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443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具体涉及移动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下端固定安装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壁固定安装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端固定安装转杆,所述支撑面板上端固定安装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转杆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上端,所述转杆远离所述伺服电机一端固定安装防护臂,所述第二套筒上端开设凹槽,所述防护臂远离所述转杆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壁,所述凹槽上端固定安装销钉;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益效果是:通过采用支撑平台将航空发动机送入维修厂房进行维修,具有方便航空发动机维修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
本技术涉及移动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精密的热力机械,作为飞机的心脏,不仅是飞机飞行的动力,也是促进航空事业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人类航空史上的每一次重要变革都与航空发动机的技术进步密不可分,经过百余年的发展,航空发动机已经发展成为可靠性极高的成熟产品,正在使用的航空发动机包括涡轮喷气、涡轮风扇发动机、涡轮轴、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冲压式发动机和活塞式发动机等多种类型,不仅作为各种用途的军民用飞机、无人机和巡航导弹动力,而且利用航空发动机派生发展的燃气轮机还被广泛用于地面发电、船用动力、移动电站、天然气和石油管线泵站等领域。现有技术存在以下不足:现有的航空发动机当需要进行维修时,一般采用吊机或之间把航空发动机支撑起来维修,对于维修很不方便。因此,专利技术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本技术提供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通过采用支撑平台将航空发动机送入维修厂房进行维修,以解决航空发动机维修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面板,所述支撑面板下端固定安装支撑箱,所述支撑箱内壁固定安装液压杆,所述液压杆上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端固定安装转杆,所述支撑面板上端固定安装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所述转杆穿过所述第一套筒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上端,所述转杆远离所述伺服电机一端固定安装防护臂,所述第二套筒上端开设凹槽,所述防护臂远离所述转杆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内壁,所述凹槽上端固定安装销钉,所述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前端固定安装支撑臂,所述支撑臂上端固定安装航空发动机,所述支撑面板上端固定安装支撑柱,所述支撑柱内侧固定安装弹簧,所述弹簧上端固定安装顶板,所述顶板上端支撑航空发动机。优选的,所述航空发动机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折叠桩。优选的,所述防护臂下端固定安装海绵垫一,所述支撑臂设置为圆弧形,所述支撑臂上端固定安装橡胶层。优选的,所述支撑面板上端固定安装两组第一套筒、第二套筒和支撑臂。优选的,所述支撑面板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所述支撑腿下端固定安装滚轮。优选的,所述防护臂下端固定安装海绵垫二,所述海绵垫二设置为圆弧形。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支撑面板下端固定安装支撑箱,支撑箱具有放置液压杆和伺服电机的作用,支撑箱内壁固定安装液压杆,液压杆对防护臂具有升降作用,液压杆上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伺服电机对防护臂具有旋转作用,伺服电机上端固定安装转杆,转杆对防护臂具有支撑作用,支撑面板上端固定安装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对航空发动机具有固定作用,转杆远离伺服电机一端固定安装防护臂,防护臂具有防护航空发动机的作用,第一套筒和第二套筒前端固定安装支撑臂,支撑臂对航空发动机具有支撑作用,支撑柱内侧固定安装弹簧,弹簧上端固定安装顶板,弹簧和顶板对航空发动机具有减震的作用,航空发动机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折叠桩,折叠桩对航空发动机具有固定作用,防护臂下端固定安装海绵垫一,支撑臂上端固定安装橡胶层,海绵垫一和橡胶层对航空发动机具有防护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的主视图一;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的左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的主视图二。