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编辑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886971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数据结构编辑系统,使用者对应用程序数据结构进行操作时,可即时扩展此数据结构的功能。输入装置根据使用者指令输出消息。视窗操作系统则接受此消息并将其传输到一消息列,以将此消息传送到对应的应用程序。应用程序对消息列中有关数据结构的消息进行处理。由钩接部可即时拦截有关数据结构消息,编辑处理部可从拦截的消息中过滤出所需消息。数据库有对应于此消息的数据,以供编辑处理部检索并输出处理结果。(*该技术在201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数据结构编辑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在具有操作系统的计算机平台上执行某些应用程序时,可即时对该些应用程序的数据结构如目前常见的树状结构进行功能附随,或者如进行增加、修改、删减功能等编辑处理。近年来计算机信息的发展日趋迅速,其中,尤以视窗操作系统的问世影响最大。一般使用者通过操作系统在计算机平台上操作各软件公司提供的应用程序,而视窗操作系统则利用较个性化的、画面或影像介面供使用者进行点选操作,使初学者能较无障碍的进入信息领域。典型的视窗操作系统如微软公司所提供的视窗(windows)系列,包括可用于掌上型计算机的winCE、或者是适用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的win31、win95或目前的win98系列。其中在视窗环境下,树状结构是一种很重要的数据管理结构,包括文件浏览器和辅助说明文件等应用程序皆采用此种树状结构,如第1A图所示,文件管理器的工作视窗10内的清单包括许多项目,它以树状结构形式存在,由一系列叶节点10b、10c组成,最终则结合成一个根节点10a。每一个节点都拥有相对应的图形标记,以供使用者点选操作。另外,使用者对windows视窗操作系统有任何不了解的地方或欲寻求疑问解答,则可进一步于功能表11中点选说明标题11a,以呼叫辅助说明(help)应用程序,此时会出现如第1B图所示的说明主题视窗12,说明主题视窗12的内容标签页面13a的清单包括许多主题和子题项目,它以树状结构存在,由一系列叶节点12b、121c组成,最终则结合成一个根节点12a。每一个节点都拥有相对应的图形标记,以供使用者点选操作。例如,在未被打开的主题项目中,如项目是以一合上的书本图形标记表示,而在被打开的主题项目中,像是“使用windows附属应用程序”项目则以一摊开的书本图形标记表示。然而,已有辅助说明应用程序的内容未必完整,有些介绍软件功能的项目可能只有概略说明而不够详细,或者也有未被辅助说明应用程序列入的,使用者即无法从此处获得所需信息。反之,当使用者对特定软件功能十分熟悉而不需要辅助说明说明时,也因无法删除而成为赘述。此外,目前辅助说明应用程序因未加入多媒体程序或即时语言翻译等功能而显得单调无趣,例如,目前辅助说明应用程序大多只有文字说明而未加入动画影像和语音,不够生动活泼,此外对于某些项目叙述并没有以日文、英文或中文等不同语言进行即时翻译的功能。综由上述缺点可知,目前的辅助说明应用程序并无法提供一个亲近使用者的软件教学平台。本专利技术想要改善上述缺点的一个构想是对辅助说明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树状结构进行编辑或功能附随,然而,依据现有先有技术来看,除非具有编辑或扩展功能的应用程序能够拿到原有辅助说明应用程序的源码(source code),或者是属于自己研发的应用程序,否则并不能对此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树状结构进行编辑或功能附随,同理,具有其他型态的数据结构的应用程序也是如此。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之一是提供一种数据结构编辑系统,用以在一计算机平台上,在使用者对视窗内的数据结构进行操作时,即时(on-line)编辑数据结构的功能。其中计算机平台搭配以操作系统以供使用者进行操作,操作系统可为一视窗操作系统,特别是如包括可用于掌上型计算机的winCE或者是适用于桌上型计算机、笔记型计算机的win31、win95或目前的win98系列。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利用一种数据编辑系统,其特征包括一钩接部,用以即时获取使用者目前对视窗所属数据结构的操作状态。