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4466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旋流装置、分区处理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池,吸收塔与旋流装置连接,分区处理装置与絮凝装置连接,絮凝装置与沉淀池连接,旋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石膏脱水装置,石膏脱水装置与分区处理装置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吸收塔、旋流装置、分区处理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池等设备有效解决了脱硫废水的处理中COD与铵根离子不能有效去除的问题,提高了回用水水质,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通过对吸收塔内浆液ORP进行监测并利用氧化风机来控制石膏浆液的氧化状况,为后续处理脱硫废水降低了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属于废水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对环境的重视和环保政策的日益严格,火电厂污染物排放标准也越来越高。在脱硫方面,我国绝大多数电厂采用的是湿式石灰石-石膏法烟气脱硫,采用此项技术脱硫会产生一定量的废水,该废水COD(化学需氧量)含量高,并由于为了保障氮氧化物达到超低排放的要求,在脱硝过程中氨气的过量加入是普遍存在的现象,过量的氨气会在吸收塔被吸收,以铵根离子的形式进入脱硫废水,所以目前脱硫废水中铵根离子的超标是一个日益严峻的问题。直接排放会对环境造成很大的危害,因此必须经处理达标后才能满足回用要求,实现脱硫废水零排放。现有的脱硫废水处理方法主要包括化学沉淀法、水力冲灰法、流化床法、膜法等,其中化学沉淀法受到了世界上最为广泛的应用。该方法通过建设单独的废水处理系统来对脱硫废水进行化学处理,经过处理后的水进行排放或者作为吸收塔补水回收利用。化学沉淀法的工艺过程包括:(1)匀质:通过搅拌、缓冲,使不同时段排出的脱硫废水均匀混合,稳定水质和水量,满足后续处理要求;(2)中和沉淀:脱硫废水进入中和反应池,向其中加入NaOH或Ca(OH)2等碱性物质,提高脱硫废水pH,使脱硫废水中的Fe3+、Zn2+、Cu2+、Ni2+、Cr3+等大部分金属离子得到去除,为了防止生成的沉淀进一步反应生成羟基化合物,一般pH调节在9左右;(3)重金属沉淀:加入S2-或者有机硫,与脱硫废水中剩余的Hg2+和Pb2+反应生成HgS和PbS沉淀;(4)混凝处理:向废水中加入混凝剂使废水中剩余的细小而分散的颗粒和胶体物质凝聚成大颗粒沉淀下来,通过混凝剂的压缩双电层效应,促使重金属氢氧化物凝并、沉淀;(5)澄清:混凝后的废水进入澄清池,依靠重力进行沉降,将上层达标清液排放;(6)对泥渣进行脱水,压滤成污泥滤饼后进行特殊处理。如果严格按照化学沉淀法步骤处理后的水,水质能够达到较高的标准,对副产品石膏能够进行综合利用,有较好的经济性,但是这种方法也存在许多缺点:(1)系统庞大,维护费用较高;(2)对溶解性Cl-、F-没有有效的去除方法,而且Cl-在酸性条件下有很大的腐蚀性,因此处理后的废水无法回收利用;(3)脱硫废水中COD不能完全去除;(4)脱硫废水中存在的铵根离子没有去除。公开号为CN210340548U的中国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连续催化氧化降低脱硫废水COD装置,其主要结构包括:浆液池、分离箱、一号催化氧化箱、二号催化氧化箱,通过串联设置的多级催化氧化反应箱可实现COD氧化去除;而反应箱内设置有pH值检测器和碱液添加装置可在催化氧化反应溶液pH值降低时,中和废液pH值,减少排出溶液应酸性过大对外外界环境造成污染。但该方法结构紧凑,在使用过程中对运行控制要求高,存在维护困难等不足,且缺乏监控指标。公开号为CN207294439U的中国技术申请公开了一种脱硫废水处理系统,其主要结构包括:有缓冲池、中和池、絮凝池、第一沉降池、澄清器、板框压滤机、出水池、氨氮处理池、有机物处理池、第二沉降池、静置池以及过滤池,通过增加吹脱除氨氮、折点加氯除氨氮降COD,再经过芬顿反应,进一步去除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克服了现有技术中脱硫废水处理系统无法去除水中难降解的有机物的缺陷,提高了脱硫废水的提纯效率。但该方法流程复杂、所需占地面积大、使用过程中对运行控制要求高。综上所述,提供一种工艺简单、深度处理、可推广度高的一种燃煤电厂脱硫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其针对具有高含量COD与铵根离子的脱硫废水,能够有效去除脱硫废水中的COD与铵根离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包括吸收塔、旋流装置、分区处理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池,吸收塔与旋流装置连接,分区处理装置与絮凝装置连接,絮凝装置与沉淀池连接,旋流装置的下方设置有石膏脱水装置,石膏脱水装置与分区处理装置连接。絮凝装置可采用絮凝箱。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所述石膏脱水装置包括真空皮带机和脱水排出管,脱水排出管的一端与真空皮带机相连接,脱水排出管的另一端与分区处理装置相连接。