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压片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7757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压片模具,新型压片模具包括压片模具主体和压片板,压片模具主体顶部表面开有工作槽,工作槽远离压片模具主体顶部的底面开有进料孔,压片模具主体的侧面开有安装槽,进料孔与安装槽相连通,压片板与安装槽相匹配,压片板上开有贯穿压片板的压片成型孔,压片成型孔与进料孔正对,压片模具主体靠近进料孔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电动装置,电动装置插入连接于进料孔。新型压片模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无需人工操作,可有效避免压片破碎,并且使用时无需对制片粉末进行计量,有利于提高制片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压片模具
本技术涉及模具
,尤其是涉及一种新型压片模具。
技术介绍
随着新药品的研发,药品的生产工序也就越来越复杂化,目前有很多药品都是以片状出现,然而过去压片处理极为复杂,延长了药品的生产周期,降低了工作效率,不利于药品的有效生产。目前粉末压片技术因设备简单,易操作,生产成本低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物制药、无机材料、高分子、材料分析测试等领域,如制备靶材、制药、X射线荧光分析等。目前,常用的压片模具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开瓣式结构,取出样片时,需要将模具掰开,工作人员稍有不慎易导致样片破碎;另一种是由圆柱形压杆、圆柱形垫片、中空圆筒形套筒和圆柱形底座构成,如公开号为CN204566767的专利文献,这种模具结构简单,在压片时需要人工施加压力,生产效率较低。上述的常用压片模具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急需一种新的压片模具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压片模具,无需人工操作,降低了压片的噪音,可有效避免压片破碎,并且使用时无需对制片粉末进行计量,有利于提高制片效率。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压片模具,包括压片模具主体和压片板,所述压片模具主体顶部表面开有工作槽,所述工作槽远离压片模具主体顶部的底面开有进料孔,所述压片模具主体的侧面开有安装槽,所述进料孔与安装槽相连通,所述压片板与安装槽相匹配,所述压片板上开有贯穿压片板的压片成型孔,所述压片成型孔与进料孔正对,所述压片模具主体靠近进料孔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上固定连接有电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插入连接于进料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在使用时,将压片板插入安装槽内部,然后将制片粉末倒在工作槽中,将制片粉末不断刮入进料孔,直至进料孔被填满,逆时针翻转支撑架,使支撑架架在压片模具主体的上方,对支撑架进行固定,正向启动电动装置,使电动装置工作,此过程中电动装置持续挤压进料孔中的粉末并进入进料孔内部,从而使制片粉末压合到一起形成压片,在制片完成后,反向启动电动装置,将压片板抽出,然后下按或上顶压片,使压片从压片成型孔中脱离出来之后将压片板重新插入安装槽内部等待下次制片,压片方法简单,无需像现有模具一样需要将磨具掰开,可以有效的避免压片破碎的问题,同时也无需对制片粉末进行计量,有利于提高制片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电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固定连接于支撑架,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于支撑架,所述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竖直插入连接于进料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动推杆的伸缩端贯穿于支撑架,便于电动推杆的伸长或缩短,电动推杆的伸缩端竖直插入连接于进料孔,使得电动推杆在压片时产生的力量较为均匀,进而提高了压片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片模具主体靠近进料孔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支撑架转动连接于安装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片模具主体靠近进料孔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且支撑架转动连接于安装座,使得支撑架较为稳固,便于转动,提高了工作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工作槽的体积大于安装槽的体积。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槽的体积大于安装槽的体积,方便压片的操作,制片粉末倒在工作槽中,之后使用刮板或者硬纸板将制片粉末不断的刮入进料孔中,直至进料孔被填满,然后将多余的制片粉末刮到远离进料孔的一侧等待下次制片,操作较为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朝向工作槽的表面固定连接有定位套筒,所述电动推杆位于定位套筒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套筒固定连接在支撑架朝向工作槽的表面,定位套筒可以保证电动推杆的运动轨迹,使得电动推杆不发生偏移,更为精准的进入进料孔的内部,进而使得压片过程顺利进行。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远离安装座的端部开有销孔,所述压片模具主体顶部表面两侧连接有锁销,所述锁销插入于销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支撑架架在压片模具主体上方时,将锁销插入支撑架远离安装座的端部上的销孔中,实现对支撑架的固定,使得支撑架的稳定性较佳。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片板远离压片成型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片板远离压片成型孔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托块,便于将压片板从安装槽内部取出,操作方便。