于挂钩支架(6)上的第二挂环(6.2)上,短拉绳(8)的另一端依次绕过第三滚轮(5)和第四滚轮(9)的凹槽后固定于手摇轮(12)的凹槽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矿井巷道的传感器升降装置,包括巷道顶板(1)与巷道墙壁(11),其特征在于:包括两个滚轮支架(2)、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挂钩支架(6)、若干个挂钩(7)、第四滚轮(9)、短拉绳(8)、长拉绳(10)和手摇轮(12),所述两个滚轮支架(2)分别装在巷道顶板(1)前方和后方,所述第一滚轮(3)装在前方的滚轮支架(2)中间,所述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5)并列装在后方的滚轮支架(2)上,并且第一滚轮(3)的中心点与第二滚轮(4)和第三滚轮(5)之间的中心点纵向对齐,所述第四滚轮(9)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11)上,所述手摇轮(12)装在一边的巷道墙壁(11)上且位于第四滚轮(9)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6)位于所述第一滚轮(3)、第二滚轮(4)、第三滚轮(5)的正下方,所述挂钩支架(6)的顶面前后方分别设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宋振卫包亮李晨庾长青赵乾兆冯云岗杨星辉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漳村煤矿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