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8878526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首先将前腔体与导管通过硅胶棒相连,并通过树脂胶水将前腔体与导管的连接体密封于专用模具中;然后将动铁发声单元固定于导管内,并通过连接导线将动铁发声单元和位于前腔体内的动圈发声单元相连;最后将耳机接口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并通过后腔体与前腔体合并成密闭的腔体,并通过树脂胶水将整个腔体密封,通过模具将具有流动性的树脂胶水进行造型;与传统的扣合式耳机相比,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封装的方式形成一体式耳机,内部器件的固定更加牢靠,能够有效保护内部器件;同时采用浇筑的方式生产耳机,不需要涉及内部复杂的固定器件,大大简化了耳机的生产流程和工序,耳机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消费电子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
技术介绍
耳机是一对转换单元,它接受来自媒体播放器或接收器所发出的电讯号,利用贴近耳朵的扬声器将其转化成可以听到的音波;传统工艺中耳机的发声单元分为动圈发声单元和动铁发声单元,由于动圈发声单元和动铁发声单元结构完全不同,因此为了满足其装配要求,在圈铁耳机中需要布设不同的固定装置,耳机壳体的内部结构复杂;其装配难度较高;且由于耳机大量采用扣合件实现稳定连接,因此在在外部碰撞或掉落时极易摔碎,影响耳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结构稳定性差,装配繁琐的缺陷,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采用本专利技术所述方法能够一体浇筑圈铁耳机,免去了前盖和后盖装配的繁琐,同时还具有内部设备结构稳定,使用寿命长等优点。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硅胶棒将前腔体与导管相连,得到前腔体与导管的连接体;S2、将步骤S1得到的连接体放置于第一模具中,第一模具上设置有与硅胶棒适配的通孔,硅胶棒与导管相连一端穿过导管和通孔伸出到第一模具外;S3、向步骤S2所述的第一模具中注入树脂胶水,保证树脂胶水淹没连接体,且不流入到前腔体内;S4、待步骤S3中所述树脂胶水凝固后,取出其内的硅胶棒,形成连接通道;然后将动铁发声单元固定于导管内,再将动铁发声单元的动铁连接线通过连接通道穿入到前腔体;S5、将动圈发声单元固定于前腔体内,再将步骤S4中的动铁连接线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S6、将耳机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同时在连接导线上套置后腔体,连接完成后将后腔体与前腔体相互扣合,形成密闭腔体;S7、将步骤S6所述的密闭腔体放入第二模具中,并通过填充物将后腔盖上的透气孔密封,且填充物的另一端外延到第二模具外;S8、向第二模具中注入树脂胶水,并保证淹没步骤S7所述部件,且树脂胶水低于第二模具的浇注口;S9、待步骤S8中胶水凝固后,向第二模具中注入调色胶水。S10、待耳机完全凝固后取出填充物,得到后腔的排气孔。优选的,步骤S1中硅胶棒的直径为1-10mm。优选的,线性填充物的直径为1-10m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首先将前腔体与导管通过硅胶棒相连,并通过树脂胶水将前腔体与导管的连接体密封与专用模具中;然后将动铁发声单元固定于导管内,并通过连接导线将动铁发声单元和位于前腔体内的动圈发声单元相连;最后将耳机接口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并通过后腔体与前腔体合并成密闭的腔体,并通过树脂胶水将整个腔体密封,并通过模具将具有流动性的树脂胶水进行造型;最终还可以根据需要添加调色胶水实现耳机的着色。采用本专利技术制作的耳机为一体式结构,与现有技术中分盖扣合式结构相比,其稳定性更高,在于遇外力碰撞或掉落时不易摔碎,同时整个装配过程更加简单,装配效率更高。同时本专利技术还不需要考虑耳机外壳的配合及内部结构设计,同时也不需要考虑各个内部扣合件的结构,因此其能够大大降低耳机的复杂程度,且不需要制作专用的耳机外壳模具及其他元器件的模具,生产成本更低;由于圈铁耳机内部同时集成了动圈单元和动铁单元,因此与传统的动圈耳机和动铁耳机相比,为了保证耳机的质量,需要根据动圈单元和动铁单元设置专用的连接件,其内部结构更加复杂,因此装配繁琐,且大量使用扣合连接,其连接强度有限;本申请以浇筑的方式取代复杂的内部扣减,其大大简化了耳机的生产工序,提高了装配效率;其次,本专利技术采用树脂胶水制作耳机,其具有一定的弹性,同时各个部件在树脂胶水浇筑过程中与其融为一体,与传统的卡扣和螺钉连接方式相比,其与耳机外壳的接触面积更大,连接稳定性更高,因此在掉落过程中能够有效缓冲整个耳机受到的冲击力,从而保护内部元器件,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和抗冲击力能力;最后,本专利技术采用一体浇筑的方式实现耳机的生产,与传统的装配式结构相比,其外形更加平滑,且后期处理更加简单,能够有效提高耳机的外观质量,耳机更加美观。