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887578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包括供料箱、行走机构、打印机构和控制台,打印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和打印喷头,第一伸缩杆垂直于行走机构的顶部,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行走机构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相互垂直,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部与第三伸缩杆的中部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第三伸缩杆滑动连接,第四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相互平行,第四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安装有打印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打印喷头能够在三维空间上移动,进而可以利用3D打印原理进行基桩制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
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
技术介绍
3D打印是一种新型的快速增材制造技术,其可以将电子蓝图配以耗材精确地打印出实体,具有成型快、污染小、节约材料和产品质量高等优点。目前该项技术在建筑工程领域的发展日趋成熟,虽未产业化,但已能在既有基础上独立打印出低层建筑实体。近年来,随着申遗的快速发展,古遗址、文物保护和修复已成为研究的热点。ICCROM、WHC、ICOMOS及其他诸多研究机构及广大学者,都在致力于研究探索古建筑的保护与修复工作。然而,对于具有上百年历史的古遗址、古建筑病害及损毁的报道仍然屡见不鲜。历史古建筑具有较大的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因此,在特殊结构改造中,需要整体拆迁古建筑,再迁移、修复、复建,避免损害其历史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复建时需要对古建筑基桩的修复。现有的桩基础按施工方法可分为灌注桩和预制桩两大类。其中灌注桩需要提前通过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中先形成桩孔,再下放钢筋笼然后灌注混凝土。在这过程中,由于地下土质条件的复杂及不确定性,灌注桩成桩质量难控制,常容易出现断桩、缩颈、孔底虚土或沉渣厚等质量问题,一般需要模具,当拔出模具时,桩身质量更是难以控制;相比之下,预制桩虽然桩身质量较佳,但由于设计深度的不确定性和运输吊装等的限制,其桩长较固定,而且在施工时往往需要接桩、截桩,费时费力,而且会造成不必要的材料浪费。此外,对于一些内部具有细部结构的特殊桩基(如能量桩等),一次制模成型困难,还将面临二次施工等问题。针对上述传统桩基施工中的缺陷与不足,并且为满足目前特殊桩基越来越高的施工要求,有待发挥3D打印技术的优势,开发出一种可适用于常规桩基和特殊桩基的新型基桩制造机。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解决基桩一次成模困难的问题。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包括供料箱、行走机构、打印机构和控制台,所述打印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所述打印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和打印喷头,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行走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平行,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安装有打印喷头,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二端部朝向设有所述行走机构的一端,所述供料箱与所述打印喷头连通,所述控制台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通过3D打印技术直接在桩孔中打印基桩,便于一次制模成型,还能避免断桩、缩颈。进一步,所述第三伸缩杆包括固定套筒和第一伸缩杆体,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体插入所述固定套筒内,所述第一伸缩杆体两端都能够伸缩,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体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体伸缩,从而带动所述打印喷头移动,进而在水平上打印基桩。进一步,所述第四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伸缩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体的两侧,所述第四伸缩杆位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体上的位置由所述控制台自动控制。进一步,所述打印喷头包括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朝向地面设置,所述第二喷头朝向远离所述第一伸缩杆的一侧设置。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伸缩杆与所述第二伸缩杆之间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长度随着所述第二伸缩杆的伸缩变化。增加第二伸缩杆与第一伸缩杆之间的稳定性,防止第二伸缩杆从第一伸缩杆上断裂开。进一步,所述加强筋包括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和第二伸缩杆体,所述第二伸缩杆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套管和所述第二套管转动连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一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与所述第二伸缩杆固定连接。进一步,所述行走机构底部设有电控气压杆,所述电控气压杆均匀的分布于所述行走机构的底部。可以用于调平基桩打印机。进一步,所述电控气压杆的底部设有垫板。进一步,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行走机构上的座椅。本技术的有益效果:1.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打印基桩时,打印喷头能够在上下和左右方向上移动,实现3D打印效果,能够直接在桩孔中打印基桩,一次制模成型。2.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的打印喷头分为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第一喷头用于水平打印,至下往上打印基桩,第二喷头用于修复基桩的侧壁,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组合打印效果更佳。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第三伸缩杆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加强筋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第一喷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第二碰头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其中,1-供料箱、2-行走机构、3-打印机构、31-第一伸缩杆、32-第二伸缩杆、33-第三伸缩杆、331-固定套筒、332-第一伸缩杆体、34-第四伸缩杆、35-打印喷头、351-第一喷头、352-第二喷头、36-加强筋、361-第一套管、362-第二套管、363-第二伸缩杆体、4-控制台、5-电控气压杆、6-垫板、7-座椅。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包括供料箱1、行走机构2、打印机构3和控制台4,打印机构3安装于行走机构2的顶部,行走机构2上表面为平滑面,打印机构3包括第一伸缩杆31、第二伸缩杆32、第三伸缩杆33、第四伸缩杆34和打印喷头35,第一伸缩杆31垂直于行走机构2的顶部,第一伸缩杆31的第一端部与行走机构2转动连接,第二伸缩杆32的第一端部与第一伸缩杆31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第二伸缩杆32与第一伸缩杆31相互垂直,第二伸缩杆32的第二端部与第三伸缩杆33的中部固定连接,第四伸缩杆34的第一端部与第三伸缩杆33滑动连接,第四伸缩杆34与第一伸缩杆31相互平行,第四伸缩杆34的第二端部安装有打印喷头35,第四伸缩杆34的第二端部朝向设有行走机构2的一端,供料箱1通过管道与打印喷头35管道连通,控制台4安装于行走机构2上,控制台4上设有包括微电脑和控制全机的控制开关,第二伸缩杆32、第四伸缩杆34和打印喷头35由控制台4自动控制。第二伸缩杆32与地面平行,第二伸缩杆32能够伸缩,又由于第四伸缩杆34与第三伸缩杆33滑动连接,所以第四伸缩杆34能够沿着垂直第二伸缩杆32的方向上滑动,进而安装在第四伸缩杆34上的打印喷头35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又由于第四伸缩杆34为伸缩杆,所以第四伸缩杆34能够垂直于第二伸缩杆32和第三伸缩杆33形成的平面上下滑动,进而打印喷头35能够在三维空间上移动,进而可以利用3D打印原理进行基桩。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包括供料箱、行走机构、打印机构和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所述打印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和打印喷头,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行走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平行,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安装有打印喷头,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二端部朝向设有所述行走机构的一端,所述供料箱与所述打印喷头连通,所述控制台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包括供料箱、行走机构、打印机构和控制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印机构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所述打印机构包括第一伸缩杆、第二伸缩杆、第三伸缩杆、第四伸缩杆和打印喷头,所述第一伸缩杆垂直于所述行走机构的顶部,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行走机构转动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垂直,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部与所述第三伸缩杆的中部固定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一端部与所述第三伸缩杆滑动连接,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相互平行,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安装有打印喷头,所述第四伸缩杆的第二端部朝向设有所述行走机构的一端,所述供料箱与所述打印喷头连通,所述控制台安装于所述行走机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伸缩杆包括固定套筒和第一伸缩杆体,所述固定套筒与所述第二伸缩杆的第二端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伸缩杆体插入所述固定套筒内,所述第一伸缩杆体两端都能够伸缩,所述第四伸缩杆与所述第一伸缩杆体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应用3D打印技术的基桩制造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伸缩杆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第四伸缩杆分别设置于所述第三伸缩杆体的两...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凌玉光蒋文龙杨文霞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园林建筑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