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8867740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6-15 22: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包括:装夹平台和装载板,装夹平台内设有负压通道;装载板可拆卸连接于装夹平台;装载板上设有料盒,料盒的进料口与装载板的承载面平行设置,装载板设有三层从下至上包括:底板、中间板和顶板;顶板设有若干圆孔,中间板设有若干真空腔,底板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真空孔,相邻的一个圆孔、一个真空腔和一组真空孔贯通且形成一个通道;圆孔配合待测量的微小元件的端面面积设置,负压通道与每组通道贯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有效的解决了传统夹具对微小电子元件夹持不牢等一系列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子设备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根据电子设备领域的制备需要,现有的电子片式元器件尺寸越来越小,如0201元件尺寸仅仅只有L=0.6mm;W=0.3mm;H=0.3mm,而每批次合格的元器件都需要进行一定试验来检测其是否生产合格,合格后才能出厂,为此对较小的元器件进行试验。试验之前都需要人工将其同一的装夹在装载板上,便于后续试验步骤。但现有的装载板存在以下问题:一、由于0201这类的片式元件尺寸微小目前人工装夹困难效率低下;二、元件装夹过程中轻微的抖动、静电都会使产品跳出装载治具;三、元件在测试过程中和测试完成后会随着测试夹具或测试针带出导致元件飞溅或失落;四、镊子的夹持导致元件外观产生损伤。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用以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包括:装夹平台和装载板,装夹平台内设有负压通道;装载板可拆卸连接于装夹平台;装载板上设有料盒,料盒的进料口与框架210的承载面平行设置,装载板设有三层从下至上包括:底板、中间板和顶板;顶板设有若干圆孔,中间板设有若干真空腔,底板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真空孔,相邻的一个圆孔、一个真空腔和一组真空孔贯通且形成一个通道;圆孔配合待测量的微小元件的端面面积设置,负压通道与每组通道贯通。进一步的,装夹平台包括固定端和卡紧端,固定端安装于工台上且固定端能震动,卡紧端可拆卸连接于固定端,卡紧端内设有负压通道,卡紧端与装载板可拆卸连接。进一步的,装载板与卡紧端的连接方式包括:凹凸配合、过盈配合、螺纹连接或者常规夹具。进一步的,卡紧端设有凹槽,底板设有配合凹槽的凸出块,在凹槽与凸出块的配合下,负压通道与每组真空孔贯通。进一步的,负压通道与每组真空孔的连接处设有密封圈。进一步的,料盒设有把手。进一步的,真空腔的竖直投影面积大于圆孔的竖直投影面积。进一步的,顶板采用软质绝缘材料制成。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1:通过负压将微小元件吸附在装载板的顶板上,快捷的筛选出并且固定了一定比例的微小元件;2:通过负压吸附的方式,减少了夹具或者传统装载板对微小元件的损害。3:真空腔式设计,避免传统装载板与元件的端电极接触产生环形压痕的出现。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技术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中装夹平台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中装载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中框架210盒底的局部剖视图;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中底板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中的中间板的俯视图;图7为本技术提供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中的顶板的俯视图;图中:10-微小元件,100-装夹平台,110-卡紧端,111-负压通道,120-固定端,200-装载板,210-框架,211-底板,2111-真空孔,212-中间板,2121-真空腔,213-顶板,2131-圆孔,220-料盒,221-把手,230-盒体。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技术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技术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实施例:如图1-3所示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包括:装夹平台100和装载板200,装夹平台100内设有负压通道111;装载板200可拆卸连接于装夹平台100;通过装夹平台100内的负压通道111将置于装载板200上的微小元件10吸附住,将未吸附住的微小元件10用软刷子刷开,以此来筛选和固定微小元件10。如图3所示,装载板200上设有料盒220,在本实施例中,对料盒220的具体形状,尺寸不做具体限制,但是料盒220的进料口与装载板200的承载面平行设置,以此来保证,能够用软毛刷将未吸附住的微小元件10刷入物料盒220中,为了更好的将装载板200固定在料盒220上,如图3所示,料盒220上包括框架210和盒体230,装载板200设置于框架210内部且与盒体230的承载面保持水平;另外的,物料盒220上设有把手221,便于取出装有微小元件10的物料盒220;如图4-7所示,装载板200设有三层从下至上包括:底板211、中间板212和顶板213;顶板213设有若干圆孔2131用以固定微小元件10,具体的,圆孔2131的尺寸按待夹持的微小元件10为参照物开孔,另外的,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夹持住微小元件10,顶板213采用橡胶制作而成,并且圆孔2131略小于待夹持的微小元件10,通过负压将微小元件10完全吸入圆孔2131中,通过圆孔2131的夹持来固定微小元件10;中间板212设有若干真空腔2121,在一些实施例中,真空腔2121的竖直投影面积大于圆孔2131的竖直投影面积来提供足够的吸附力,并且避免了,当顶板采用硬材质时,由于圆孔2131的尺寸可能小于微小元件10,所以中间板212采用同样的尺寸可能造成对微小元件10的过度挤压;底板211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真空孔2111,每个圆孔2131、真空腔2121和一组真空孔2111一一对应且贯通连接且形成一个通道,负压通道111与每组通道中的真空孔2111贯通连接;在本实施例中,一组真空孔2111采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平台和装载板,所述装夹平台内设有负压通道;所述装载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装夹平台;/n所述装载板上设有料盒,所述料盒的进料口与所述装载板的承载面平行设置,所述装载板设有三层从下至上包括:底板、中间板和顶板;/n所述顶板设有若干圆孔,所述中间板设有若干真空腔,所述底板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真空孔,相邻的一个所述圆孔、一个所述真空腔和一组真空孔贯通且形成一个通道;所述圆孔配合待测量的微小元件的端面面积设置,所述负压通道与每组所述通道贯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装夹平台和装载板,所述装夹平台内设有负压通道;所述装载板可拆卸连接于所述装夹平台;
所述装载板上设有料盒,所述料盒的进料口与所述装载板的承载面平行设置,所述装载板设有三层从下至上包括:底板、中间板和顶板;
所述顶板设有若干圆孔,所述中间板设有若干真空腔,所述底板设有若干组环形分布的真空孔,相邻的一个所述圆孔、一个所述真空腔和一组真空孔贯通且形成一个通道;所述圆孔配合待测量的微小元件的端面面积设置,所述负压通道与每组所述通道贯通。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小元件筛选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夹平台包括固定端和卡紧端,所述固定端安装于工台上且所述固定端能震动,所述卡紧端可拆卸连接于所述固定端,所述卡紧端内设有负压通道,所述卡紧端与所述装载板可拆卸连接。


3.如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潇煜蒋汉伟王兴才代当当郑博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宏科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