缓震隔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8686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缓震隔音装置。所述缓震隔音装置包括:缓冲本体、连接件与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用于与墙体安装配合,所述缓冲本体设有缓冲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相连,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经过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与缓冲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支撑龙骨相连,所述缓冲本体位于所述缓冲组件两侧的第三面与第四面均为弯折面,且所述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上述缓震隔音装置利用缓冲本体与缓冲组件同时对声波振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缓震隔音装置的隔音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缓震隔音装置
本技术涉及墙体隔音的
,特别是涉及缓震隔音装置。
技术介绍
在电影院、酒店等公告区域往往会伴随着噪音,因此,需要对室内的噪音进行处理。目前,会在墙体与支撑龙骨之间加装墙体减震器,即通过墙体减震器降低声波振动以实现对声音的隔音。但是,传统的墙体减震器主要是依靠前提减震器中的减震胶对声波进行缓震隔音,即隔音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墙体减震器隔音效果较差问题,提供一种缓震隔音装置。一种缓震隔音装置,所述缓震隔音装置包括:缓冲本体、连接件与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用于与墙体安装配合,所述缓冲本体设有缓冲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固定配合,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经过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与缓冲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用于与支撑龙骨相连,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位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之间,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均为弯折面,且所述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四面依次拼接围成所述缓冲腔,所述缓冲本体第一面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四面相连。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包括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拼接形成所述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与所述墙体安装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本体的第四面包括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端拼接形成所述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与所述墙体安装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震隔音装置还包括第一紧固件与第二紧固件,所述第一连接板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二连接板上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紧固件经过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墙体固定配合,所述第二紧固件经过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墙体固定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包括阻尼件与第一抵触环,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上设有安装口,沿所述连接件的轴向方向在所述连接件上设有第一螺纹,所述阻尼件设有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阻尼件螺纹配合,且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均穿出所述螺纹通孔,所述连接件的其中一端与所述第一抵触环相连,且所述第一抵触环用于与所述阻尼件远离所述缓冲本体第二面的一面贴合抵触,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经过所述安装口并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固定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紧固套与第二抵触环,所述紧固套与所述第二抵触环套设在所述连接件的外部,所述第二抵触环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第二面的外侧面贴合抵触,且所述第二抵触环能够遮挡所述安装口,所述第二抵触环的另一面与所述紧固套贴合抵触,所述紧固套与所述连接件紧固配合。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组件还包括缓冲环,所述缓冲环套设在所述连接件上,所述缓冲环的其中一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第二面的外侧面贴合抵触,且所述缓冲环能够遮挡所述安装口,所述缓冲环的另一面与所述第二抵触环贴合抵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沿所述阻尼件的周向在所述阻尼件朝向所述缓冲本体第二面的一面上间隔设有多个吸收块,且所述吸收块与所述缓冲本体第二面的内侧面相抵触。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四面均一体成型。上述缓震隔音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安装需要确定缓冲本体上的缓冲腔的内部空间。即保证缓冲组件能够在缓冲腔中有效安装。缓冲本体可以利用多个拼装板(例如:钢板或铁板)拼接而成,或者缓冲本体可以利用一个整板(即一个完整钢板或完整铁板)加工弯折成型。缓冲本体用于与墙体安装配合的第一面与缓冲本体用于与连接件相连的第二面为缓冲本体上相对应的两个面。当缓震隔音装置分别与墙体及支撑龙骨安装配合时,缓冲隔音装置能够避免支撑龙骨与墙体直接接触,即能够有效切断支撑龙骨与墙体之间的传播声桥。当缓震隔音装置受到声波振动时,因为第三面与第四面均为弯折面,且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朝向缓冲组件,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朝向缓冲组件。因此,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能够在声波振动下产生相应的震动,例如: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缓冲本体的第四面产生共振。相较于传统地墙身缓冲器,上述缓震隔音装置一方面通过缓冲组件对所受到的声波振动进行缓震隔音,另一方面缓冲本体自身在受到声波振动时,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能够进行相应振动形变,从而实现了对声波振动的缓冲。因此,上述缓震隔音装置利用缓冲本体与缓冲组件同时对声波振动进行缓冲,从而提高了缓震隔音装置的隔音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缓震隔音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缓震隔音装置的正视图。100、缓冲本体,101、缓冲腔,110、第一面,111、第一连接板,112、第二连接板,113、第一安装孔,114、第二安装孔,120、第二面,130、第三面,131、第三面的弯折凹部,132、第一支撑板,133、第二支撑板,140、第四面,141、第四面的弯折凹部,142、第三支撑板,143、第四支撑板,200、连接件,300、缓冲组件,310、阻尼件,320、第一抵触环,330、紧固套,340、第二抵触环,350、缓冲环,360、吸收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参与图1和图2,在一个实施例中,缓震隔音装置包括:缓冲本体100、连接件200与缓冲组件300,缓冲本体100的第一面110用于与墙体安装配合,缓冲本体100设有缓冲腔101,连接件200与缓冲本体100的第二面120固定配合,连接件200的一端经过缓冲本体100的第二面120与缓冲组件300相连,连接件200用于与支撑龙骨相连,所述缓冲本体100的第三面130与第四面140位于所述缓冲本体100的第一面110与所述缓冲本体100的第二面120之间,缓冲本体100的第三面130与第四面140均为弯折面,且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131朝向缓冲组件300,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141朝向缓冲组件300。上述缓震隔音装置在使用时,首先根据安装需要确定缓冲本体100上的缓冲腔10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缓震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隔音装置包括:缓冲本体、连接件与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用于与墙体安装配合,所述缓冲本体设有缓冲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固定配合,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经过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与缓冲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支撑龙骨相连,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位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之间,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均为弯折面,且所述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缓震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隔音装置包括:缓冲本体、连接件与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用于与墙体安装配合,所述缓冲本体设有缓冲腔,所述连接件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固定配合,且所述连接件的一端经过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与缓冲组件相连,所述连接件的另一端用于与支撑龙骨相连,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位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一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之间,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第四面均为弯折面,且所述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所述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朝向所述缓冲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缓震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四面依次拼接围成所述缓冲腔,所述缓冲本体第一面包括第一连接板与第二连接板,所述第一连接板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四面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三面包括第一支撑板与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一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一端拼接形成所述缓冲本体第三面的弯折凹部,所述第一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连接板相连,所述第二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相连,所述第一连接板用于与所述墙体安装配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缓震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四面包括第三支撑板与第四支撑板,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端相连,且所述第三支撑板的一端与所述第四支撑板的一端拼接形成所述缓冲本体第四面的弯折凹部,所述第三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板相连,所述第四支撑板的另一端与所述缓冲本体的第二面相连,所述第二连接板用于与所述墙体安装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缓震隔音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震隔音装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殷艺敏刘祖德陈达开郑建辉邵琳谢飞学谢石明汪洋叶瞻翁文颖万利赖晓敏郑梅凤莫少威汪争艳刘晓凡张全昌邱俊珊阳睿张彦陈京红高娟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声博士声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