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578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包括刀体,刀体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前端的刀刃,第一表面靠近刀刃前端面处凹设有半径为5‑10mm的凹槽,第二表面前端与刀刃通过预切斜面连接,预切斜面前端与刀刃前端端面之间具有50‑65°倒角。该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可有效减小与缸面产生共振而造成缸面磨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
技术介绍
:起皱刮刀通常用于用于纸机烘缸进行操作的设备,用以生产生活用纸如卫生纸或纸巾。这些刀具有下述功能:从刚而热的烘缸上分离纸页,同时在纸页上施加压缩作用,由此生成薄纸产品的典型皱纹结构。但是现有的起皱刮刀不管何种材质,均存在在如下问题,在对纸页进行起皱过程中,刮刀会产生高频或低频,如果不加以减振,会导致缸面产生振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有效减小与缸面产生共振而造成缸面磨损的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提供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包括刀体,刀体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前端的刀刃,第一表面靠近刀刃前端面处凹设有半径为5-10mm的凹槽,第二表面前端与刀刃通过预切斜面连接,预切斜面前端与刀刃前端端面之间具有50-65°倒角。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上述结构来降低刀体的振动频率,避免刀体与缸面产生共振而刮伤缸面。作为优选,刀刃前端端面为平面,预切斜面前端与刀刃前端端面之间磨削有60°倒角。作为优选,第一表面靠近刀刃前端面0.7mm处设有半径为7mm的凹槽。进一步的,凹槽的底壁为圆弧曲面。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包括刀体1,刀体1包括第一表面11、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12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前端的刀刃13,刀刃13与第一表面11和第二表面12一体成型,第一表面11靠近刀刃前端面0.7mm处磨削有半径为7mm的凹槽2,第一表面11与刀刃前端面形成夹角,夹角为90°,第二表面前端与刀刃通过预切斜面3连接,预切斜面3由后往前向着第一表面方向倾斜,刀刃前端端面为平面,预切斜面前端与刀刃前端端面之间磨削有60°倒角。作为优选方案,凹槽的底壁为圆弧曲面。本实施例中,刀体厚度为1.2mm,刀刃厚度为0.6mm。起皱刮刀的材质以及刀体形状为现有
技术实现思路
。通过上述结构来降低刀体的振动频率,避免刀体与缸面产生共振而刮伤缸面。以上仅就本技术较佳的实施例作了说明,但不能理解为是对权利要求的限制。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做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均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包括刀体,刀体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前端的刀刃,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靠近刀刃前端面处凹设有半径为5-10mm的凹槽,第二表面前端与刀刃通过预切斜面连接,预切斜面前端与刀刃前端端面之间具有50-65°倒角。/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起皱刮刀的减振结构,包括刀体,刀体包括第一表面、与第一表面相背的第二表面以及连接在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前端的刀刃,其特征在于:第一表面靠近刀刃前端面处凹设有半径为5-10mm的凹槽,第二表面前端与刀刃通过预切斜面连接,预切斜面前端与刀刃前端端面之间具有50-65°倒角。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起皱刮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冬兵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天朗金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