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阳专利>正文

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7527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连接片和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其中,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包括加热结构、凸模和凹模;所述加热结构位于中间,所述凹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一个侧面,所述凸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另一个侧面;且所述加热结构的截面积与所述凸模的截面积、所述凹模的截面积大小相适应。该热熔器的每一模头组均独立设置加热元件,且独立设置温度探头;具有热损小、节能环保,以及测温控温精准的诸多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
本技术涉及热熔器
,具体涉及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
技术介绍
现有的热熔器采用一块整体加热板对多个模头组合进行加热,由于加热板远大于模头的截面,这样设置的结构导致大量的热能损耗,不利于节能环保;并且由于加热板远大于模头的截面积,温度的采集也会不精确,采集的温度只是一个近似值,并不能准确得知每一个模头组当前温度值。为了降低热损耗,更加节能环保,以及确保采集到的当前温度值更加准确,专利技术人进行了潜心设计,得到一个相比现有的热熔器较佳的结构。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该热熔器的每一模头组均独立设置加热元件,且独立设置温度探头;具有热损小、节能环保,以及测温控温精准的诸多优点。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提到的问题,带来节能和测温准确的效果,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包括支撑结构、连接片和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其中,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包括加热结构、凸模和凹模;所述加热结构位于中间,所述凹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一个侧面,所述凸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另一个侧面,且所述加热结构的截面积与所述凸模的截面积、所述凹模的截面积大小相适应。采用上述结构的热熔器,每个模头组均包括一个凸模和一个凹模,每个模头组的凸模和凹模之间均采用一个独立的加热结构进行衔接,加热结构的截面积与凸模和凹模的截面积大小相适应,具体地,当加热结构的截面积大于凸模截面积、凹模截面积时,加热结构的截面积不超过凸模截面积、凹模截面积的二倍;当加热结构的截面积小于凸模截面积、凹模截面积时,加热结构的截面积要大于凸模截面积、凹模截面积的一半;以上关于截面积的规定中,凹模的截面积与凸模的截面积大小一致。正是由于加热结构的截面积与凹模截面积、凸模截面积大小相适应,进而解决了热损耗问题。进一步的,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壳体和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为饼状结构,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所述凹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个侧面。优选的,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中间位置。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是MCH加热环、或者是环形电热丝。进一步的,所述壳体内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凹腔,所述温度传感器凹腔内用于设置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凹腔竖向设置在所述壳体中部位置处。进一步的,所述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还包括隔热胶木、控制器和手柄;所述支撑结构通过所述隔热胶木连接所述手柄,所述控制器设置在所述手柄与所述隔热胶木之间。进一步的,所述隔热胶木的底部设置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的底部连接有支架。进一步的,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片之间为可拆卸式连接。具体的,所述壳体与所述连接片之间可以采用螺杆固定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加热元件的正极、负极以及所述温度传感器的信号线依次穿过所述连接片、支撑结构后与所述控制器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凸模、凹模与所述壳体之间采用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为沉头螺杆,所述螺杆的头部沉入所述凸模的一侧内。本技术的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具有降低热损耗,节能环保,以及测温准确度高,控温精确,由于控温精确进一步降低不必要的热损耗。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或部分一般由类似的附图标记标识。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提供的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的主视图;图2为独立加热测温模块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加热结构的侧面结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加热结构的侧面结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支撑结构;2、连接片;3、独立加热测温模块;4、加热结构;5、凸模;6、凹模;7、壳体;8、加热元件;9、第一壳体;10、第二壳体;11、螺栓;12、温度传感器凹腔;13、隔热胶木;14、控制器;15、手柄;16、支撑柱;17、支架;18、电极;19、温度传感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需要注意的是,除非另有说明,本申请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技术所属领域技术人员所理解的通常意义。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包括支撑结构1、连接片2和独立加热测温模块3;其中,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3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3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片2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1上;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3包括加热结构4、凸模5和凹模6;所述加热结构4位于中间,所述凹模6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4的一个侧面,所述凸模5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4的另一个侧面,且所述加热结构4的截面积与所述凸模5的截面积、所述凹模6的截面积大小相适应。采用上述结构的热熔器,每个模头组均包括一个凸模5和一个凹模6,每个模头组的凸模5和凹模6之间均采用一个独立的加热结构4进行衔接,加热结构4的截面积与凸模5和凹模6的截面积大小相适应,具体地,当加热结构4的截面积大于凸模5截面积、凹模6截面积时,加热结构4的截面积不超过凸模5截面积、凹模6截面积的二倍;当加热结构4的截面积小于凸模5截面积、凹模6截面积时,加热结构4的截面积要大于凸模5截面积、凹模6截面积的一半;以上关于截面积的描述中,凹模6的截面积与凸模5的截面积大小一致。正是由于加热结构4的截面积与凹模6截面积、凸模5截面积大小相适应,进而解决了热损耗问题。需要说的是,加热结构4与凸模5、凹模6之间可以是一体式、也可以是分体可拆卸式。其中一体式可以使一体铸造,可拆卸式可以采用螺栓紧固。请参见图2和图3,所述加热结构4包括壳体7和加热元件8;所述加热元件8设置在所述壳体7内,所述壳体7为饼状结构,所述凸模5设置在所述壳体7的一个侧面,所述凹模6设置在所述壳体7的另一个侧面。可以选择的技术方案包括,所述壳体7的形状还可以是扁平状的矩形、椭圆形截面结构。请参考图2,所述壳体7包括第一壳体9和第二壳体10,所述第一壳体9与所述第二壳体10之间采用螺栓11固定连接;具体为,第一壳体9或第二壳体10一个开设无螺纹通孔,另一个开设螺纹孔,通过螺栓11穿入无螺纹孔到螺纹孔内螺纹旋紧连接,实现第一壳体9和第二壳体10的固定。或者第一壳体9插入第二壳体10盖合连接,当然可预见的,第二壳体10插入第一壳体9盖合连接。所述加热元件8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连接片和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其中,/n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n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包括加热结构、凸模和凹模;所述加热结构位于中间,所述凹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一个侧面,所述凸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另一个侧面;且所述加热结构的截面积与所述凸模的截面积、所述凹模的截面积大小相适应。/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结构、连接片和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其中,
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均通过一个所述连接片设置在所述支撑结构上;
所述独立加热测温模块包括加热结构、凸模和凹模;所述加热结构位于中间,所述凹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一个侧面,所述凸模分布在所述加热结构的另一个侧面;且所述加热结构的截面积与所述凸模的截面积、所述凹模的截面积大小相适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结构包括壳体和加热元件;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壳体内,所述壳体为饼状结构,所述凸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一个侧面,所述凹模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另一个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所述第一壳体与所述第二壳体之间采用螺栓固定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模头独立加热的热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元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中间位置。


5.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阳
申请(专利权)人:陈阳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