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设备及其盖板、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7059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2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盖板、电子设备、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盖板包括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盖板处于第一时间段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第一电压差,电致变色层在第一电压差的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盖板处于第二时间段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脉冲电压差,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在脉冲电压差的作用下组成指纹识别结构;指纹识别结构对应触控表面设置,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感应像素单元,盖板处于第二时间段时,不同的感应像素单元用于感应触控表面的不同区域的信号变化。该方案能够解决电子设备因单独设计指纹识别模组而存在的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子设备及其盖板、控制方法、控制装置
本申请属于通信
,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的盖板、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随着电子设备行业的不断发展,电子设备的结构在不断升级,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电子产品。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指纹识别模组,从而实现指纹识别的功能。目前的电子设备中,指纹识别模组都需要单独设计,导致电子设备的结构比较复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盖板、电子设备、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能够解决电子设备因单独设计指纹识别模组而存在的结构比较复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盖板,其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基板、第一电极层、电致变色层、第二电极层和第二基板;在所述盖板处于第一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第一电压差,所述电致变色层在所述第一电压差的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在所述盖板处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脉冲电压差,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脉冲电压差的作用下组成指纹识别结构;所述盖板具有触控表面,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对应所述触控表面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朝向所述触控表面的一侧,组成所述指纹识别结构的所述第二电极层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感应像素单元,在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不同的所述感应像素单元用于感应所述触控表面的不同区域的信号变化。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其包括上述盖板。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包括:接收输入;当所述输入为第一输入时,控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第一电压差,电致变色层在所述第一电压差的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当所述输入为第二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脉冲电压差,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脉冲电压差的作用下组成指纹识别结构,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不同的所述感应像素单元感应触控表面的不同区域的信号变化,以获取指纹信息。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装置,其包括:接收模块,用于接收输入;控制模块,用于在所述输入为第一输入时,控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第一电压差,以使电致变色层在所述第一电压差的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并在所述输入为第二输入时,控制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之间形成脉冲电压差,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和所述第二电极层在所述脉冲电压差的作用下组成指纹识别结构,并通过所述第二电极层的不同的所述感应像素单元感应触控表面的不同区域的信号变化,以获取指纹信息。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读存储介质,所述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程序或指令,所述程序或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控制方法的步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以驱动电致变色层变色,从而实现盖板的变色显示,与此同时,第一电极层和第二电极层可以在脉冲电压差的作用下组成指纹识别结构,当用户的手指放置在盖板的目标区域时,该指纹识别结构可以识别用户的指纹信息,从而实现指纹识别功能。可见,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可以通过结构复用同时实现变色显示和指纹识别功能,从而不需要在电子设备中额外设置指纹识别模组,因而可以简化电子设备的结构。附图说明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剖面图;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局部剖面图;图5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控制时序图;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另一控制时序图;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9为本申请另一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10为本申请再一实施例公开的盖板的控制电路示意图;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1-第一区域、102-第二区域、110-第一基板、120-第一电极层、130-电致变色层、140-第二电极层、141-感应像素单元、150-第二基板、160-电解质层、170-离子储存层、181-栅极绝缘层、182-层间介电层、183-第一绝缘层、184-第二绝缘层、185-第三绝缘层;200-驱动单元、210-第一复位晶体管、220-第一增益晶体管、230-第一读取晶体管、240-第二复位晶体管、250-第二增益晶体管、260-第二读取晶体管、270-第三复位晶体管、280-第三增益晶体管、290-第三读取晶体管;310-第一驱动端、320-第二驱动端、330-读取端、340-复位端、350-栅极信号端;400-摄像头模组;510-指纹脊、520-指纹谷;800-电子设备、810-处理器、820-存储器;900-电子设备、901-处理器、910-射频单元、920-网络模块、930-音频输出单元、940-输入单元、941-图形处理器、942-麦克风、950-传感器、960-显示单元、961-显示面板、970-用户输入单元、971-触控面板、972-其他输入设备、980-接口单元、990-存储器、991-应用程序、992-操作系统。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盖板进行详细地说明。