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陈洁霞专利>正文

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547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属于板材冲孔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存在适用性窄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该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步进电机、齿轮、冲孔头、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第三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杆连接机台壳体内壁,齿轮通过轮齿与第一螺杆连接,并且通过固定轴连接机台壳体内壁,冲孔头贯穿套筒,并且通过轴销连接齿轮侧壁,内饰板嵌入在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之间,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滑动连接在工作台表面开设的滑槽内,并且通过底部镶嵌的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双向螺杆两侧,步进电机通过双向螺杆连接工作台内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备适用性广和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
本技术属于汽车冲切机
,具体是涉及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
技术介绍
冲孔,是指以适应不同的需求,具体有八字孔、六方孔、冲孔板、长孔、四方孔、圆孔、冲孔板网和三角孔等。汽车内饰主要包括以下子系统:仪表板系统、副仪表板系统、门内护板系统、顶棚系统、座椅系统、立柱护板系统、其余驾驶室内装件系统、驾驶室空气循环系统、行李箱内装件系统、发动机舱内装件系统、地毯、安全带、安全气囊、方向盘,以及车内照明和车内声学系统等等。汽车内饰板主要有汽车前后门板、汽车后背门板、汽车遮阳板、AZ柱、B柱、C柱、汽车顶棚和主副仪表板等。但是现有的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中的固定装置一般都是固定不动的,无法移动和旋转,同时也无法自动根据内饰板的尺寸来调节自身间距,适用范围比较窄,同时也降低了工作效率。因此,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开发设计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解决了现有的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存在适用性窄和工作效率低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第二伺服电机、第三伺服电机、步进电机、齿轮、冲孔头、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所述第三伺服电机通过第一螺杆连接机台壳体内壁,所述齿轮通过轮齿与第一螺杆连接,并且通过固定轴连接机台壳体内壁,所述冲孔头贯穿套筒,并且通过轴销连接齿轮侧壁,所述内饰板嵌入在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之间,所述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滑动连接在工作台表面开设的滑槽内,并且通过底部镶嵌的滑块分别滑动连接在双向螺杆两侧,所述工作台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所述步进电机通过双向螺杆连接工作台内壁。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工作台底部通过旋转轴连接固定台内镶嵌的第一伺服电机,所述固定台底部镶嵌的支腿通过其侧壁开设的通孔滑动连接在第二螺杆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镶嵌在底座上方,并且通过第二螺杆连接机台壳体内壁,所述底座与机台壳体底部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装置一包括限位块、弹簧一、夹板、弹簧二和缓冲块,所述限位块与通过弹簧一连接夹板,所述限位块还通过弹簧二连接缓冲块,所述缓冲块的材质为硬质橡胶。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的内部零部件连接关系一致,并且关于内饰板对称。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套筒两侧通过固定杆连接机台壳体内壁。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利用啮合传动原理,能够带动齿轮和轴销旋转,轴销在旋转过程中位置会不断变化,使得冲孔头能够在套筒内上下运动,实现了自动冲孔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步进电机带动双向螺杆旋转,使得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能够通过滑块沿着双向螺杆相向或背向移动,相向移动时,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之间的距离会变小,背向移动时则会变大,能够自动根据内饰板的尺寸大小来改变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之间的距离,相较于传动的手动调节固定装置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2、第一伺服电机通过旋转轴带动工作台上方固定的内饰板旋转来调节方向,第二伺服电机带动第二螺杆旋转,能够使固定台和内饰板沿着第二螺杆轴线方向移动,相较于传动的固定式的工作台,现有的工作台既能够在水平方向上移动来改变钻孔的位置,又能够通过旋转对内饰板不同角度的位置进行冲孔,具备自动化程度高和工作效率高的特点。3、弹簧一、弹簧二和缓冲块具备减震缓冲的作用,既能够防止夹板因力度过大损坏内饰板表面,又能够防止在挤压工程中夹紧装置一和夹紧装置二相互碰撞损坏限位块,既提高了产品质量,又能够延长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为更清楚地阐述本技术的结构特征和功效,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来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为技术中实施例1至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技术图1中a的局部放大图。