2、本专利技术采用二次浇筑的方式完成整个耳机的浇筑和封装生产,一次浇筑实现对前腔体的固定,二次封装则实现对整个内部器件的封装,一次封装完成后能够有效固定前腔体,方便后续装配的精度,同时降低装配的难度,二次封装则形成整个耳机,通过两次封装的合理分配其能够充分兼顾耳机内部元器件的装配要求,在保证装配质量的前提下简化整个装配过程,提高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工作流程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次浇筑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二次浇筑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硅胶棒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硅胶棒,2、前腔体,3、导管,4、第一模具,5、后腔体,6、第二模具。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实施方式1本实施方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基本实施方式,其公开了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通过硅胶棒将前腔体的连接端与导管相连,得到前腔体与导管的连接体;同时根据不同耳机的尺寸要求,硅胶棒的直径为1-10mm,以5mm为最佳直径;同时根据需要,硅胶棒也可以采用硅胶管代替;S2、将步骤S1得到的连接体放置于第一模具中,第一模具上设置有与硅胶棒适配的通孔,硅胶棒与导管相连一端穿过导管和通孔伸出到第一模具外;S3、向步骤S2所述的第一模具中注入树脂胶水,保证树脂胶水淹没连接体,同时不流入到前腔体内;S4、待步骤S3中所述树脂胶水凝固后,将凝固后的部件取出,然后取出其内的硅胶棒,形成连接通道;然后将动铁发声单元的动铁连接线通过连接通道穿入到前腔体内,并将动铁发声单元固定于导管内;S5、将动圈发声单元固定于前腔体内,再将步骤S4中的动铁连接线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S6、将耳机接口的连接导线穿过后腔体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连接完成后将后腔体与前腔体相互扣合,形成密闭腔体;S7、将步骤S6所述的密闭腔体放入第二模具中,绕后通过线性填充物将后腔体上的透气孔密封,同时线性填充物的另一端外延到模具外,避免线性填充物被树脂胶水完全覆盖;根据需要所述线性填充物采用带有直径为1-10mm的棒状物;S8、向步骤S7所述完成部件安装的第二模具中注入树脂胶水,并保证淹没步骤S7中所述部件,且树脂胶水低于第二模具的浇注口;S9、待步骤S8中胶水凝固后,向第二模具(6)中注入调色胶水。S10、待耳机完全凝固后取出填充物,得到后腔的排气孔。本专利技术采用树脂胶水浇筑封装的方式制作一体式耳机,其浇筑过程共有两次,一次浇筑实现对前腔体和导管的固定,方便内部电子器件的固定和安装,二次浇筑则完成整个耳机的造型,从而形成一体式耳机,其与现有技术中的分盖扣合式结构相比,一体式结构的耳机更加美观,同时一体是结构及树脂胶水的弹性,能够有效缓冲外部冲击及耳机掉落的冲击力,从而保护耳机内部的电子器件,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通过硅胶棒(1)将前腔体(2)与导管(3)相连,得到前腔体(2)与导管(3)的连接体;/nS2、将步骤S1得到的连接体放置于第一模具(4)中,第一模具(4)上设置有与硅胶棒(1)适配的通孔,硅胶棒(1)与导管相连一端穿过导管和通孔伸出到第一模具外;/nS3、向步骤S2所述的第一模具(4)中注入树脂胶水,保证树脂胶水淹没连接体,且不流入到前腔体(2)内;/nS4、待步骤S3中所述树脂胶水凝固后,取出其内的硅胶棒,形成连接通道;然后将动铁发声单元固定于导管(3)内,再将动铁发声单元的动铁连接线通过连接通道穿入到前腔体(2);/nS5、将动圈发声单元固定于前腔体(2)内,再将步骤S4中的动铁连接线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nS6、将耳机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同时在连接导线上套置后腔体(5),连接完成后将后腔体(5)与前腔体(2)相互扣合,形成密闭腔体;/nS7、将步骤S6所述的密闭腔体放入专用第二模具(6)中,并通过填充物将后腔盖上的透气孔密封,且填充物的另一端外延到第二模具(6)外;/nS8、向第二模具(6)中注入树脂胶水,并保证淹没步骤S7所述部件,且树脂胶水低于第二模具的浇注口;/nS9、待步骤S8中胶水凝固后,向第二模具(6)中注入调色胶水;/nS10、待耳机完全凝固后取出填充物,得到后腔的排气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体式圈铁耳机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通过硅胶棒(1)将前腔体(2)与导管(3)相连,得到前腔体(2)与导管(3)的连接体;
S2、将步骤S1得到的连接体放置于第一模具(4)中,第一模具(4)上设置有与硅胶棒(1)适配的通孔,硅胶棒(1)与导管相连一端穿过导管和通孔伸出到第一模具外;
S3、向步骤S2所述的第一模具(4)中注入树脂胶水,保证树脂胶水淹没连接体,且不流入到前腔体(2)内;
S4、待步骤S3中所述树脂胶水凝固后,取出其内的硅胶棒,形成连接通道;然后将动铁发声单元固定于导管(3)内,再将动铁发声单元的动铁连接线通过连接通道穿入到前腔体(2);
S5、将动圈发声单元固定于前腔体(2)内,再将步骤S4中的动铁连接线与动圈发声单元相连;
S6、将耳机接口通过连接导线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斌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勤智信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