如图1至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的盖板,可选地,该盖板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后盖,也可以是覆盖于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的透光盖板。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盖板包括依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基板(110)、第一电极层(120)、电致变色层(130)、第二电极层(140)和第二基板(150);/n在所述盖板处于第一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层(1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40)之间形成第一电压差,所述电致变色层(130)在所述第一电压差的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n在所述盖板处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层(1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40)之间形成脉冲电压差,所述第一电极层(1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40)在所述脉冲电压差的作用下组成指纹识别结构;/n所述盖板具有触控表面,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对应所述触控表面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140)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20)朝向所述触控表面的一侧,组成所述指纹识别结构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40)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感应像素单元(141),在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不同的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用于感应所述触控表面的不同区域的信号变化。/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设备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叠置的第一基板(110)、第一电极层(120)、电致变色层(130)、第二电极层(140)和第二基板(150);
在所述盖板处于第一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层(1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40)之间形成第一电压差,所述电致变色层(130)在所述第一电压差的作用下发生颜色变化;
在所述盖板处于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层(1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40)之间形成脉冲电压差,所述第一电极层(120)和所述第二电极层(140)在所述脉冲电压差的作用下组成指纹识别结构;
所述盖板具有触控表面,所述指纹识别结构对应所述触控表面设置,所述第二电极层(140)位于所述第一电极层(120)朝向所述触控表面的一侧,组成所述指纹识别结构的所述第二电极层(140)包括多个呈阵列排布的感应像素单元(141),在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不同的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用于感应所述触控表面的不同区域的信号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盖板处于所述第二时间段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电极层(120)加载脉冲电压,以使所述第一电极层(120)与所述第二电极层(140)之间形成所述脉冲电压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还包括驱动部,所述第一基板(110)设有多个呈阵列排布的驱动单元(200),所述驱动部通过各所述驱动单元(200)与各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电连接,且所述驱动部与所述第一电极层(120)电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00)包括第一复位晶体管(210)、第一增益晶体管(220)和第一读取晶体管(230),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驱动端(310)、第二驱动端(320)、读取端(330)、复位端(340)和栅极信号端(350),其中:
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21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端(310)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210)的漏极与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电连接,所述第一复位晶体管(210)的栅极与所述复位端(340)电连接;
所述第一增益晶体管(220)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端(320)电连接,所述第一增益晶体管(220)的漏极与所述第一读取晶体管(230)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一增益晶体管(220)的栅极与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电连接,所述第一读取晶体管(230)的漏极与所述读取端(330)电连接,所述第一读取晶体管(230)的栅极与所述栅极信号端(350)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00)包括第二复位晶体管(240)、第二增益晶体管(250)和第二读取晶体管(260),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驱动端(310)、第二驱动端(320)、读取端(330)和栅极信号端(350),其中:
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24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端(310)电连接,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240)的漏极与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电连接;
所述第二增益晶体管(250)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端(320)电连接,所述第二增益晶体管(250)的漏极与所述第二读取晶体管(260)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二增益晶体管(250)的栅极与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电连接,所述第二读取晶体管(260)的漏极与所述读取端(330)电连接,所述第二读取晶体管(260)的栅极以及所述第二复位晶体管(240)的栅极均与所述栅极信号端(350)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盖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单元(200)包括第三复位晶体管(270)、第三增益晶体管(280)和第三读取晶体管(290),所述驱动部设有第一驱动端(310)、第二驱动端(320)、读取端(330)和栅极信号端(350),其中:
所述第三复位晶体管(270)的源极与所述第一驱动端(310)电连接,所述第三复位晶体管(270)的漏极与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电连接,所述第三复位晶体管(270)的栅极信号由所述栅极信号端(350)的上一级信号提供;
所述第三增益晶体管(280)的源极与所述第二驱动端(320)电连接,所述第三增益晶体管(280)的漏极与所述第三读取晶体管(290)的源极电连接,所述第三增益晶体管(280)的栅极与所述感应像素单元(141)电连接,所述第三读取晶体管(290)的漏极与所述读取端(330)电连接,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小舟陈小乃
申请(专利权)人: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