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及一种净水机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842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26
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及一种净水机,设置有多级滤芯单元,多级滤芯单元依次串联连接。该高水质滤芯系统和净水机都能够在其中一只滤芯单元失效时只更换该失效滤芯单元,而无需更换未失效滤芯单元,从而大大降低更换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因为下一级滤芯单元进水侧的水已经是经过过滤的,即使在制水前期产水的水质还会较好,不会造成“头杯水”问题。滤芯单元的产生纯水再进入相邻后一级滤芯单元并进行再次过滤,从而能提高水质。再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检测终止端滤芯单元的进水侧溶解固体总量,根据溶解固体总量控制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排水量,能保证产水水质情况下降低废水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及一种净水机
本技术涉及滤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及一种净水机。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净水器在不制水时候,因为失去压力,废水会逐渐穿过过滤膜从浓水侧进入产水侧,因此会污染产水。所以在制水前期产水水质杂质浓度较高,即“头杯水”问题。而且现有技术净水设备中,当滤芯出现污染或寿命至期时,需对净水机的整只滤芯进行更换,滤芯的更换成本较高。目前市场上销售的100G以上的大通量净水机仍然与50G的净水机一样都采用单滤芯。通常净水机的流量越大,滤芯的更换成本就越高,因此大通量净水机滤芯更换成本就更高了。而且单滤芯净水设备对于水质环境较差或者对产水要求较高的用户,其产水方式并不满足要求。因此,针对现有技术不足,提供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及一种净水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不足甚为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其中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该高水质滤芯系统能降低滤芯更换成本,而且产水水质好,还能解决头杯水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设置有多级滤芯单元,设置有多级滤芯单元,多级滤芯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原水从前至后依次经过各级滤芯单元。任意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相邻后一级滤芯单元的进水端连接。将原水首先进入的一端的滤芯单元定义为起始端滤芯单元,末端的滤芯单元定义终止端滤芯单元,终止端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作为系统纯水的出水端,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与自身进水端连接。本技术的高水质滤芯系统,设置有用于控制废水排出量的脉冲排水阀,脉冲排水阀与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连接。本技术的高水质滤芯系统,设置有用于监测终止端滤芯单元处理水水质的TDS传感器,TDS传感器位于终止端滤芯单元的进水端。本技术的高水质滤芯系统,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TDS传感器和脉冲排水阀连接。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入端与TDS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排水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优选的,上述第一滤芯单元设置有多个第一子滤芯。多个第一子滤芯依次串联连接;或者多个第一子滤芯并联连接;或者多个第一子滤芯混联连接。优选的,上述第二滤芯单元设置有多个第二子滤芯。多个第二子滤芯依次串联连接;或者多个第二子滤芯并联连接;或者多个第二子滤芯混联连接。本技术的高水质滤芯系统,还设置有前置过滤器和后置过滤器,前置过滤单元与起始端滤芯单元连接,后置过滤单元与终止端滤芯单元连接。优选的,上述滤芯单元为反渗透滤芯单元、超滤滤芯单元或者纳滤滤芯单元。从原水进水端为始点,多级滤芯单元的规格依次增加;或者从原水进水端为始点,多级滤芯单元的规格依次减少;或者多级滤芯单元的规格都相同。优选的,上述前置过滤器和后置过滤器的至少一种为活性炭过滤器。本技术另一个目的在于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净水机。该净水机能降低滤芯更换成本,而且产水水质好,还能解决头杯水问题。本技术的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提供一种净水机,设置有如上所述的高水质滤芯系统。本技术的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及一种净水机,设置有多级滤芯单元,多级滤芯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原水从前至后逐个经过多级滤芯单元;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相邻后一级滤芯单元的进水端连接;在后的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与进水端连接。该高水质滤芯系统和净水机都能够在其中一只滤芯单元失效时只更换该失效滤芯单元,而无需更换未失效滤芯单元,从而大大降低更换成本。同时本技术因为下一级滤芯单元进水侧的水已经是经过过滤的,即使在制水前期产水的水质还会较好,不会造成“头杯水”问题。滤芯单元的产生纯水再进入相邻后一级滤芯单元并进行再次过滤,从而能提高水质。再者本技术能检测终止端滤芯单元的进水侧溶解固体总量,根据溶解固体总量控制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排水量,能保证产水水质情况下降低废水量。