图中:1支撑面板、11支撑腿、111滚轮、12支撑箱、121液压杆、122伺服电机、123转杆、13支撑臂、131橡胶层、14第一套筒、15防护臂、151海绵垫一、152海绵垫二、16航空发动机、17第二套筒、171销钉、172凹槽、18折叠桩、19支撑柱、191顶板、192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1:参照附图1-图3,该实施例的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面板1、支撑箱12、支撑臂13和支撑柱19;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板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箱12,所述支撑箱12内壁固定安装液压杆121,所述液压杆121上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22,所述伺服电机122上端固定安装转杆123,所述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所述转杆123穿过所述第一套筒14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14上端,所述转杆123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22一端固定安装防护臂15,所述第二套筒17上端开设凹槽172,所述防护臂15远离所述转杆12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172内壁,所述凹槽172上端固定安装销钉171,所述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前端固定安装支撑臂13,所述支撑臂13上端固定安装航空发动机16,所述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支撑柱19,所述支撑柱19内侧固定安装弹簧192,所述弹簧192上端固定安装顶板191,所述顶板191上端支撑航空发动机16,支撑箱12具有放置液压杆121和伺服电机122的作用,液压杆121设置为60CrMnMoA,液压杆121对防护臂15具有升降作用,伺服电机122对防护臂15具有旋转作用,转杆123对防护臂15具有支撑作用,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对航空发动机16具有固定作用,防护臂15具有防护航空发动机16的作用,销钉171具有固定防护臂15的作用,支撑臂13对航空发动机16具有支撑作用,弹簧192和顶板191对航空发动机16具有减震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航空发动机16左右两端固定安装折叠桩18,折叠桩18对航空发动机16具有固定作用;进一步地,所述防护臂15下端固定安装海绵垫一151,所述支撑臂13设置为圆弧形,所述支撑臂13上端固定安装橡胶层131,海绵垫一151和橡胶层131对航空发动机16具有防护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两组第一套筒14、第二套筒17和支撑臂13,安装两组第一套筒14、第二套筒17和支撑臂13对航空发动机16具有固定作用;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面板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腿11,所述支撑腿11下端固定安装滚轮111,支撑腿11和滚轮111对支撑面板1具有支撑和移动作用。本技术的使用过程如下:在使用本技术时,支撑面板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箱12,支撑箱12具有放置液压杆121和伺服电机122的作用,支撑箱12内壁固定安装液压杆121,液压杆121对防护臂15具有升降作用,液压杆121上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22,伺服电机122对防护臂15具有旋转作用,伺服电机122上端固定安装转杆123,转杆123对防护臂15具有支撑作用,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对航空发动机16具有固定作用,转杆123穿过第一套筒14延伸至第一套筒14上端,转杆123远离伺服电机122一端固定安装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箱(12),所述支撑箱(12)内壁固定安装液压杆(121),所述液压杆(121)上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22),所述伺服电机(122)上端固定安装转杆(123),所述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所述转杆(123)穿过所述第一套筒(14)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14)上端,所述转杆(123)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22)一端固定安装防护臂(15),所述第二套筒(17)上端开设凹槽(172),所述防护臂(15)远离所述转杆(12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172)内壁,所述凹槽(172)上端固定安装销钉(171),所述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前端固定安装支撑臂(13),所述支撑臂(13)上端固定安装航空发动机(16),所述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支撑柱(19),所述支撑柱(19)内侧固定安装弹簧(192),所述弹簧(192)上端固定安装顶板(191),所述顶板(191)上端支撑航空发动机(1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航空发动机维修移动装置,包括支撑面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面板(1)下端固定安装支撑箱(12),所述支撑箱(12)内壁固定安装液压杆(121),所述液压杆(121)上端固定安装伺服电机(122),所述伺服电机(122)上端固定安装转杆(123),所述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所述转杆(123)穿过所述第一套筒(14)延伸至所述第一套筒(14)上端,所述转杆(123)远离所述伺服电机(122)一端固定安装防护臂(15),所述第二套筒(17)上端开设凹槽(172),所述防护臂(15)远离所述转杆(123)一端固定安装在所述凹槽(172)内壁,所述凹槽(172)上端固定安装销钉(171),所述第一套筒(14)和第二套筒(17)前端固定安装支撑臂(13),所述支撑臂(13)上端固定安装航空发动机(16),所述支撑面板(1)上端固定安装支撑柱(19),所述支撑柱(19)内侧固定安装弹簧(192),所述弹簧(192)上端固定安装顶板(191),所述顶板(191)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韩鑫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新泽利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