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玉钗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8451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该装置包括清泥组件和沉淀组件,清泥组件设置于沉淀组件的上方;沉淀组件包括沉淀池,沉淀池内壁两侧的下方均固定有导泥斜块;沉淀池外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立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药剂泵向池中泵入絮凝剂,并启动电机转动套筒及搅拌叶,搅拌混合污水与絮凝剂,加速污水中杂质的沉淀,污水沉淀速度快;通过滤网与回流泵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污泥箱中蓄积的污水向外抽出并重新泵回池中进行二次沉淀,污水沉淀效果较好;通过启动第二电动推杆向下推动刮泥板及刮泥耙,将导泥斜块上附着的污泥向下刮落并落入污泥箱中,保持沉淀池内部洁净,利于后续污水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设备
,具体是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技术介绍
随着社会城市化、科技化、人性化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得到了蓬勃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生活用水被利用和排放,随之而来的是环保设备使用量的增加和生活污水污染问题的彰显,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污水,是水体的主要污染源之一,同时工业废水也是污水中对环境影响最大的一类,工业废水中常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如果不及时处理,将会对土壤、河流造成严重的破坏,因而需要使用相关的设备对污水进行处理。在污水处理领域经常会使用沉淀池来沉淀污水中的泥沙、重金属等杂质,现有的沉淀池对杂质的沉淀速度慢、效果差,同时沉淀池中易残留大量的沉淀物,若不加处理则会对后续污水沉淀产生影响。因而需要一种污水沉淀速度快、效果好,同时能够清理沉淀池中残留的沉淀物的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清泥组件和沉淀组件,所述清泥组件设置于沉淀组件的上方;所述沉淀组件包括沉淀池,所述沉淀池内壁两侧的下方均固定有导泥斜块;所述沉淀池外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立柱;两个所述立柱内部的上方分别安装有水泵和药剂泵;所述沉淀池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有污泥箱,两个所述导泥斜块分别固定在污泥箱上方的两侧;所述污泥箱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所述污泥箱箱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污泥泵和回流泵;所述污泥箱内部靠近回流泵的一侧固定有滤网。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清泥组件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底部均固定在对应位置的立柱上。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的顶端固定有顶板,所述顶板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二电动推杆的一端穿过顶板内壁延伸至顶板的下方,且第二电动推杆的底端固定有支板。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支板下方的一侧固定连杆,所述连杆的底端固定有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外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刮泥板,两个所述刮泥板的底部均固定有刮泥耙。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连杆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套筒;所述支板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输出轴的一端与套筒的一端均固定有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作为本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的外部固定有多个搅拌叶。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通过水泵将污水泵入沉淀池中,并通过药剂泵向池中泵入絮凝剂,启动电机转动套筒及搅拌叶,搅拌混合污水与絮凝剂,加速污水中杂质的沉淀,污水沉淀速度快、效率高;2、启动第二电动推杆向下推动刮泥板及刮泥耙,将导泥斜块上附着的污泥向下刮落并落入污泥箱中,保持沉淀池内部洁净,利于后续污水处理;3、通过滤网与回流泵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污泥箱中蓄积的污水向外抽出并重新泵回池中进行二次沉淀,污水沉淀效果较好。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中清泥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沉淀组件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注释:1-清泥组件、2-沉淀组件、101-第一电动推杆、102-顶板、103-第二电动推杆、104-支板、105-皮带、106-套筒、107-连杆、108-电机、109-皮带轮、110-搅拌叶、111-刮泥板、112-刮泥耙、113-连接件、201-沉淀池、202-导泥斜块、203-立柱、204-水泵、205-药剂泵、206-开口、207-污泥箱、208-污泥泵、209-滤网、210-回流泵。