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644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电池包包含电池列以及液冷管;电池列包含至少两个单体电池,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排列;液冷管设置于电池列表面,用于为单体电池散热,液冷管包含冷却部,冷却部为液冷管在电池列上的具有正投影的部分,冷却部在电池列上的正投影为冷却区域,冷却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相较于现有电池包而言,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液冷管采用冷却部的延伸方向与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不平行的设计,有利于液冷管内的冷却液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减少了向同模组的其它单体电池传递的热量,有利于抑制热失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电池包。
技术介绍
现有电池包产品的导热管理设计通常基于流向与模组以及整包长度方向平行的口琴管冷板,从常规导热管理控温的角度分析,口琴管设计保证了较大的固-液换热面积,容易实现较好的散热效果。然而,当电池包内某个单体电池发生热失控时,其失控热量通过电池大面以及侧板大量地向同模组内的相邻单体电池传递,具有热扩散风险,此时流向与模组长度方向平行的流道设计将放大失控电池向相邻电池传热的途径,增加热扩散风险。另外,口琴管仍然具有管道流的普遍缺陷,即在管道工质流动过程中,其温度不断升高,换热潜力缩减,导致管道下游的液冷散热量较上游更低,主动拉大了模组/电池包内的单体电池之间的温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减少失控电池向相邻电池传热的电池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电池包,其中,包含电池列以及液冷管;所述电池列包含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排列;所述液冷管设置于所述电池列表面,用于为所述单体电池散热,所述液冷管包含冷却部,所述冷却部为所述液冷管在所述电池列上的具有正投影的部分,所述冷却部在所述电池列上的正投影为冷却区域,所述冷却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包含电池列以及液冷管,电池列包含沿第一方向排列的单体电池,液冷管包含冷却部,冷却部为液冷管在电池列上的具有正投影的部分,冷却部在电池列上的正投影为冷却区域,冷却部沿第二方向延伸,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相较于现有电池包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液冷管采用冷却部的延伸方向与单体电池的排列方向不平行的设计,有利于液冷管内的冷却液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减少了向同模组的其它单体电池传递的热量,有利于抑制热失控。附图说明通过结合附图考虑以下对本专利技术的优选实施例的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各种目标、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显而易见。附图仅为本专利技术的示范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同样的附图标记始终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其中: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沿图1中直线A-A所作的剖视图;图3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4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5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6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7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8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9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0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图11是根据另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00.电池列;110.电池单元;111.单体电池;112.对象电池;113.非对象电池120.隔热结构;200.液冷管;201.冷却部;202.第一连接部;203.第二连接部;α.夹角;X.第一方向;Y.第二方向。具体实施例体现本专利技术特征与优点的典型实施例将在以下的说明中详细叙述。应理解的是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不同的实施例上具有各种的变化,其皆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范围,且其中的说明及附图在本质上是作说明之用,而非用以限制本专利技术。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实施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的是,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之上”、“之间”、“之内”等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实施例一参阅图1,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在该示例性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是以应用于电动汽车的电池包为例进行说明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为将本专利技术的相关设计应用于其他类型的电池包中,而对下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出多种改型、添加、替代、删除或其他变化,这些变化仍在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的原理的范围内。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包含电池列100以及液冷管,电池列100包含至少两个单体电池111。配合参阅图2,图2中代表性地示出了沿图1中直线A-A所作的剖视图。以下将结合上述附图,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的各主要组成部分的结构、连接方式和功能关系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单体电池111沿第一方向X排列。该液冷管200设置于电池列的表面,例如顶面、底面、两个侧面或者两个端面的至少其中之一,本实施例中是以液冷管200设置于电池列的底面为例进行说明。其中,液冷管200包含冷却部201,该冷却部201为液冷管200在电池列上的具有正投影的部分,冷却部201在电池列上的正投影为冷却区域。在此基础上,冷却部201沿第二方向Y延伸,该第二方向Y与该第一方向X不平行,即两者具有夹角α。相较于现有电池包而言,本专利技术的液冷管200采用冷却部201的延伸方向与单体电池111的排列方向不平行的设计,有利于液冷管200内的冷却液将一部分热量带走,减少了向同模组的其它单体电池传递的热量,有利于抑制热失控。可选地,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X与第二方向Y可以垂直,即夹角α可以等于90°。据此,当夹角α为90°时,液冷管能够最大程度地抑制热失控产生的热量往同一电池模组的其他单体电池111传递,而是将热量带到了其他电池模组,有利于抑制因单体电池111热失控而导致其所在的整个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可选地,在本实施例中,冷却部201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可以等于单体电池1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即液冷管200在第二方向Y上的长度大于或等于单体电池111在第二方向Y上的宽度,有利于液冷管200内的冷却液将热量带出单体电池111,从而向其它电池模组传递热量,可以有效抑制同一电池模组发生热失控。实施例二基于上述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的第一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以下将结合图3,对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的第二实施例进行说明。如图3所示,其代表性地示出了本专利技术提出的电池包在第二实施例中的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电池包在第二实施例中采用了与第一实施例大致相同的设计,以下将对电池包在第二实施例中区别于第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含:/n电池列,包含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排列;以及/n液冷管,设置于所述电池列表面,用于为所述单体电池散热,所述液冷管包含冷却部,所述冷却部为所述液冷管在所述电池列上的具有正投影的部分,所述冷却部在所述电池列上的正投影为冷却区域,所述冷却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包,其特征在于,包含:
电池列,包含至少两个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沿第一方向排列;以及
液冷管,设置于所述电池列表面,用于为所述单体电池散热,所述液冷管包含冷却部,所述冷却部为所述液冷管在所述电池列上的具有正投影的部分,所述冷却部在所述电池列上的正投影为冷却区域,所述冷却部沿第二方向延伸,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方向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长度,等于所述单体电池在所述第二方向上的宽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列包含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含至少一个所述单体电池;在同一所述电池单元中,与相邻电池单元相邻的所述单体电池为对象电池,其他所述单体电池为非对象电池;其中,所述液冷管还包含第二连接部,仅与所述对象电池至少部分重叠的所述冷却区域为对象电池冷却区域,所述第二连接部将沿所述第二方向排列的所述对象电池冷却区域对应的冷却部连接在一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部设置于所述电池列的顶部和底部的至少其中之一。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单体电池的至少部分区域分别与所述冷却区域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包,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列包含至少两个电池单元,所述电池单元包含至少一个所述单体电池;每个所述冷却部的所述冷却区域,仅位于一个所述电池单元的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牛力李新建张轩孙国华李周礼郭其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锂电洛阳有限公司凯博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