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片成型孔与进料孔的直径大小相同。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片成型孔与进料孔的直径大小相同,使得进料孔内的制片粉末可以完全到达压片成型孔,减少制片粉末残留至压片成型孔与进料孔之间,降低制片粉末的浪费。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压片模具主体顶部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所述锁销抵接于限制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压片模具主体顶部表面两侧固定连接有限制块,限制块可对锁销进行限位,防止锁销脱出,将限制块的一端设置为倾斜面,使得限制块不容易断裂。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支撑架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旋钮,所述控制旋钮与电源线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支撑架的顶部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旋钮,便于启动电动推杆,并且可以对电动推杆实现方向的掌控,操作较为方便。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压片模具,结构合理有效,采用电动推杆作为动力,从而使制片粉末压合成压片,避免了人工手动施加压力所带来的费力气和产生噪音的问题,采用下按或上顶的方式,均可将压片从压片板上的压片成型孔中脱离出来,无需像现有模具一样需要将磨具掰开,可以有效的避免压片破碎的问题;2.本技术提供的新型压片模具在使用时无需对制片粉末进行计量,只需将制片粉末倒在工作槽中,将制片粉末不断的刮入进料孔中,直至进料孔填满,通过这种方式可以避免现在每次制片之前需对制片粉末进行计量的问题,有利于提高制片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压片模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压片模具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压片板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新型压片模具的整体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中支撑架结构示意图。图中:1、压片模具主体;2、压片板;3、安装座;4、支撑架;5、电动推杆;6、定位套筒;7、锁销;8、限制块;9、压片成型孔;10、销孔;11、工作槽;12、进料孔;13、安装槽;14、控制旋钮。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型压片模具,参照图1,新型压片模具包括均呈长方体状的压片模具主体1和压片板2,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顶部表面开有长方体状的工作槽11,所述工作槽11远离压片模具主体1顶部的底面开有进料孔12,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两个安装座3,所述安装座3靠近进料孔12,所述安装座3转动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固定连接有电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片模具主体(1)和压片板(2),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顶部表面开有工作槽(11),所述工作槽(11)远离压片模具主体(1)顶部的底面开有进料孔(12),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的侧面开有安装槽(13),所述进料孔(12)与安装槽(13)相连通,所述压片板(2)与安装槽(13)相匹配,所述压片板(2)上开有贯穿压片板(2)的压片成型孔(9),所述压片成型孔(9)与进料孔(12)正对,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靠近进料孔(1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固定连接有电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插入连接于进料孔(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压片模具主体(1)和压片板(2),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顶部表面开有工作槽(11),所述工作槽(11)远离压片模具主体(1)顶部的底面开有进料孔(12),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的侧面开有安装槽(13),所述进料孔(12)与安装槽(13)相连通,所述压片板(2)与安装槽(13)相匹配,所述压片板(2)上开有贯穿压片板(2)的压片成型孔(9),所述压片成型孔(9)与进料孔(12)正对,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靠近进料孔(12)的顶端转动连接有支撑架(4),所述支撑架(4)上固定连接有电动装置,所述电动装置插入连接于进料孔(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装置包括电动推杆(5),所述电动推杆(5)固定连接于支撑架(4),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贯穿于支撑架(4),所述电动推杆(5)的伸缩端竖直插入连接于进料孔(1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压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压片模具主体(1)靠近进料孔(12)的顶端表面固定连接有安装座(3),所述支撑架(4)转动连接于安装座(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原波何显运丘永亮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