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858 阅读:5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30
本申请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表层、设置于道路表层下表面的吸水层和设置于道路表层两侧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下方设置有汇流层,所述汇流层远离吸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路基层,所述排水沟靠近道路表层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排水沟内壁开设有连通汇流层的缺口。本申请具有提高海绵城市道路的实用性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本申请涉及城市道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道路。
技术介绍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海绵城市道路顾名思义,道路表层可渗水且道路表层下方设置可吸收滴落至路面的水分的吸水层,吸水层将所吸收水分集中汇流至道路两侧的排水沟内,避免路基受雨水长期浸泡;当城市路面温度较高时,道路表层蒸发吸水层内水分,环境路面温度,缓解热岛效应;路面可通过“海绵城市”材料实质性应用,表现出优秀的渗水、抗压、耐磨、防滑以及环保美观多彩、舒适易维护和吸音减噪等特点,成了“会呼吸”的城镇景观路面,也有效缓解了城市热岛效应,让城市路面不再发热。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夏季降水量较大时,部分雨水会带动路面的杂质冲流至排水沟内,杂质在排水沟内聚积,会影响吸水层吸收排水沟内水分,从而降低海绵城市道路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海绵城市道路的实用性,本申请提供一种海绵城市道路。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表层、设置于道路表层下表面的吸水层和设置于道路表层两侧的排水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下方设置有汇流层,所述汇流层远离吸水层的一侧设置有路基层,所述排水沟靠近道路表层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所述排水沟内壁开设有连通汇流层的缺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降落至道路表层的水分渗透过道路表层由吸水层吸收,吸水层所吸收的水分可存储于吸水层,超过吸水层存储量的水分通过汇流层汇流至排水沟内,避免水分长期浸泡路基层;漫延至道路表层两侧的雨水带动路面杂质流动至过滤组件内,杂质残留至过滤组件内,雨水穿过过滤组件排入排水沟内作存储,当道路表层温度较高时,吸水层将自身所存储的水分供道路表层散热用,吸水层内存储水分蒸发用尽后可通过缺口吸取排水沟内水分供道路表层散热用,且过滤组件可拆卸,可对过滤组件过滤的杂质进行定期清理,从而提高海绵城市道路的实用性。可选的,所述过滤组件包括多个设置道路表层两侧的过滤单元和设置于排水沟内侧壁用于支撑过滤单元的支撑架,所述过滤单元贯穿开设有多个过滤孔,多个过滤单元呈首尾拼接,所述过滤单元靠近道路表层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卡块,所述道路表层侧边内凹设置有供卡块扣入的凹槽,所述道路表层设置有防止卡块脱离凹槽的限位螺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时,将卡块扣入凹槽内,通过限位螺栓将过滤单元与道路表层固定连接,漫延至道路表层两侧的水流进入过滤单元内,杂质遗留在过滤单元内,水流穿过过滤孔排入排水沟内;设置支撑架提高过滤单元使用时的稳定性,避免过滤单元内杂质较多超过过滤单元所承载的重量。可选的,所述过滤单元内壁呈倾斜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过滤单元的内壁呈倾斜设置,延长过滤单元内壁,可增加过滤孔的数量,提高过滤单元的实用性。可选的,所述支撑架远离道路表层的一侧设置有覆盖排水沟的盖板,所述盖板开设有便于观察排水沟内堵塞情况的观察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盖板将过滤单元未覆盖的排水沟剩余部分罩设,减少排水沟内水分蒸发,提高排水沟存储水分的实用性;开设观察口贯穿排水沟内实际情况,提高检修排水沟的便捷性。可选的,所述盖板远离排水沟的一侧凸出设置有环绕观察口的挡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避免降落至盖板上表面的杂质通过观察口流入排水沟内,提高排水沟内部的清洁度。可选的,所述汇流层靠近吸水层的一侧内凹设置有多个连通缺口的汇流槽,所述汇流槽的内壁呈倒角设置,所述吸水层远离道路表层的一侧与汇流槽呈倒角设置的内壁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汇流槽将超过吸水层存储量的水分集中汇流至缺口处排放至排水沟内,避免汇流层表面残留水分,长时间的水分残留会渗透至路基层,从而提高海绵城市道路的安全性。可选的,所述汇流层靠近路基层的一侧设置有防水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防水层,减少渗透过汇流层的水分进入路基层,从而提高路基层的稳定性。