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9871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包括便捷式移动装置、废料收集腔、废料收集口、转动式防护件、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转动式疏松装置和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废料收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采用搞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转动式疏松和按压式整平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除尘器漏斗废料高效收集的技术效果,实现了大批量收集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的废料收集车收集量少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废料小车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
本技术属于废料收集
,具体是指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
技术介绍
废料原意是指报废的物料,即经过相当使用,本身已经残缺不堪或磨损过甚或已经超过其寿命年限,以至失去原有的功能,本身已经无利用价值的物料是可以回收再利用的,循环利用和销售这些废料对那些常常产生大量生产废料的企业来说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从而废料小车的创新与设计,对该资源保护以及环保工作的倡导起着推动的作用。现有的废料收集用的装置,由于其的灵活性能不佳,从而对小车的移动以及承接废料的进行提供了不便,且由于其不能对料斗中间的物料进行导向,从而导致料斗的中间物料聚集较多,从而对该小车容纳的面积造成影响,且大物件占空较大不能对其进行分解。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采用搞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转动式疏松和按压式整平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除尘器漏斗废料高效收集的技术效果,实现了大批量收集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的废料收集车收集量少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废料小车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技术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包括便捷式移动装置、废料收集腔、废料收集口、转动式防护件、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转动式疏松装置和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所述废料收集腔设于便捷式移动装置上壁上,所述废料收集口设于废料收集腔上壁上,所述转动式防护件转动设于废料收集口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式疏松装置设于废料收集腔内壁上,所述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设于转动式疏松装置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包括分解转轴、螺旋式分解凸起、分解刀和分解电机,所述分解转轴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内侧壁上,所述螺旋式分解凸起绕接设于分解转轴外侧圆周壁上,所述分解刀设于螺旋式分解凸起上,所述分解电机设于废料收集腔外侧壁上,所述分解电机的输出端与分解转轴相连。进一步地,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对称设有两组。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式疏松装置包括支撑板、转动电机、转动板和疏松剥离件,所述支撑板设于废料收集腔内侧壁上,所述转动电机设于支撑板底壁上,所述转动板与转动电机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疏松剥离件均匀间隔排列设于转动板底壁上。进一步地,所述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包括升降液压推杆和整平板,所述升降液压推杆设于转动板底壁上,所述整平板设于升降液压推杆的活动端,所述整平板上设有疏松剥离孔,所述疏松剥离件设于疏松剥离孔中。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式防护件包括防护转动轴和防护罩,所述防护转动轴转动设于废料收集口上壁上,所述防护罩设于防护转动轴上。进一步地,所述废料收集腔侧壁上设有出料门,所述出料门上设有出料钮。进一步地,所述便捷式移动装置包括移动固定板、倾斜连接板、移动把手和移动滚轮,所述倾斜连接板倾斜设于移动固定板侧壁上,所述移动把手设于倾斜连接板上,所述移动滚轮转动设于移动固定板底壁上。采用上述结构本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采用搞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转动式疏松和按压式整平相结合的方式,实现了对除尘器漏斗废料高效收集的技术效果,实现了大批量收集的目的,解决了传统的废料收集车收集量少且效率低下的技术难题,有效解决了目前市场上废料小车效果差,且自身结构复杂,维护较为不便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的主视图;图4为本技术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的剖视图一;图5为本技术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的剖视图二。其中,1、便捷式移动装置,2、废料收集腔,3、废料收集口,4、转动式防护件,5、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6、转动式疏松装置,7、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8、分解转轴,9、螺旋式分解凸起,10、分解刀,11、分解电机,12、支撑板,13、转动电机,14、转动板,15、疏松剥离件,16、升降液压推杆,17、整平板,18、疏松剥离孔,19、防护转动轴,20、防护罩,21、出料门,22、出料钮,23、移动固定板,24、倾斜连接板,25、移动把手,26、移动滚轮。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5所示,本技术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包括便捷式移动装置1、废料收集腔2、废料收集口3、转动式防护件4、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5、转动式疏松装置6和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7,所述废料收集腔2设于便捷式移动装置1上壁上,所述废料收集口3设于废料收集腔2上壁上,所述转动式防护件4转动设于废料收集口3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5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2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式疏松装置6设于废料收集腔2内壁上,所述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7设于转动式疏松装置6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5包括分解转轴8、螺旋式分解凸起9、分解刀10和分解电机11,所述分解转轴8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2内侧壁上,所述螺旋式分解凸起9绕接设于分解转轴8外侧圆周壁上,所述分解刀10设于螺旋式分解凸起9上,所述分解电机11设于废料收集腔2外侧壁上,所述分解电机11的输出端与分解转轴8相连。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5对称设有两组。所述转动式疏松装置6包括支撑板12、转动电机13、转动板14和疏松剥离件15,所述支撑板12设于废料收集腔2内侧壁上,所述转动电机13设于支撑板12底壁上,所述转动板14与转动电机13的输出端相连,所述疏松剥离件15均匀间隔排列设于转动板14底壁上。所述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7包括升降液压推杆16和整平板17,所述升降液压推杆16设于转动板14底壁上,所述整平板17设于升降液压推杆16的活动端,所述整平板17上设有疏松剥离孔18,所述疏松剥离件15设于疏松剥离孔18中。所述转动式防护件4包括防护转动轴19和防护罩20,所述防护转动轴19转动设于废料收集口3上壁上,所述防护罩20设于防护转动轴19上。所述废料收集腔2侧壁上设有出料门21,所述出料门21上设有出料钮22。所述便捷式移动装置1包括移动固定板23、倾斜连接板24、移动把手25和移动滚轮26,所述倾斜连接板24倾斜设于移动固定板23侧壁上,所述移动把手25设于倾斜连接板24上,所述移动滚轮26转动设于移动固定板23底壁上。具体使用时,用户握住移动把手25将废料小车移动带收集的废料处,将除尘器漏斗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捷式移动装置、废料收集腔、废料收集口、转动式防护件、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转动式疏松装置和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所述废料收集腔设于便捷式移动装置上壁上,所述废料收集口设于废料收集腔上壁上,所述转动式防护件转动设于废料收集口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式疏松装置设于废料收集腔内壁上,所述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设于转动式疏松装置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包括分解转轴、螺旋式分解凸起、分解刀和分解电机,所述分解转轴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内侧壁上,所述螺旋式分解凸起绕接设于分解转轴外侧圆周壁上,所述分解刀设于螺旋式分解凸起上,所述分解电机设于废料收集腔外侧壁上,所述分解电机的输出端与分解转轴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便捷式移动装置、废料收集腔、废料收集口、转动式防护件、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转动式疏松装置和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所述废料收集腔设于便捷式移动装置上壁上,所述废料收集口设于废料收集腔上壁上,所述转动式防护件转动设于废料收集口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内侧壁上,所述转动式疏松装置设于废料收集腔内壁上,所述升降式按压整平装置设于转动式疏松装置上壁上;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包括分解转轴、螺旋式分解凸起、分解刀和分解电机,所述分解转轴转动设于废料收集腔内侧壁上,所述螺旋式分解凸起绕接设于分解转轴外侧圆周壁上,所述分解刀设于螺旋式分解凸起上,所述分解电机设于废料收集腔外侧壁上,所述分解电机的输出端与分解转轴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空间利用辅助分解装置对称设有两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除尘器漏斗废料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式疏松装置包括支撑板、转动电机、转动板和疏松剥离件,所述支撑板设于废料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云超杨云锋刘淑学
申请(专利权)人:邹平昊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