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8933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3:0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底座位于底座上沿工作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焊接装置以及卷收装置,传送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第一传送组件以及第二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与第二传送组件的末端于焊接装置接触,焊接后的复合板强度等于或大于母复合板,提高复合板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
本技术涉及加工设备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领域采用了自动化生产,自动化生产采用自动化设备,自动化设备安全高效,为众多企业节省了人力物力成本,并且为企业探索新技术新领域提出了可能,其中焊接技术也采用了自动化焊接设备,由于焊接的技术特性,焊接时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操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受到一定影响,因此采用自动化焊接装置将此影响降到最低,同时也给企业提高了经济效益,为企业的良好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但同时,由于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需要焊接的材料往往重量比较大,且装配间会发生空隙,焊接时会发生角度偏移,从而焊接不准确,引起不良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将宽度小的复合板合并焊接成宽度大的复合板,并且焊缝处平整光滑,焊接后的复合板强度等于或大于母复合板,提高复合板利用率,减少不必要的材料浪费。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包括底座,位于所述底座上沿工作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焊接装置以及卷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第一传送组件以及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末端于所述的焊接装置接触。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架、第一滚筒、第一卷轴架、第一卷轴以及第一传送带,所述第一滚筒架以及所述第一卷轴架均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第一滚筒通过所述的第一滚筒架固定,所述第一传送带铺设在所述的第一卷轴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一滚筒驱动,增加了动力元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滚筒架、第二滚筒、第二卷轴架、第二卷轴以及第二传送带,所述第二滚筒架以及所述第二卷轴架均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第二滚筒通过所述的第二滚筒架固定,所述第二传送带铺设在所述的第二卷轴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二滚筒驱动,增加了动力元件。作为优选,所述第一传送带靠近第二传送带一边与第二传送带靠近第一传送带一边的边缘间距为5mm~10mm,给焊接留下空隙。作为优选,所述的底座上固定有限位框架以及升降气缸,所述的限位框架上安装有滑动导轨,便于限位框架的位移。作为优选,位于所述传送装置与所述焊接装置之间的所述底座上设置有雷达检测组件,所述雷达检测组件包括具有升降结构的雷达安装杠以及安装于所述雷达安装杠上的雷达检测仪使焊接表面更加平整。作为优选,所述的第一滚筒架上安装有传动齿轮,所述的第一滚筒安装有配合齿轮,所述的焊接装置工作时,传动齿轮与配合齿轮啮合转动,齿轮传动更加高效。作为优选,所述的焊接装置包括焊接头、牵引圆柱以及约束板,所述的牵引圆柱背部设有牵引条,所述的牵引条上固定有约束板,使收尾工作更加高效。作为优选,所述的约束板上安装有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所述的第一固定条安装在约束板背面,所述的第二固定条安装在约束板正面,使约束板不易松动。作为优选,所述的卷收装置包括卷收框,卷收框内固定有卷收筒,所述的卷收框上设有卡座,使卷收装置设置更加合理。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这样的装置以后,焊接后的复合板强度达到使用要求,并且减少了不必要的材料浪费。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包括底座1位于底座上沿工作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焊接装置以及卷收装置,传送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第一传送组件以及第二传送组件,第一传送组件与第二传送组件的末端于焊接装置接触。