可选的,所述道路表层远离吸水层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吸收太阳辐射的吸热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吸热层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道路表层所吸收的热辐射,降低道路表层的热量,缓解热岛效应。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降落至道路表层的水分渗透过道路表层由吸水层吸收,吸水层所吸收的水分可存储于吸水层,超过吸水层存储量的水分通过汇流层汇流至排水沟内,避免水分长期浸泡路基层;漫延至道路表层两侧的雨水带动路面杂质流动至过滤组件内,杂质残留至过滤组件内,雨水穿过过滤组件排入排水沟内作存储,当道路表层温度较高时,吸水层将自身所存储的水分供道路表层散热用,吸水层内存储水分蒸发用尽后可通过缺口吸取排水沟内水分供道路表层散热用,且过滤组件可拆卸,可对过滤组件过滤的杂质进行定期清理,从而提高海绵城市道路的实用性;设置盖板将过滤单元未覆盖的排水沟剩余部分罩设,减少排水沟内水分蒸发,提高排水沟存储水分的实用性;开设观察口贯穿排水沟内实际情况,提高检修排水沟的便捷性;设置吸热层吸收太阳辐射,减少道路表层所吸收的热辐射,降低道路表层的热量,缓解热岛效应。附图说明图1是海绵城市道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道路主体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排水沟和过滤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道路主体;11、吸热层;12、道路表层;13、吸水层;14、汇流层;141、汇流槽;15、防水层;16、路基层;2、排水沟;21、缺口;3、过滤组件;31、过滤单元;32、支撑架;33、过滤孔;34、卡块;35、凹槽;36、限位螺栓;4、盖板;41、观察口;42、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参照图1和图2,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主体1和固定安装于道路主体1两侧的排水沟2,排水沟2靠近道路主体1的一侧螺栓连接有过滤组件3;道路主体1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吸热层11、道路表层12、吸水层13、汇流层14、防水层15和路基层16,汇流层14靠近吸水层13的一侧内凹设置有汇流槽141,汇流槽141靠近槽口的一侧呈倒角设置,排水沟2靠近道路表层12的一侧贯穿开设有连通汇流槽141的缺口21,缺口21位于过滤组件3下方。雨水降落至地面后,依次渗透吸热层11和道路表层12,由吸水层13吸收,吸水层13将水分存储供道路表层12散热用,超过吸水层13存储量的水分可通过汇流槽141和缺口21排放至排水沟2内存储,降水量较大时,漫延至道路表层12的雨水带动路面杂质流入过滤组件3内,过滤组件3将较大杂质过滤,雨水排入排水沟2内供吸水层13吸收。参照图2和图3,过滤组件3包括多个安装于道路表层12两侧的过滤单元31和固定连接于排水沟2底部用于支撑过滤单元31的支撑架32;多个过滤单元31沿海绵道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表层(12)、设置于道路表层(12)下表面的吸水层(13)和设置于道路表层(12)两侧的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3)下方设置有汇流层(14),所述汇流层(14)远离吸水层(13)的一侧设置有路基层(16),所述排水沟(2)靠近道路表层(1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3),所述排水沟(2)内壁开设有连通汇流层(14)的缺口(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包括道路表层(12)、设置于道路表层(12)下表面的吸水层(13)和设置于道路表层(12)两侧的排水沟(2),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水层(13)下方设置有汇流层(14),所述汇流层(14)远离吸水层(13)的一侧设置有路基层(16),所述排水沟(2)靠近道路表层(12)的一侧可拆卸连接有过滤组件(3),所述排水沟(2)内壁开设有连通汇流层(14)的缺口(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组件(3)包括多个设置道路表层(12)两侧的过滤单元(31)和设置于排水沟(2)内侧壁用于支撑过滤单元(31)的支撑架(32),所述过滤单元(31)贯穿开设有多个过滤孔(33),多个过滤单元(31)呈首尾拼接,所述过滤单元(31)靠近道路表层(12)的一侧凸出设置有卡块(34),所述道路表层(12)侧边内凹设置有供卡块(34)扣入的凹槽(35),所述道路表层(12)设置有防止卡块(34)脱离凹槽(35)的限位螺栓(3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海绵城市道路,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单元(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世宣李黄芬李梅芬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省丽宏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