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是,利用一种数据编辑系统,其特征包括一编辑处理部,其用以对数据结构的当前可操作部份即时进行编辑或功能附随。简言之,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数据结构编辑系统,适用于一视窗操作系统,其可在使用者对应用程序的数据结构进行操作时,即时编辑或扩展此数据结构的功能。其中输入装置可依据使用者指令来输出一消息。视窗操作系统则接收此消息并将其传送至一消息列,以便消息列将此消息传送到对应的应用程序。数据结构所属应用程序则对消息列中有关数据结构消息进行处理。此外另利用钩接部可即时拦截有关数据结构消息,而编辑处理部则能从钩接部所拦截的有关数据结构消息中过滤出所需消息。及一数据库,它具有一对应此所需消息的数据,以供编辑处理部检索,并据以输出处理结果,对数据结构进行编辑或功能附随处理。此外针对本专利技术的数据结构编辑系统所提供的方法,包括下列流程步骤。首先可载入一预先定义的数据库。然后初始化一钩接函数。接着等待消息,并利用钩接函数对视窗操作系统中消息列传送的消息进行拦截,并依据该些消息,判断是否是需要监视的工作视窗类型。然后依据该需要监视的工作视窗类型,判断是否是数据结构所属工作视窗。接着对于数据结构所属工作视窗,可取得其视窗标题,并依据此视窗标题判断其所属应用程序是否需要编辑或附随。随之,对此预先定义的数据库进行索引,以取得该需要编辑或扩展的应用程序视窗内的数据结构中,可操作项目的识别码。然后,取得该项目识别码对应的数据识别码。进而依据项目识别码及数据识别码来对该些项目进行编辑或功能附随处理。也就是说,利用本专利技术,除可侦测到使用者对具数据结构形式的应用程序的操作状态,同时可以对此数据结构进行编辑,且不影响应用程序本身原有功能。例如,在数据结构原有功能下,对应用程序所使用的数据结构进行增加、删除或修改;或是在数据结构中增加原本不能实现的功能。以下,就图式说明本专利技术的数据结构编辑系统的实施例,其中,在不同图示中使用相同的参考符号,用来指示相同或同义的元件。图式简单说明附图说明图1A示出了一具有树状结构形式的文件管理器视窗。图1B示出了使用者点选辅助说明应用程序后,一具有树状结构形式的说明主题视窗。图2示出了一传统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间的消息传递关系。图3示出了本专利技术在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间加入一钩接部后的消息传递关系。图4示出了一未具有共用数据段的传统动态连结程序库。图5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钩接部中,具有共用数据段的动态连结程序库。图6示出了本专利技术的(树状)数据结构编辑系统方块图。图7显示本专利技术的(树状)数据结构编辑方法流程图。图8A是根据第7图的实施例中,有关贴上多媒体标记的局部流程图。图8B是根据第7图的实施例中,使用对应的多媒体处理模组的局部流程图。图9显示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对辅助应用程序的树状结构扩展多媒体功能的流程图。图10显示在使用者点选辅助说明应用程序后,一没有多媒体辅助的具有树状结构形式的说明主题视窗。图11系依据第8图的实施例中,对辅助应用程序之树状结构扩展多媒体功能的工作视窗。“符号说明”10~文件管理器视窗;10b、10c~叶节点;10a~根节点;11~功能表;11a~“说明”;说明主题视窗12;12b、12c~叶节点;12a~根节点;20~操作系统;22~消息列;24、26、28~应用程序;30~操作系统;32~消息列;34、36、38~应用程序;33~钩接部;41~代码;43~数据段1;45~数据段2;42~辅助说明应用程序;44~使用者应用程序;51~代码;53~数据段1;55~数据段2;52~辅助说明应用程序;54~使用者应用程序;57~共用数据段;61~输入装置;62~操作系统;63~消息列;64~树状结构所属应用程序;65~钩接部;66~编辑处理部;6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数据结构编辑系统,包括:一输入装置,用以依据使用者指令输出一消息;一视窗操作系统,用以接收该消息,并将其传送至一消息列;一数据结构所属应用程序,用以对该视窗操作系统的消息列中,有关该数据结构的消息进行处理;一钩接部,即时 拦截该有关数据结构的消息;一编辑处理部,依据该钩接部所拦截的有关数据结构的消息过滤出所需消息;及一数据库,它具有一对应该所需消息的数据,以供该编辑处理部检索,并据以对该数据结构进行编辑处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曹轶林光信宋建福
申请(专利权)人:英业达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