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还包括浆液循环装置和氧化风机,浆液循环装置和氧化风机均设置于吸收塔的下部,浆液循环装置内设置有第三测量装置。该浆液循环装置可采用循环管设备。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还包括石膏浆液排出管,石膏浆液排出管的一端与吸收塔的浆液出口连接,石膏浆液排出管的另一端与旋流装置的浆液入口连接。该旋流装置为一种旋流器。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还包括溢流管,溢流管的一端与吸收塔连接,溢流管的另一端与旋流装置的溢流口连接。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所述旋流装置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出管,旋流装置通过第一排出管与石膏脱水装置连接。旋流装置处理后的石膏通过第一排出管排至石膏脱水装置的真空皮带机上。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所述分区处理装置包括COD处理箱和铵根离子处理箱,COD处理箱与铵根离子处理箱连通;分区处理装置与絮凝装置之间设置有第二排出管。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所述COD处理箱内设置有第一测量装置;铵根离子处理箱内设置有第二测量装置。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所述絮凝装置和沉淀池之间设置有第三排出管,沉淀池上设置有污泥外排管和回用水管。前述的这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中,所述第一测量装置、第二测量装置和第三测量装置均为一种ORP测量电极。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通过吸收塔、旋流装置、分区处理装置、絮凝装置和沉淀池等设备有效解决了脱硫废水的处理中COD与铵根离子不能有效去除的问题,提高了回用水水质,实现了脱硫废水的零排。通过对吸收塔内浆液ORP进行监测并利用氧化风机来控制石膏浆液的氧化状况,为后续处理脱硫废水降低了难度。本技术结构简单,脱除COD和铵根离子的效果显著,实现了脱硫废水的深度处理,可为企业带来显著经济效益,并具有良好的环境与社会效益。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制。在附图中: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吸收塔,2-浆液循环装置,3-第三测量装置,4-氧化风机,5-石膏浆液排出管,6-旋流装置,7-第一排出管,8-溢流管,9-分区处理装置,10-COD处理箱,11-铵根离子处理箱,12-第一测量装置,13-第二测量装置,14-第二排出管,15-絮凝装置,16-第三排出管,17-沉淀池,18-污泥外排管,19-回用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旋流装置(6)、分区处理装置(9)、絮凝装置(15)和沉淀池(17),所述吸收塔(1)与旋流装置(6)连接,所述分区处理装置(9)与絮凝装置(15)连接,所述絮凝装置(15)与沉淀池(17)连接,所述旋流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石膏脱水装置(20),所述石膏脱水装置(20)与分区处理装置(9)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吸收塔(1)、旋流装置(6)、分区处理装置(9)、絮凝装置(15)和沉淀池(17),所述吸收塔(1)与旋流装置(6)连接,所述分区处理装置(9)与絮凝装置(15)连接,所述絮凝装置(15)与沉淀池(17)连接,所述旋流装置(6)的下方设置有石膏脱水装置(20),所述石膏脱水装置(20)与分区处理装置(9)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石膏脱水装置(20)包括真空皮带机(22)和脱水排出管(21),所述脱水排出管(21)的一端与真空皮带机(22)相连接,脱水排出管(21)的另一端与所述分区处理装置(9)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浆液循环装置(2)和氧化风机(4),所述浆液循环装置(2)和氧化风机(4)均设置于所述吸收塔(1)的下部,所述浆液循环装置(2)内设置有第三测量装置(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石膏浆液排出管(5),所述石膏浆液排出管(5)的一端与吸收塔(1)的浆液出口连接,石膏浆液排出管(5)的另一端与所述旋流装置(6)的浆液入口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废水中COD与铵根离子的处理系统,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涛李德峰张强蔡文丰薛少凡倪天磊
申请(专利权)人:华电渠东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