附图说明利用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为实施例1的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的水流方向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3的多个第一子滤芯依次串联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3的多个第一子滤芯并联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3的多个第一子滤芯混联示意图。图5为实施例4的多个第二子滤芯依次串联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4的多个第二子滤芯并联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4的多个第二子滤芯混联示意图。在图1至图7中,包括有:第一滤芯单元100、第一子滤芯110、第二滤芯单元200、第二子滤芯210、脉冲控制阀300、TDS传感器400。具体实施方式结合以下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设置有多级滤芯单元,多级滤芯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原水从前至后依次经过各级滤芯单元。任意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相邻后一级滤芯单元的进水端连接。将原水首先进入的一端的滤芯单元定义为起始端滤芯单元,末端的滤芯单元定义终止端滤芯单元,终止端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作为系统纯水的出水端,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与自身进水端连接。本技术还设置有用于控制废水排出量的脉冲排水阀,脉冲排水阀与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连接。该高水质滤芯系统,还设置有用于监测终止端滤芯单元处理水水质的TDS传感器,TDS传感器位于终止端滤芯单元的进水端。本技术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TDS传感器400和脉冲排水阀连接。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入端与TDS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排水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入端接收TDS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发出的水质信号,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发出脉冲信号至脉冲排水阀的信号输入端,脉冲排水阀进行开启或关闭。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控制装置根据TDS传感器400检测到终止端滤芯单元处理水水质,当处理水水质的溶解固体总量达到阈值时,开启脉冲排水阀,使浓水排出体系,以降低终止端滤芯单元处理水的溶解固体总量,能保证产水水质情况下降低废水量。本技术以本实施例进行说明,本实施例具体设置有两级滤芯单元,如图1所示,定义为第一滤芯单元100和第二滤芯单元200。需说明的是,本技术可以设置有两级滤芯单元,也可以设置有3级、5级、10级、30级等,具体实施方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本实施例的水路关系如下:原水进入第一滤芯单元100,经第一滤芯单元100处理后得到浓水A和纯水A;处理水进入第二滤芯,经第二滤芯单元200处理后得到浓水B1、浓水B2和纯水B,浓水A和浓水B2汇合后排出多重过滤滤水装置,纯水B排出多重过滤滤水装置。在第二滤芯单元200还没有工作时,处理水为纯水A;在第二滤芯单元200工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级滤芯单元,多级滤芯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原水从前至后依次经过各级滤芯单元;/n任意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相邻后一级滤芯单元的进水端连接;/n将原水首先进入的一端的滤芯单元定义为起始端滤芯单元,末端的滤芯单元定义终止端滤芯单元,终止端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作为系统纯水的出水端,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与自身进水端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水质滤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多级滤芯单元,多级滤芯单元依次串联连接,原水从前至后依次经过各级滤芯单元;
任意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与相邻后一级滤芯单元的进水端连接;
将原水首先进入的一端的滤芯单元定义为起始端滤芯单元,末端的滤芯单元定义终止端滤芯单元,终止端滤芯单元的产水出水端作为系统纯水的出水端,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与自身进水端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质滤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控制废水排出量的脉冲排水阀,脉冲排水阀与终止端滤芯单元的浓水出水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质滤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用于监测终止端滤芯单元处理水水质的TDS传感器,TDS传感器位于终止端滤芯单元的进水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质滤芯系统,其特征在于:还设置有控制装置,控制装置分别与TDS传感器和脉冲排水阀连接;
控制装置的数据输入端与TDS传感器的信号输出端连接,控制装置的信号输出端与脉冲排水阀的信号输入端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水质滤芯系统,其特征在于:设置有两级滤芯单元,定义为第一滤芯单元和第二滤芯单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小平晏博吕苏
申请(专利权)人:云米互联科技广东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