图3为技术图1中b的局部放大图。附图标记:1-机台壳体、2-齿轮、3-固定轴、4-第一螺杆、5-轴销、6-套筒、7-冲孔头、8-夹紧装置一、81-限位块、82-弹簧一、83-夹板、84-弹簧二、85-缓冲块、9-双向螺杆、10-滑块、11-第二螺杆、12-固定台、13-第一伺服电机、14-支腿、15-旋转轴、16-底座、17-第二伺服电机、18-步进电机、19-工作台、20-夹紧装置二、21-内饰板、22-固定杆、23-第三伺服电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的具体实现进行详细描述。实施例1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7、第三伺服电机23、步进电机18、齿轮2、冲孔头7、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所述第三伺服电机23通过第一螺杆4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所述齿轮2通过轮齿与第一螺杆4连接,并且通过固定轴3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所述冲孔头7贯穿套筒6,并且通过轴销5连接齿轮2侧壁,第三伺服电机23带动第一螺杆4旋转,利用啮合传动原理,能够带动齿轮2和轴销5旋转,轴销5在旋转过程中位置会不断变化,使得冲孔头7能够在套筒6内上下运动,实现了自动冲孔的功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内饰板21嵌入在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之间,所述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9表面开设的滑槽内,并且通过底部镶嵌的滑块10分别滑动连接在双向螺杆9两侧,所述工作台19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所述步进电机18通过双向螺杆9连接工作台19内壁,步进电机18带动双向螺杆9旋转,使得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能够通过滑块10沿着双向螺杆9相向或背向移动,相向移动时,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之间的距离会变小,背向移动时则会变大,能够自动根据内饰板21的尺寸大小来改变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之间的距离,相较于传动的手动调节固定装置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所述套筒6两侧通过固定杆22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提高了套筒6和冲孔头7的稳定性。实施例2请参阅图1,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还包括作台19,所述工作台19底部通过旋转轴15连接固定台12内镶嵌的第一伺服电机13,第一伺服电机13通过旋转轴15带动工作台19上方固定的内饰板21旋转来调节方向,所述固定台12底部镶嵌的支腿14通过其侧壁开设的通孔滑动连接在第二螺杆11上,所述第二伺服电机17镶嵌在底座16上方,并且通过第二螺杆11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所述底座16与机台壳体1底部固定连接,第二伺服电机17带动第二螺杆11旋转,能够使固定台12和内饰板21沿着第二螺杆11轴线方向移动,相较于传动的固定式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7)、第三伺服电机(23)、步进电机(18)、齿轮(2)、冲孔头(7)、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23)通过第一螺杆(4)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所述齿轮(2)通过轮齿与第一螺杆(4)连接,并且通过固定轴(3)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所述冲孔头(7)贯穿套筒(6),并且通过轴销(5)连接齿轮(2)侧壁,所述内饰板(21)嵌入在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之间,所述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9)表面开设的滑槽内,并且通过底部镶嵌的滑块(10)分别滑动连接在双向螺杆(9)两侧,所述工作台(19)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所述步进电机(18)通过双向螺杆(9)连接工作台(19)内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包括第一伺服电机(13)、第二伺服电机(17)、第三伺服电机(23)、步进电机(18)、齿轮(2)、冲孔头(7)、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伺服电机(23)通过第一螺杆(4)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所述齿轮(2)通过轮齿与第一螺杆(4)连接,并且通过固定轴(3)连接机台壳体(1)内壁,所述冲孔头(7)贯穿套筒(6),并且通过轴销(5)连接齿轮(2)侧壁,所述内饰板(21)嵌入在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之间,所述夹紧装置一(8)和夹紧装置二(20)滑动连接在工作台(19)表面开设的滑槽内,并且通过底部镶嵌的滑块(10)分别滑动连接在双向螺杆(9)两侧,所述工作台(19)内部设计为中空结构,所述步进电机(18)通过双向螺杆(9)连接工作台(19)内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汽车内饰板冲孔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9)底部通过旋转轴(15)连接固定台(12)内镶嵌的第一伺服电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雷城陈洁霞
申请(专利权)人:陈洁霞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