具体使用时,包括如下步骤:底座1上安装有第一滚筒架2,第一滚筒架2由横纵相间的铝合金柱构成,第一滚筒架2上安装有紧固锁,紧固锁由按环状设置的条形螺栓板构成,条形螺栓板与齿轮传动结构连接,与此同时,条形螺栓板可由齿轮传动结构旋转驱动,紧固锁呈两个半圆形环,由螺栓连接,同时第一滚筒架2上安装有升降气缸,调节升降气缸打开上半圆形,复合板呈圆柱形,中间镂空,用手动液压叉车将复合卷筒运送至底座附近,再将第一滚筒3套入待装第一套装圆筒内,套好后闭合上半圆形环,拧紧螺栓,同时底座上还装有第一卷轴架4,第一卷轴架4上固定有第一卷轴5,设两根,两根平行放置,第一卷轴5通过第一卷轴架4固定在底座1上,同时第一卷轴5可以绕自身中心轴旋转360度,其中两根之间设置有第一传送带6,此段传送带向下倾斜45度设计。同样的,底座1上安装有第二滚筒架7,第二滚筒架7由横纵相间的铝合金柱构成,第二滚筒架7上安装有第二滚筒8,第二滚筒8,复合板呈圆柱形,中间镂空,用手动液压叉车将复合卷筒运送至底座附近,再将第二滚筒8套上,套好后闭合上半圆形环,拧紧螺栓,同时底座上还装有第二轴架9,第二卷轴架9上固定有第二卷轴10,设两根,两根互相平行放置,第二卷轴10通过第二卷轴架9固定在底座1上,同时第二卷轴10可以绕自身中心轴旋转360度,其中两根之间设置有第二传送带11,此段传送带向下倾斜45度设计,上述第一滚筒架上和第二滚筒架上都安装有升降气缸,升降气缸安装在限位框架12上,限位框架12底部安装滑动导轨13,为了适应复合板厚度不同情况的需要,滑动导轨13可以控制限位框架12的位移,升降气缸控制第一滚筒3与第二滚筒8的起落,由于复合钢板的厚度会在不同需求下有所不同,所以当复合板的厚度大时,调节第一滚筒3的高度,第一滚筒3需要离地100cm-150cm,当厚度小时,调节第二滚筒8的高度,第二滚筒8离地高度为70cm-90cm,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滚筒3和第二滚筒8分别装载不同厚度的复合钢板,所以分开放置,第一滚筒3在前,第二滚筒8在后,相隔200cm,第一传送带靠近第二传送带一边与第二传送带靠近第一传送带一边的边缘间距为5mm~10mm,同时传送装置与焊接装置之间有三根旋转横柱a,b,c,每根横柱之间用传送带相连接,此处传送带3处45度折弯角,第一旋转横柱a长度为第二旋转横柱b长度的四分之三,同时在之后的焊接装置上设置了焊接头16,焊接方式采用钎焊的方式,钎焊,是指低于焊件熔点的钎料和焊件同时加热到钎料熔化温度后,利用液态钎料填充固态工件的缝隙使金属连接的焊接方法,钎焊时,首先焊接头16要去除母材接触面上的氧化膜和油污,以利于毛细管在钎料熔化后发挥作用,增加钎料的润湿性和毛细流动性随着传送的进行,钎焊变形小,接头光滑美观,适合于焊接精密、复杂和由不同材料组成的构件,位于传送装置与焊接装置之间的底座上设置有雷达检测组件,雷达检测组件包括具有升降结构的雷达安装杠15以及安装于所述雷达安装杠上的雷达检测仪14,雷达探测仪14开始工作后,确保扫描焊接处平整光滑。焊接好后被传送到打包部,需要对复合板进一步压实处理,打包部设立牵引圆柱17以及约束板18,牵引圆柱背部设有安装条,安装条上固定有约束板,在卷收工作进行时,约束板紧贴滚筒并实施一定的压力,以避免卷收过程中出线褶皱,错位情况的发生,为固定约束板,第一固定条19安装在约束板背面,所述的第二固定条20安装在约束板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沿工作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焊接装置以及卷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第一传送组件以及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末端于所述的焊接装置接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位于所述底座(1)上沿工作方向依次设置有传送装置、焊接装置以及卷收装置,所述传送装置包括沿竖直方向上布置的第一传送组件以及第二传送组件,所述第一传送组件与所述第二传送组件的末端于所述的焊接装置接触。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送组件包括第一滚筒架(2)、第一滚筒(3)、第一卷轴架(4)、第一卷轴(5)以及第一传送带(6),所述第一滚筒架(2)以及所述第一卷轴架(4)均设置于所述的底座(1)上,所述第一滚筒(3)通过所述的第一滚筒架(2)固定,所述第一传送带(6)带铺设在所述的第一卷轴(5)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一滚筒(3)驱动。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传送组件包括第二滚筒架(7)、第二滚筒(8)、第二卷轴架(9)、第二卷轴(10)以及第二传送带(11),所述第二滚筒架(7)以及所述第二卷轴架(9)均设置于所述的底座上,所述第二滚筒(8)通过所述的第二滚筒架(7)固定,所述第二传送带(11)铺设在所述的第二卷轴(10)上,并通过所述的第二滚筒(8)驱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超薄不锈钢板卷材焊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带(6)靠近第二传送带(11)一边与第二传送带(11)靠近第一传送带(6)一边的边缘间距为5mm~10mm。


5.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卫刚孙明波杨锋灏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信远炭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