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实施例会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述,在附图或说明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使用相同的标号,并且在实际应用中,各部件的形状、厚度或高度可扩大或缩小。本技术所列举的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并非用以限制本技术的范围。对本技术所作的任何显而易知的修饰或变更都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与范围。实施例1请参阅图1~2,本技术实施例中,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清泥组件1和沉淀组件2,所述清泥组件1设置于沉淀组件2的上方;所述清泥组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101,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1的顶端固定有顶板102,所述顶板102顶部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二电动推杆103,所述第二电动推杆103的一端穿过顶板102内壁延伸至顶板102的下方,且第二电动推杆103的底端固定有支板104;所述支板104下方的一侧固定连杆107,所述连杆107的底端固定有连接件113,所述连接件113外部的两侧均转动连接有刮泥板111,两个所述刮泥板111的底部均固定有刮泥耙112;所述连杆107的外部转动连接有套筒106;所述支板104上方的一侧安装有电机108,所述电机108输出轴的一端与套筒106的一端均固定有皮带轮109,两个所述皮带轮109之间通过皮带105传动连接;所述套筒106的外部固定有多个搅拌叶110。实施例2请参阅图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沉淀组件2包括沉淀池201,所述沉淀池201内壁两侧的下方均固定有导泥斜块202;所述沉淀池201外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立柱203;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1的底部均固定在对应位置的立柱203上;两个所述立柱203内部的上方分别安装有水泵204和药剂泵205;所述沉淀池20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有污泥箱207,两个所述导泥斜块202分别固定在污泥箱207上方的两侧;所述污泥箱207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206;所述污泥箱207箱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污泥泵208和回流泵210;所述污泥箱207内部靠近回流泵210的一侧固定有滤网209。使用时,通过水泵204将污水泵入沉淀池201中,并通过药剂泵205向池中泵入絮凝剂,启动电机108转动套筒106及搅拌叶110,搅拌混合污水与絮凝剂,加速污水中杂质的沉淀;污水沉淀完成后,通过水泵204将沉淀池201中上层的清水向外抽出,同时污水中的沉淀物由导泥斜块202引导并落入污泥箱207中,通过污泥泵208将污泥抽出;本装置工作过程中,还可以启动第二电动推杆103向下推动刮泥板111及刮泥耙112,将导泥斜块202上附着的污泥向下刮落并落入污泥箱207中,保持沉淀池201内部洁净,利于后续污水处理;通过滤网209与回流泵210的配合使用,可以将污泥箱207中蓄积的污水向外抽出并重新泵回池中进行二次沉淀,污水沉淀效果较好。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清泥组件(1)和沉淀组件(2),所述清泥组件(1)设置于沉淀组件(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2)包括沉淀池(201),所述沉淀池(201)内壁两侧的下方均固定有导泥斜块(202);所述沉淀池(201)外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立柱(203);两个所述立柱(203)内部的上方分别安装有水泵(204)和药剂泵(205);/n所述沉淀池(20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有污泥箱(207),两个所述导泥斜块(202)分别固定在污泥箱(207)上方的两侧;所述污泥箱(207)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206);所述污泥箱(207)箱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污泥泵(208)和回流泵(210);所述污泥箱(207)内部靠近回流泵(210)的一侧固定有滤网(20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包括清泥组件(1)和沉淀组件(2),所述清泥组件(1)设置于沉淀组件(2)的上方;其特征在于,所述沉淀组件(2)包括沉淀池(201),所述沉淀池(201)内壁两侧的下方均固定有导泥斜块(202);所述沉淀池(201)外部的两侧均固定有立柱(203);两个所述立柱(203)内部的上方分别安装有水泵(204)和药剂泵(205);
所述沉淀池(201)内部的底部设置有空腔,且空腔内固定有污泥箱(207),两个所述导泥斜块(202)分别固定在污泥箱(207)上方的两侧;所述污泥箱(207)顶部的中间位置设置有开口(206);所述污泥箱(207)箱体两侧的中间位置分别安装有污泥泵(208)和回流泵(210);所述污泥箱(207)内部靠近回流泵(210)的一侧固定有滤网(20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泥组件(1)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电动推杆(101);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1)的底部均固定在对应位置的立柱(20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效环保污水处理用沉淀池,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一电动推杆(101)的顶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钗
申请(专利权)人:朱玉钗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